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庵和尚语录卷上
兀庵和尚初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
侍者 净韵 编
指三门。迷悟两门。圣凡二路。以手划一划云。总与诸人开辟了也。普请一时证入。
佛殿。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当甚椀脱丘。然虽如是。仁义道中 (便烧香礼拜)。
据方丈。横按拄杖云。莫有不顾危亡底么。良久云。果然。
拈帖云。从上来。被这些子一把把定。更无转身吐气处。宁上座寻常一味横点头。到此尽平生伎俩。也摆脱不下。且道。因甚如此。公道已行。
指法座。坐断千差。当阳烜赫。任是须弥灯王。也须望空斫额。
升座祝 圣。次祝州县香 次云。此一瓣香。生无阴阳之地。出绝思虑之乡。软顽中软顽。恶辣中恶辣。无端一回嗅着。直得丧尽平生。今日人天众前。当阳爇却。奉为见住径山佛鉴圆照禅师大和尚。用酬法乳。
据坐。(问答不录) 乃云。释迦不出世。四十九年说。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所以道。法无去来。无动转相。昨朝乳窦。今日灵岩。曾无动转之迹。宁有去来之迹。如是则从上佛祖眼睛。天下衲僧鼻孔。蓦拈拄杖卓一下云。总被山僧拄杖子一时穿却。尽乾坤大地。更无纤毫透漏。虽然。且道功归何所。靠主丈云。四海浪平龙睡稳。九天云静鹤飞高。
复举三圣道。我逢人即出。出即不为人。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拈云。二大老。一人先行不到。一人末后太过。检点将来。总欠一着。宁上座寄迹岩窦。隐遁过时。无端被人推将出来。做这举止。出则出已。且道为人不为人。乃云。信手斫方圆。自然合规矩。
当晚小参。如来唯一说无二说。祖师唯心传无别传。所以道。垂钩四海。只钩狞龙。格外玄机。为寻知己。虽然。且据令一句又作么生。朔风卷地百草死。芙蓉着花生晚寒 复举德山小参示众云。今夜不答话。时有僧出。德山便打。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因甚打某甲。山云。你是甚处人。僧云。新罗人。山云。未跨船舷。好与三十棒。拈云。德山老汉。能放不能收。能杀不能活。当时若要尽令。直须棒了趂出。
径山付法衣到。师拈起法衣。召大众云。大庾岭头提不起。因什么却在灵岩手中。诸人还知端的么。若也知得。便知道。从上来佛佛授手。祖祖相传。的的无私。绳绳有准。其或未知。(便举法衣云。)这个是径山圆照老人。亲手付来底(便披)。
上堂。召大众云。披野干皮。作狮子吼。指东为西。将无作有。惊起法身藏北斗。喝一喝。下座。
结制上堂。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错。见在诸菩萨。今各亦圆明。错。未来修学人。应当如是学。错。诸人还知这三错落处么。若也知得。不妨同此安居。其或未然。且听从头指出一错。点开从上佛祖眼睛。一错捩转天下衲僧鼻孔。且道。更有一错作么生。蓦拈拄杖云。拄杖子莫道得么。试出来。将错就错。道看。卓一下云。馊饭泥茶炉。
上堂云。教中道。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蓦召大众云。这般说话。虾跳何曾出得斗。向衲僧门下。犹隔重关。毕竟事作么生。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风吹抑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蛱蝶飞。
中夏上堂云。一夏九十日。不觉已过半。管带牯牛儿。切忌随物转。紧把鼻头索。莫放令宽缓。如是十二时。时时无间断。收得纯熟。斥之不去。受人言语。不动不变。觌面当机。当机觌面。必竟如何。良久云。不得动着。动着则头角生。
解制小参。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东西十万。南北八千。所以。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点检将来。只见一边。设使东去西去。直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大似泥里推车。陆地行船。直饶总道出门便是草。虽则君子千里同风。未免隔山见烟。争如任运腾腾。腾腾任运。饥餐渴饮。行坐困眠。自然处处朝宗。头头合辙。纵横得妙。八穴七穿。且总不任么。又作么生。拍膝一下云。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复举。僧问云门。秋初夏末。东去西去。前途或有人问。如何祗对。云门云。大众退后。僧云。某甲过在甚处。云门云。还我九十日饭钱来。师拈云。云门老汉。当断不断。返招其乱。当时才问。擘脊便棒。待它道某甲过在甚处。却向道。逢人不得错举。
