首页 / 正文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最上成就印相分第二十四

尔时金刚手菩萨,宣说此决定不空最上善巧微妙广大不可思议甚深之法,所有尽无尽成就法,皆悉能成:“行人当随意随处,结跏趺坐心意调柔,然后以左手结坚固一切智印,安于左胯之侧,右手戏掷金刚杵,以金刚三业成就故,是即金刚萨埵。依如是法仪,速成坚固不退,乃至诸大菩萨及如来地,于诸成就得大自在,如是金刚萨埵一切处坚固。行人设复未入曼拏罗,修此大印者,得诸佛恭敬供养,获一切圣财,大乐自在。此大秘密印,三界中最上,成就此大印,与金刚萨埵等无有异。所有诸成就及种种事业大妙乐等,以此大印故皆悉圆满,所求之法无不成就。”

复说金刚萨埵根本大印:“以此印故,于一切曼拏罗,所有三昧钩召入寤敬爱等,种种成就法皆得圆满,亦名金刚秘密三昧印。其印当十指相合,名为金刚合掌,又复十指相交如拳,名为金刚缚。以此金刚缚,展二头指及二拇指,复屈二中指入于掌内,与二拇指相捻,二头指平正如金刚杵,是名金刚萨埵根本大印,即此根本大印。复二中指如钩,安于本心如作钩召势,是名金刚钩印。此金刚钩印,与金刚萨埵作大爱乐。若用此钩印及心明作钩召时,金刚萨埵生大爱敬,速降曼拏罗,当得金刚萨埵大欲大乐。如是钩召已,所有一切如来及诸菩萨,乃至一切有情,悉皆平等速得钩召,若钩召不降赴者,速得破坏。”

复说大乐金刚三昧心阏伽印:“先当二手作如金刚钵相,然结前金刚印,后以二中指如花枝,当以心明加持。以此三昧阏伽印,若授灌顶者,是人得一切自在。此印功用亦如前印,于一切法皆得用之。”

复说入曼拏罗幡印:“当右手竖三指如幡,拇指与小指头相捻,作嬉戏歌舞,入于曼拏罗而先顶礼本尊。若结此印入曼拏罗者,即成金刚阿阇梨,定成供养事。然后随力随意,以香华幖帜等当献供养。复用结幡印,顶礼于本尊而发是言:‘我今顶礼本尊。’言已即作金刚合掌安于顶上,顶礼金刚萨埵及诸如来而伸称赞。然后二手作金刚缚,拇指相交,各屈头指,安自顶上如戴宝冠。复改金刚拳,于顶左右而作系鬘相,复如垂带势。作是印法已,当想如金刚萨埵授己灌顶,然后以大乐金刚甘露水自灌其顶。作灌顶已,所有金刚阿阇梨法皆得成就。

“又复若为弟子授灌顶者,当以金刚合掌作顶礼印,以众妙花授与灌顶。如是印法及诸曼拏罗仪,即成一切成就自在,是名金刚萨埵印成就仪。”

复说印法:“若欲召请金刚萨埵者,行人当跏趺而坐,结大乐秘密金刚钩印及诵心明而作钩召,然后依法献种种歌舞等供养而伸称赞,复结嬉戏印作礼持诵,以金刚歌舞等供养故,所作之法即得成就。即说最上秘密金刚歌曰:

“‘萨哩嚩(二合、引)努啰(引)誐稣珂素(引)怛摩(二合)那娑(引)(一句) 怛鑁(二合)嚩日啰(二合)萨埵波啰摩稣啰多(二) 婆嚩弥(引)摩贺(引)稣珂涅哩(二合)除(引)萨啰(二合)野捺(三) 钵啰(二合)底钵爹悉[亭*也]左罗具钵啰(二合)拏多(四)’

“如是金刚歌,若常赞咏者,得大乐尊坚固爱敬作诸成就。此大秘密歌常持于本心,若于赞叹时令唇齿相合,依诸仪轨不离金刚语,善成诸部法,咏吽字等歌,随力而作随其所欲,以调顺语业微出其声,令梵音和雅歌咏金刚萨埵法。此最上成就歌,当于一切处随意持诵,当用金刚萨埵大印,其印左手作智拳,右手持金刚杵,以此印明当作成就法。