道旧至上堂。召大众云。没弦琴。指趣深。尖新曲调。须遇知音。知音既遇。试弹一操去也。遂横拄杖。作抚琴势云。会么。高山流水无穷意。落落断崖千万寻。
上堂。召大众云。寒食清明节。家家拜扫时。木人空叹息。石女泪双垂。惟有林下道人。绝学无为。百不会。百不知。拈起少林无孔笛。逆风吹了顺风吹。好大哥。
结制上堂。诸方安居结制。灵岩结制安居。虽是一般规矩。於中大有差殊。作么生。赵州东壁挂葫芦。
端午上堂。拈拄杖示众云。拄杖子无偏党。遍界不曾藏。通身无影像。左边卓一下云。妖怪尽剿除。右边卓一下云。佛魔俱扫荡。扫荡后如何。掷下主丈云。普天皇道无遮障。
径山圆照先师讣音至。上堂。召大众云。顽处非常放软顽。偏能陆地要撑船。蓦然撑向龙门去。踪迹不知往那边。几多望断空惆怅。亦复嗟叹泪潸然。拍禅床一下云。安得鸾胶续断弦 举哀。召大众云。我有一句子。不封亦不树。不在舌头边。亦非思忆处。诸人若要知得亲切。径山圆照老人。即今在汝诸人眼睫上。放大光明。肆口宣说。急须谛听。其或未然。苍天中哭苍天。
祈雨感应上堂。拈拄杖示众云。拄杖子化为龙。拏云擭雾。妙应难穷。霈然洪澍。四海皆通。五谷结实。万物归功。鼓腹讴歌忘世事。以拄杖打圆相云。太阳依旧海门东。掷下主丈下座。
解夏小参。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言佛与祖。特地隔天涯。便任么承当。已是不堪持论。那更休夏自恣。取验蜡人。也大屈哉。灵岩恁么告报。莫有猛省底么。拍禅床一下云。无端夜来雁。惊起后池秋 复举。巴陵示众云。不是风动。不是旛动。既不是风旛。向甚处着。有人与祖师作主。出来与巴陵相见。后来雪窦道。是风动。是旛动。既是风旛。向甚处着。有人与巴陵作主。出来与雪窦相见。师拈云。总道。二古德互相击扬。金声玉振。耀古腾今。殊不知。一人太俭。一人太奢。有人与二老宿作主。出来与灵岩相见。
建阁谢修造上堂。拆东篱补西壁。从空架空。以楔出楔。佗时耸壑昂霄。须信不劳余力。这般说话。直是好笑。何故。才方搓弹子。便要捏金刚。下座。
上堂。举僧问巴陵。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巴陵云。鸡寒上树。鸭寒下水。圆照老师道。川僧藞苴。浙僧潇洒。师拈云。二老虽则各擅家风。其奈优劣不等。灵岩也有个道处。或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只向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上堂。拈拄杖示众云。山僧昨日入邑满散。於无心中收得一物。非长短方圆。亦非青黄赤白。贱则价重娑婆。贵则分文不直。不敢囊藏。今日归来。不免击鼓升堂。与诸人平分去也。卓一下云。一加三。二添六。掷下云。收。
浴佛上堂。举药山因遵布衲殿主浴佛次。药山问云。你只浴得这个。还浴得那个么。遵云。且将那个来。药山休去。师拈云。药山老汉。才开臭口。便见乡谈。引得布衲随邪逐恶。当时待它恁么道。但舀香汤浴佛。管取药山开口了合不得。灵岩不问你这个那个。今日正当四月八。敢保诸人。未曾梦见山僧盖胆毛在。
住常州无锡南禅福圣寺语录
侍者 清泽 编
指三门。我此门风。孤危不立。若是临济儿孙。便请单刀直入。喝一喝。
佛殿。释迦弥勒是他奴。他是阿谁。插香云。且看四棱蹋地时。
大圣殿。出现在杨州。留锡於此地。宝塔凌高空。声光动万里。利物应群机。如月分众水。我来爇瓣香。一瞻一顶礼。从教人道自倒还自起。
据方丈。横按拄杖召大众云。山僧坐地。待汝构去。良久云。诸人还觉顶门重么。掷拄杖(便起)。
拈漕帖。此是都运殿撰侍郎。干旋造化。掌握乾坤。於无心中。当阳拈出。令未信者信。未闻者闻。山僧顶戴奉行。谁不伏听处分。