“如是等印,皆依本尊法及用心明,所作皆成。”复说一切如来印相:“其印以二手先作一切如来金刚智拳,如金刚宝灌顶法而作灌顶,灌于五处。复作合掌如供养势,磔开其手却作二拳,左拳向外竖立头指,右拳向内安于本心成印,此一切如来智拳大印,是决定不空。结此印时获不退地,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可见,远离诸禁缚,乃至诸魔军亦不能娆乱。又复结此印者,当观如佛,若供养此人,当如供养诸佛菩萨。如是大印仪,所有三昧印、莲华印、金刚印,皆亦如是。所谓羯磨印者,先二手平仰,二拇指舒向于头指,安于本心已,复作如宝灌顶成印。

“又复如前,二手平仰各微屈头节,二中指相结如金刚莲华,即成法印。”即说此印明曰:

“阿(引)呼(引)怛囕(二合、引)纥哩(二合、引)吽(引)(一句)

“又复改羯磨印,以左手作金刚拳,屈拇指入拳内,此成一切如来智拳大印。

“又复以右手如捻衣角钩于本心,而复展手作触地相,此成降诸魔军印。

“又复不改此印,而复仰手成印,是名出生印,亦名施愿印,亦名授记印。复以此印作捻衣角,如开莲华势成印,是名出生法印,亦名清净诸法印。复以此印,竖三指如幡,即成幡印。结此印时,所有愿求决定成就。”

复说一切如来智拳大羯磨印成就:“若用此印安病人身,其病即差。若安于心,诸毒销除,乃至邪印法等悉皆灭坏。”即说明曰:

“唵(引)吽(引)(一句)

“用此明同前羯磨印法,功能成就。若结印持诵此明,旋转于身获大辩才,所有一切如来最上大密印,悉得坚固。如是若安于诸根,得诸根圆满,若称念诸佛已,旋转诸方复安于本心,或自求成就,或为他作,皆悉得大悦乐,乃至证佛菩提。若结此印观想诸佛,当了五蕴如陶师轮,然后身作礼敬,口诵大明,一心正念观想,住于舍念、戒、精进、慈、定、智慧、方便力,坚固出生陀罗尼门,满足十地,行四无碍,解十八不共法,以毗首羯磨法广饶益众生,以金刚三业作大佛事。”即说诸大明曰:

“唵(引)冒地唧多嚩日哩(二合、引)(一句)

“唵(引)三满多跋[打-丁+柰]啰(二合)左哩曳(二合)(一句)

“唵(引)进多(引)摩尼(一句)

“唵(引)阿[寧*也]噜提(一句)

“唵(引)惹(引)底尾嚩哩帝(二合、引)(一句)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倪也(二合)你(引)(一句)

“唵(引)尾啰(引)誐达哩摩(二合)帝(一句)

“唵(引)尾(引)哩也(二合)葛嚩济(引)(一句)

“唵(引)萨哩嚩(二合)誐(引)弥你(引)(一句)

“唵(引)嚩日啰(二合)[打-丁+柰]哩(二合)茶唧帝吽(一句)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帝(一句)

“唵(引)莎婆(引)嚩戍驮达哩摩(二合)多(引)倪也(二合、引)那尾戍地(一句)

“唵(引)达哩摩(二合)尾输驮[寧*也](一句)

“唵(引)尾逊婆嚩日哩(二合)尼发吒(半音)(一句)

“唵(引)哥(引)摩啰(引)拟(引)(一句)

“唵(引)[口*弱]嚩日哩(二合、引)(一句)

“唵(引)吽萨哩嚩(二合)[打-丁+柰](引)摩[寧*也]

“唵(引)纥哩(二合)(一句)

“唵(引)阿哥(引)啰目契(引)(一句)

“唵(引)钵啰(二合)倪也(二合、引)播(引)啰弥帝(引)(一句)阿鑁吽唵(引)阿(引)(一句)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哥(引)野(引)拟哩(二合、引)(一句)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嚩(引)拟尾(二合)戍地(引)(一句)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唧多嚩日哩(二合、引)阿(引)(一句)

“如是一切如来语印法鼓,出微妙之音,有微妙之义,是大法语,是诸佛心,能决定成就所作事业。当依法持诵念诸佛已,然后以一切如来正念及一切如来印,而作成就。”

复说金刚火焰日轮印相:“先结金刚大印,复改作三昧印,后复作金刚缚已,诸指皆如火焰轮,二中指如金刚杵成印。此印能调伏三界,亦能作敬爱金刚萨埵。

“又复,不改前印,左手作拳,头指竖立如期克相,右手如钩成印,是名降三界印。此印能钩召一切。

“又复,二手作忿怒拳已,复作金刚钩如期克相成印,是名金刚钩印。此印善作一切事,能作诸成就。

“又复,作金刚合掌,十指如火焰成印,是名颦眉菩萨印。此印善作种种事,善调伏诸恶。

“又复,作金刚合掌,复左手如钩势成印。此印能钩召一切,亦能作入寤法,悉得成就。

“又复左手作金刚拳,右手如三叉成印。此印能脱一切枷锁禁缚。

“又复,二手如开敷莲华成印。此印能断一切烦恼。

“又复,二手作金刚缚,二拇指相并成印,亦名降三界印。此印善作钩召调伏最上成就。

“又复,右手头指钩左手头指如挽弓势成印。此印善作钩召,亦能作诸敬爱。

“又复,如降三界印,右手作金刚拳展臂,以小指安左手背成印。此印善破诸恶邪印,善作诸成就。

“又复,二手作金刚缚,柔软紧密成印。是名金刚成就印。

“又复,二手作金刚缚,二拇指与头指如金刚杵成印。此印能破坏诸恶。所有幡印与铃印,皆作最胜法,亦能破坏诸恶,三界中殊胜,是金刚萨埵灌顶印。

“又复,金刚部贤圣印,二手作金刚拳。依此法仪本部贤圣,以金刚宝作灌顶,作金刚合掌,以净帛覆面,二拇指如金刚。当作金刚灌顶已,然后依法作礼,受持金刚杵,乃随力献阿阇梨供养,即得成一切法。

“如是等诸部印相,皆依法结,同大明用,即得所作成就。”

最上秘密仪轨分第二十五

尔时诸如来,及大菩萨众,

金刚贤圣等,共异口同音,

发如是问言:“金刚手菩萨!

如仁者所说,最上羯磨法,

善作诸成就,其所说仪轨,

微妙真实理,从无相之法,

而现诸仪轨,是仪轨云何,

何名最上教?复何为根本,

何名本无有,复名金刚手?

以何为大欲,复何名大乐?

何名为善贤?何名高举势?

何名诸法中,自在金刚手?

内外大心明,云何而出生?

根本微妙歌,何说复何义?

大金刚三昧,此法名何等?

云何菩提心?云何三摩地?

云何菩提行?以何降魔军?

云何证菩提?云何本部生?

云何欲解脱?何者三种名?

云何一切处,大金刚大乐?

何不空三昧?何八曼拏罗?

当有何果利,及成就仪轨?

大秘密真理,以何而演说?

云何本尊法?诸部复云何?

云何灌顶理?云何贤圣众?

云何五秘密?何名虚空藏?

如何幖帜法,一切钩召法?

云何诸供养?云何见前法?

云何成就仪?云何非勤苦?