指法座。向上一路滑。壁立千仞险。南禅不立阶级。直与当头坐断。 祝圣。次祝州县香。据坐 (问答不录) 乃云。灵山的旨。少室真机。孤逈逈生风飒飒地。直得超情离见。盖色骑声。捏聚放开。无适不可。所以。居海岸则时闻潮落潮生。潮声浩浩。寓梁溪则但见上载下载。来往憧憧。宾主交参。风云会合。正任么时。如何通信。良久云。洞庭七十二峰青 举鸟窠和尚。因白侍郎问。如何是佛法大意。鸟窠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侍郎云。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窠云。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师拈云。侍郎手擎仲尼日月。腰佩毗卢金印等闲通个消息。逈出常流。鸟窠虽则当机直截。其奈易见难明。诸人还知古德为人处么。擘开华岳连天秀。放出黄河一派清。
当晚小参。折脚铛。破木杓。无柄霸。难摸索。横拈倒用。破二作三。正按傍提。七穿八穴。灵山密付之后。少室单传以来。的的无私。绳绳有准。若以正眼观之。当甚闲家破具。虽然。此意分明谁共委。相同扶起旧家风。复举。芭蕉和尚。僧问。不落诸缘。请师直指。蕉云。有问有答。拈云。芭蕉接物应机。颇善平高就下。子细检点将来。未免拖泥带水。若问南禅。不落诸缘。请师直指。拈棒便打。若稍如痛痒。必不辜恩负德。
岁夜小参。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山僧官差不自由。只得随流入流。所以新来乍到。未知井灶郎忙。送旧迎新。未暇改声换调。厨乏聚蝇之糁。囊无系蚁之丝。内空外空内外空。多忧多虑多烦恼。年已尽岁已除。穷厮煎饿厮吵。露柱暗攒眉。灯笼拍手笑。且道。笑个什么。良久云。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举云门示众云。三乘十二分教。达磨西来。放过即不可。若不放过。不消一喝。雪窦举了一喝。复云。好喝。大众若要鼻孔辽天。辩取这一喝。师拈云。唱高和寡。则不无二古德。检点将来。当甚[尸@豕]沸声。
上堂。举灵云见桃花悟道颂。三十年来寻剑客。(着语云。痴狂外边走)几回叶落又抽枝。(曾经霜雪苦)自从一见桃花后。(唤钟作瓮)直至如今更不疑。(狐狸探水)设有无师自悟底。不堪与南禅洗脚。只如玄沙云。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又作么生。良久云。曾为浪子偏怜客。为爱贪杯惜醉人。
三月三。大圣生日上堂。举泗州大圣国师。昔日有问云。住在何国。答曰。何国。(着语云板齿如铁橛)又问云。何姓。答曰姓何。(舌头拄上腭。)拈云。东涌西没。七纵八横。则不无大圣。其奈丑恶俱露。兹遇诞辰。拈拄杖云。拄杖子未免应时应节。下个注脚。卓一下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掷拄杖。
径山佛智偃溪和尚至上堂。东涧水清且泚。源远流长。波虅鼎沸。从这里入。不知其几。是则是。只如国一禅师。经过梁溪。蓦将泗州大圣鼻孔一捏。直得无处出气。为复压良为贱。为复神通游戏。良久云。君子可八。
净慈断桥至上堂。举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公案。师颂云。弟应兄呼。自扬家丑。倒却剎竿。全机漏逗。虽有西湖月如昼。何似南禅铁苕帚。
天童智别山至上堂。举芙蓉访实性大师上堂。以右手拈拄杖。安向左边云。若不是芙蓉师兄。大难委悉。便下座。师拈云。实性用处。虽则左之右之。其奈翻成特地。南禅亦欲效古之作。未免[托-七+(友-又+乂)]贫作富。蒿汤备礼。掷下拄杖云。若不是天童师兄。大难委悉。便下座。
结制小参。金乌急玉兔速。百岁光阴一瞬息。蓦拈拄杖云。惟有拄杖子。硬葛狚黑[粼*ㄑ]皴。勿变迁无面目。三月护生。九旬禁足。酌然使得十二时。不被十二时催促。任他门外红尘扰扰。来往憧憧。肥马碌碌。瘦马碌碌。蓦然翻变化为龙。为雨为霖俱莫测。卓一下。
复举。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答云。莲花。出水后如何。答云。荷叶。师拈云。应机接物。则不无智门。要且只能顺水张帆。不解逆风把柂。有问南禅莲花未出水时如何。答云三平二满。出水后如何。答云四角六张。
结制上堂。衲僧家。担兜行脚。那边经冬。这里过夏。撑眉努目。口唠舌沸。及乎与之立个期限。同住大光明藏。禁足护生。一似蛇入竹筒。伎俩俱尽。山僧不免拨开些子活路。总教转得身吐得气。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饥来吃饭困来睡。