如是诸秘密,最上真实理,

为成微妙字,而广利众生,

如上为宣说。”是时金刚手,

受诸佛劝请,为利众生故,

而说如上法:

“所言仪轨者,谓诸法仪轨,

是无仪轨法。饶益诸众生,

而现诸仪轨,由如是仪轨,

清净诸法故。

言最上教者,谓摄一切法,

出生佛菩萨,秘密真实理,

是名最上教。

所言根本者,谓即真实智,

遍满虚空界,如金刚坚固。

是大欲大乐,最上微妙字,

即金刚萨埵,诸仪轨实理。

所言本无者,如虚空本性,

谓金刚萨埵,是大坚固身,

是名本无有。言金刚手者,

是即大自在,善施诸成就,

是金刚部主,爱乐微妙字。

所言大欲者,谓离诸过失,

了达究竟法,是名为大欲。

所言大乐者,谓真实妙理,

即金刚萨埵,出生所依故。

所言善贤者,谓清净法界,

解脱诸如来,遍满普贤身。

其高举势者,谓所有成就,

最上自在印,钩召诸成就,

是名高举势。

所言诸法中,自在金刚手,

谓即根本教,真实微妙理。

若至心诵持,获一切功德,

是名诸法中,自在金刚手。

所言菩提心,谓不可思议,

广大甚深法,成就诸妙乐。

能变化一切,清净菩提心,

由是而坚固,作诸殊胜业,

安住三摩地。即此三摩地,

金刚智出生,从金刚所生,

名金刚萨埵,此即诸佛身,

是名菩提心。

所言大金刚,谓摄诸有情,

令修我教法,秘密真实理,

若常修习者,即成大金刚。

所言菩提行,谓观诸有情,

染著诸烦恼,为利益彼故,

常行普贤行,是名菩提行。

所言降魔者,谓即诸魔心,

是心即如来,若能调伏心,

无复诸魔娆,是即降魔军。

所言证菩提,谓解悟本心,

坚固菩提智,了真实妙理,

即成等正觉,是名证菩提。

又言金刚手,谓调伏诸恶,

令迷者悟解。诸佛金刚杵,

坚固菩提心,诸佛所付授,

是法界真理,受持为器仗,

成就诸法故,是名金刚手。

所言本部生,谓智度为母,

方便解为父,从金刚手法,

出生诸部法,是名本部生。

所言欲解脱,谓大欲大乐,

善获诸成就,诸成就乐句,

是即大乐法,是名欲解脱。

所言三种名,谓三世无边,

而悉能调伏,而作三界主。

复名为三宝,复名为三界,

能作诸成坏,是为三种名。

所言一切处,大金刚大乐,

谓一切有情,欲广大利益,

其心无定止。若于一切处,

安住坚固心,了达真实义,

是名一切处。

所言根本歌,及内外心明,

谓三有最胜,成就大自在。

菩萨利有情,是大欲大乐,

秘密微妙句,吽字歌心明,

乃至外心明,皆真实理智。

以外秘密心,而生悦乐故,

所作皆成就,名根本歌等。

其不空三昧,谓作成就法,

以微妙大乐,所作获成就。

非勤苦而得,此大三昧法,

诸佛不能越,名不空三昧。

八曼拏罗者,谓随其处所,

但以随分力,各称彼根性,

随时作诸法,即现贤圣众,

其所得果报,获大究竟福。

作此曼拏罗,先观察十方,

当从北起首,而乃絣四线,

分列八坛相,皆依本仪法。

依本尊相应,想成曼拏罗,

作诸成就法,即此曼拏罗,

是大真实理。

所言大秘密,谓诸秘密法,

而本无所有,是大乐金刚,

即同普贤身,金刚众大主,

是名大秘密。

所言本尊法,谓根本最胜,

曼拏罗之主,是最上大欲,

是大适悦心,而常现笑容。

其身如月色,众宝严身相,

光明普照耀,是三有最胜,

施诸妙乐境,善成微妙句,

故号为本尊。

所言灌顶理,谓佛宝功德,

三界无比法,唯此宝最胜,

受佛灌顶者,而证法王位,

是名灌顶理。

所言三摩地,当结跏趺坐,

而结禅定印,以左手押右,

观想金刚手,是名三摩地。

所言贤圣众,谓金刚贤圣,

是真实义智,善悟解一切。

诸成就最胜,一切大吉祥,

具诸法圣财,一切法中最,

所有成就法,皆贤圣印相,

即金刚萨埵,秘密大主宰。

所言五秘密,谓毗卢遮那,

及不动如来、宝生、无量寿、

不空成就等,是名五秘密。

所言诸部者,谓一切如来,

真实之妙理,成金刚萨埵。

毗卢遮那佛,不动如来部,

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等,

真理亦如是。又金刚部主,

善调诸恶者,以纯善方便,

如日而普照。此金刚部尊,

饶益诸有情,善成诸教法,

毗首金刚部,是摄大方便。

观自在菩萨,依众莲华部,

获最上成就。观自在菩萨,

即金刚萨埵,莲华部真理,

摄三摩地智,莲华部清净,

能净诸有情。

所言虚空藏,谓即大圣财,

遍满于虚空。虚空藏菩萨,

是大灌顶法,所有宝生部,

是无尽宝藏。大灌顶法幢,

善摄一切愿,即金刚萨埵。

于诸曼拏罗,常施真实理,

金刚部灌顶,宝生无量寿,

真理亦如是。

根本诸幖帜,是最上成就,

以妙真实理,是自在器仗。

五种大秘密,即是金刚杵,

其诸部幖帜,谓真实理智。

诸佛毗首行,即证大菩提,

而彼金刚部,宝部、莲华部,

善摄一切义,成就秘密法。

所言钩召法,谓诸秘密仪,

以金刚钩铃,而作于钩召。

所言诸供养,谓诸秘密仪,

适悦而供养,种种歌舞等。

所言见前法,谓诸秘密仪,

各用于本印,然后当一心,

持诵真实理。又复诸如来,

诸成就见前,以大三昧法,

真实微妙理,是根本真空,

金刚萨埵性,是即普贤身,

亦为金刚主。

所言成就法,谓诸仪轨中,

所作成就事,当依本尊法,

而作诸成就。但随所住处,

诸仪轨皆成,依法持铃杵,

觉悟于世间,欲成就诸法,

速成根本教。

所言非勤苦,谓所作成就,

而不须加行。随意随处所,

随欲随饮食,乃至四威仪,

语言及戏笑,但发至诚心,

住等引相应,依本尊仪法,

如是相应理,速成一切法。

此根本大教,是甚深秘密,

若依法修习,所愿皆圆满。

所有诸如来,及诸大菩萨,

常受持此法,是最上大乐,

真实微妙句,大欲大妙乐。”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玄奘译)·佚名
  三法度论卷下·佚名
  兜率天宫品第二·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智顗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文殊现身·佚名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法藏
  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印光
  叙·智旭
  卷第十五·佚名
  大乘庄严经论 第九卷·无著
  诞生品第七·佚名
  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佚名
  观心论疏卷第五·灌顶
  释氏要览卷中·道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667_1 【星精亭】郑损   星沈万古痕,孤绝势无邻。地窄少留竹,空多剩占云。   钓篷和雨看,樵斧带霜闻。莫惜寻常到,清风不负人。   卷667_2 【钓阁】郑损   小阁惬幽寻,周遭万竹森。谁知一沼内,亦有五

  • 徐伸·唐圭璋

      伸字干臣,一衢(今浙江衢县)人。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有青山乐府,今不传。   转调二郎神   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谩试著春衫,还思纤手,薰彻金炉烬冷。动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想旧日沉

  • 卷二十六·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六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光禄寺卿吴公礼嘉 字会之万历中以进士历监察御史时国本论起台省俱具合疏谏公方出按宣府台中知公同志并列其名遂俱赐罢家居与周文穆全学

  • 表第十五 宰相世系五·欧阳修

    敬氏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适齐,谥曰葆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官家焉。裔孙韶,汉末为扬州刺史,生昌,封猗氏侯。昌生归。敬氏宰相一人。晖。桓氏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又云,出自

  • 卷五百九 列传二百九十六·赵尔巽

      ◎列女二   张延祚妻蔡 陈时夏妻田 傅光箕妻吴 郑哲飞妻朱 李若金女 王师课妻朱 秦甲祐妻刘 艾怀元妻姜 周子宽妻黄 李有成妻王 杨方勖妻刘邹近泗妻邢 胡源渤妻董 林国奎妻郑 陈仁道妻庞 张某妻秦 李氏女何某妻