祈雨开经佛事。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所谓一句之内。包法界之无边。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隘。尘尘尔剎剎尔。巍巍乎荡荡乎。霭慈云而诱大千。霏法雨而津百亿。遂得五谷秀实。万物滋生。处处通津。头头合辙。任么委悉。如是我闻开。信受奉行卷。不滞言诠。脱或未然。切忌巡行数墨。淹黑豆子。是则是。只如 端明相公。与众官等。为民祈请。阅此大经。临筵作证。必竟有何祥瑞。乃云。愿展调羹活国手。为霖为雨沃人间。
上堂。举无着和尚往五台。路逢一老人。无着问云。莫是文殊么。老人云。岂有二文殊。无着便礼拜。老人忽然不见。赵州代云。文殊文殊。荐福怀云。无着只有先锋。且无殿后。老人若不隐去。有甚面目见无着。师拈云。二古德。总是随邪逐恶。无着认假不认真。待他道岂有二文殊。便与兜一喝。老人纵有神通。亦使隐身无路。诸人只今要见文殊么。掷下拄杖云。直下来也。急着眼看。
元宵上堂。召大众云。祖佛付授。以心传心。犹如镜灯交光互照。灯喻一真心。镜喻十法界。灯灯相摄。镜镜交罗。尽十方佛剎。微尘数世界。重重无尽。无尽重重。炳焕融通。灵明廓彻。所以道。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然虽如是。诸人夜半法堂上。东行西行。切须照顾。且道照顾个什么。良久云。照顾撞着露柱。
退院上堂。梁渚溪边下直钩。波翻浪辊费牵抽。六年用尽腕头力。收卷丝纶恁性游。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滞中流。欵乃一声天地秋。
师因日域法眷。道旧乡人。不忘径山道聚之义。屡邀闲乐。累却复至。於景定庚申。暂与一游。海舡樯上。龙献七大宝珠。举众瞻仰。咸云。东海龙王来迎。继即须帆。速达彼岸。圣福禅寺住持乃法眷。适值开山千光法师忌辰。方丈大众。礼请升座。(问答不录) 乃云。毗卢性海。本无大小方圆。妙净明心。不碍色空明暗。如镜含万象。似月印千江。曾无出没之踪。奚分彼此之间。所以居宋朝则口吞三世佛。游日本则喜动万家春。处处通方。头头合辙。适值圣福法兄。云集此方他土。若圣若凡。宴坐圆觉妙场。为说摩诃般若。前半夏说前分般若。后半夏说后分般若。前后顿说常说炽然说。无间歇。只要诸人顿证顿悟。一夏无虚弃底道理。兹值开山和尚千光法师远讳之辰。俾令为众阐扬。且道说个什么。以拂子击禅床一下云。这里见得彻去。释迦弥勒饮气吞声。临济德山望空启告。虽然。不是任公子。徒劳话钓竿。
复举。南泉和尚示众云。王老师自小牧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牧。未免食他国王水草。拟向溪西牧。未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些。总不见得。师拈云。南泉老汉。虽则不忘水草之恩。其柰脚跟未点地在。兀庵尽力勃跳。也出他绻缋不得。虽则这边那边应用不缺。其柰先被圣福法兄勘破。然虽如是。且作么生是纳些些底道理。以拂子击禅床一下云。眼睛才定动。未免那斯祈。
师次至京东福禅寺。方丈大众。礼请升座。(问答不录) 提纲。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其理自彰。是故。灵山密付之后。少室单传以来。诸祖[牙-(必-心)+?]兴。分宗列派。绳绳有准。的的无私。续焰联芳。直至今日。堂头法兄。不忘径山师席。义聚屡承之约。正为提持窳惰。暂导来诫。越漠观国之光。即回旧隐毕残。既乍到此。俾令为众举扬。只得客听主裁。遂即大唐国里打鼓。日本国里升堂。宗通说通。无固无必。人天毕集。凡圣交参。宛尔一会灵山。俨然未散。普使未信者信。未闻者闻。人人独步大方。个个归家稳坐。是以谓之佛性义。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其理自彰。虽然如是。惟有向上一路。未敢动着。何故。相逢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师关东部从远迓。才到建长禅寺。掌国最明寺殿。怀香先来参礼。力劝端坐。受炷拜了。复进前覆云。弟子在大宋。曾礼拜和尚。今者多幸。再拜慈颜。(见其语异)师即握起拳云。吾虽年老。拳头硬在。复进前云。弟子两年前。曾梦见和尚顶相。教训参禅。惺后亲绘供养。此者获拜慈相。与梦见一同。喜悦之至。师云。且莫说梦。又问。和尚尊年多少。师云。六十三。云弟子不问这个年。师仍竖拳云。莫是这个年么。拟议无语。师便[祝/土]三拳。忻然领话云。蒙和尚教打。欢喜无量。师云。不得作拳头会。方就坐。少欵而辞。次朝复至。同方丈大众礼请。即就寺为众普说。