  • 卷五·戴冠

    成化间,湖广旱,襄王欲得祈雨者。或云黄州有人善此术,王使召之。其人与三人俱来,入山,遍求龙,见一石上有青绿晕,曰:&ldquo;此有龙矣,恨老。&rdquo;乃以锥抉石上,果有一穴。久之,穴渐大,复以一竹筒探入穴口,穴中水随溢出。须臾云气四

  • 卷二百二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八年八月丁酉朔○日有食之○是日遣官释奠先师孔子△升陕西都指挥佥事费瑾为都指挥使○戊戌○祭 太社太稷 命皇太子行礼 命故掌锦衣卫事都指挥佥事刘忠子昊袭为本卫指挥使食禄不视事○庚子○夜木星犯天樽东北

  • 第一七五札光绪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一四○一—三·佚名

    台北知府陈札行新竹县:奉臬道宪批示,典吏津贴由盐馆支领〔批〕即移盐局,并札该典史,查照办理。 私记 (注)札新竹县钦加三品衔、补用知府、署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行知事。照得本府具详宜兰、新竹两

  • 卷三 高后纪 第三·班固

    (汉高后吕雉,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原文】高皇后吕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

  • 周经传·张廷玉

    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蠧的儿子。天顺四年(1460),考中进士。为庶吉士,授检讨职。成化年间,历任侍读、中允等官职,侍奉东宫太子即后来的孝宗。讲解《文华大训》,太子站立听讲,阁臣怕太子劳累,商议坐着听。周经与诸讲官都不同

  • 三十年·佚名

    (乙未)三十年大明嘉靖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領議政韓效元卒。效元爲人,器量恢洪,不較細瑣,頗有公輔之望。郞官時,告公事于堂上鄭光弼,光弼謂其族人曰:「此人器度殊凡,我國官爵,終必盡做也。」果爲領相焉。但與金安老,居在比

  • 卷十 释鸟第十七·邢昺

    [疏]“释鸟第十七”。○释曰:《说文》云:鸟者,羽禽之总名。象形字。《左传》曰“少?氏以鸟名官”之类。此篇广释其名也。隹其,夫?不?。(今孚?鸠。○夫?,方扶切。不?,方浮切。)[疏]“隹其,夫?不?”。○释曰:舍人曰:“,一名夫不。”

  • 卷三·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三     元 敖继公 ?  士相见礼第三注曰相见于五礼属宾礼继公谓此篇主言士相见之礼其他礼则亦因而及之也士相见之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腒其居

  • 卷三·王引之

    惟、唯、維、雖惟,發語詞也。《書&middot;皋陶謨》曰:「惟帝其難之。」《洪範》曰:「惟十有三祀。」哀六年《左傳》引《夏書》曰:「惟彼陶唐。」是也。字或作「唯」,或作「維」。家大人曰:亦作「雖」。文十七年《左傳》曰:「

  • 老耗品法句经第十九(十有四章)·佚名

    老耗品者,诲人勤仂不与命竞老悔何益。何喜何笑,命常炽然,深弊幽冥。如不求锭,见身形范,倚以为安。多想致病,岂知非真,老则色衰。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身死神徒,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身为如城,骨幹肉涂。生至老死,但

  • 阿毗昙甘露味论 卷下·佚名

    尊者瞿沙造曹魏代译失三藏名智品第十一十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苦智习智尽智道智灭智无生智。云何法智。欲界系诸行苦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习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尽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道断故。道中无漏智及

  • 孙真人摄养论·孙思邈

    孙真人摄养论。又名《孙真人摄生论》。唐·孙思邈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依12个月与五脏、五味相应,述人养生诸禁忌。

  • 蛮荒侠隐·还珠楼主

    西元一千九百三十四年六月,天津励力出版社发行第一集,书名《蛮荒侠隐记》;西元一千九百三十七年二月出版第二集,改名《蛮荒侠隐》;西元一千九百四十一年十一月出版第五集。 西元一千九百九十八年八月,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