据坐。垂钓。年来佛法播关东。两国喧传触处通。仆仆来观殊胜处。果然殊胜妙难穷。莫有共相赞扬者么。禅客出问云。收纶罢钓入扶桑。大海应难可测量。道眼从来空宇宙。灼然遍界不曾藏。学人上来。愿闻法要。师云。四海浪平龙睡稳。九天云静鹤飞高。进云。恁么则非但建长增秀气。少林花木又重新。师云。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进云。记得昔日临济得黄檗印证之后。往游径山。彼时径山七百余众。因甚星飞火乱。师云。不会做客。劳烦主人。进云。可谓真不掩伪。曲不藏直。师云。错下名言。进云。堂头和尚。为五山龙象之首。作巨剎人天之师。驾海而来。阖国忻幸。师云。不因紫陌花开早。争得黄莺下柳条。进云。恁么则天高群象正。海阔百川朝。师云。天下人仰望不及。进云。临济上径山。七百余众。星飞火乱。和尚游日本。六十余郡。仰德瞻风。且道与临济是同是别。师云。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进云。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师云。犹隔重关。进云。今日方丈大众。奉上命礼请。为众普说。和尚必竟如何指示。师云。更吃老僧拳头始得。进云。恁么则棒头有眼明如日。要识真金火里看。师云。得饶人处且饶人。又一僧问云。德山入门便棒时如何。师云。匙挑不上。笑杀傍观。进云。临济入门便喝时如何。师云。翻成忉怛。进云。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那个亲那个疎。师云。一时列下。进云。堂头大和尚。光临此土。必竟行棒耶行喝耶。师云。总不作野狐精见解。进云。如何是为人底一句。师云。三十棒且待别时 乃云。鎌仓路滑。到者还稀。巨福山高。谁能到顶。千圣应难入作。万灵景仰无门。若非切切相邀。拙者安能到此。便见大力量人。大智慧者。同一悲愿。同一慈力。创新宝所。金碧奂然。楼阁重重。像法济济。令一切人。睹像法而悟心法。了自心而见佛心。於一心而顿证百千法门。於一法而贯通无量妙义。以至布慢天网。开万煅炉。煅圣煅凡。烹佛烹祖。掀翻海岳。拨乱乾坤。拽取占波与新罗斗额。是则是。只如今日主实互换。凡圣交参。宾主历然。合谈何事。蓦拈拄杖云。两个驮子相逢着。世上元来无直人。卓一下。
复云。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是故。三教圣人。互相出兴。各立门庭。示真实相。无非只要天下人。迁善远恶。明心见性。虽然殊途。究竟同归一理。惟是证悟有浅深。用处有广略。如水银落地。大者大圆。小者小圆。如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且老拙生缘西蜀。幼年弃儒祝发。挟册讲肆数载。知非究竟舍去。南询遍历诸老门庭。及到蒋山。八月二十五。值痴绝和尚上堂。举覆船有僧到雪峰。峰云甚处来。僧云覆船。雪峰云。生死海未度。为甚覆船。渠无生死。言下忽然认得本来面目。愤愤之心稍息。及到育王。参无准和尚。遇上堂。举僧问古德。深山岩崖。还有佛法也无。古德云有。如何是深山岩崖佛法。答云。石头大底大小底小。言下如梦忽觉。自后凡遇入室。常下语。及侍师上径山。一日闻师云。昔日白云端和尚。因东山演祖参请次。与之云。近有数僧。自庐山来。教伊说禅亦说得。下语亦下得。批判古今。亦批判得。祖云。和尚如何。端云。我向伊道。直是未在。演祖闻此语。数日饮食无味。后七日方谕厥旨。是时拙者。一闻举此。无言可对。只向未在处做工夫。久久不辍。凡入室也不下语。一日遇入室。先师把住云。寻常口唠舌沸。如何不下语。打一竹篦。当下打破漆桶。礼拜了退。然后徐徐陈於师前。乃云。汝彻也。只是得道易。守道虽。须要默默守之。久久自然感验也。自此如痴如兀度日。先师遗以兀庵二大字。只欲随缘放旷。以度残喘。无柰数处。被抑首众。业缘所牵。公选屡董小剎。不容辞避。在众时。曾同兰溪。聚首於蒋山。径山千百众中。虽各究明己躬大事时。复以此道切瑳琢磨。执别而来。各天一涯。伏闻航海东来。际遇王公大人。信向佛法。留心此道。不忘悲愿。同心同力。创新宝所。日域魁为第一甲剎。与宋朝第一径山。无有异矣。数年前屡承之约。累却复至。以故撤去寺事。越漠乍到。乃荷远迓之礼。伏承谦冲领大众。奉上命请为众普说。不容坚辞。普说二字。何敢承当。前辈尊宿。圆悟大慧诸宿德。辨泻悬河。滔滔无间。具载方册。看者无不明心见性。安敢望古德万分之一。虽然。久参之士。故不在言。后学初机。亦须亲见亲闻。以故。勉从所请。应个时节。略闻此间。从古以来。惟弘教法。於今始创宗门。往往信与疑而未决者众。殊不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从上无数大劫。千佛万佛。互相出世。惟传此心。非特迦文老汉出世。强立此旨。且如初生下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不知此语。出何教典。此便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底张本。以至弃金轮王宝位。直入雪山。六年修道。於臈月八夜。睹见明星。忽然顿悟。乃云。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此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底样子。但不知教相中。以为教解释耶。以为禅解释耶。自成道之后。於三七中。思惟如是事。无启口处。盖为下根中根上根启问。不得已起道树诣鹿苑。观根逗教。应机而说。下根者。为说小乘法。四谛法门等是。中根者。为说中乘法。十二因缘等是。上根者。为说大乘法。六波罗蜜等是。初谈有教。阿含等经是。为一切众生。皆着有见。次演空宗。般若等经是。一切众生。复着空见。着有着空。执病转深。后向灵山。始开中道。非有非空。中道大乘之教。圆觉楞严华严等经是。说来说去。三百余会。渐积之多。满龙宫盈海藏。凡一切经中。皆说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理。晓然无纤毫差殊。如何见得。如金刚经。首先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乃至。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更不周由者也。只就他身子上打劫。答云。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须菩提当下妥首贴耳。便道。唯然世尊。只不合道个愿乐欲闻。引得许多葛藤遍地。此是诸经中。说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底影子。此之经语。只指为教相文字之说得么。末后又道。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虽有疏钞解释。到此亦未免口似磉盘。南泉和尚。犹放不过。便道唤作如如。早是变了也。衲僧门下。无缝罅处。拶开缝罅得人憎。无出这些子。所以瞿昙老汉。洞见后来必有泥教者。乃云。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间。未尝说一字。虽则尽力刬除执泥教相之病。其柰执病转深。此处合彻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要。后於灵山百万众前。拈一枝花。独有迦叶。领於一笑之顷。便见拂迹成痕。不合更使冬瓜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分付摩诃大迦叶。[土*盍]圾堆上。重添[土*盍]圾。当时百万众中。忽有个汉。翻转面皮。便见一场败缺不少。瞿昙入灭之后。迦叶阿难诸大弟子。结集从前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列为三乘十二分教。岂特只满龙宫盈海藏耶。其有无着天亲护法马鸣等诸菩萨。深虑小根小智者。难晓佛理。於是各各造论解释。号为经律论三藏。渐渐传来唐土。终未能足。由是玄奘诸师。亲往西天。请经律论。归来东土。乃见一切人。实难晓解。遂制疏造钞解释。令一切人。容易晓解。积来积去。堆积如山。自此之后。习经律论疏钞者。执为文字之学。以为究竟之学。不信教外别传之旨。是为究竟之道。深可怜悯。但不知执泥文字者。除却黑墨白纸之外。如何趣向。往往金口玉舌。亦难与分说。逗到臈月三十日。生死到来。前路茫茫。未知何往。方知文字之学。果不得力。悔将何及。迦叶阿难等。结集法藏之后。更不复着眼。只将灵山密付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要。祖祖相传。是故。阿难问迦叶云。师兄。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呼云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剎竿着。这个即是前来所得底冬瓜印子。递相传授。至二十八祖菩提达磨祖师。得法破六宗之后。受谶记。十万里航海而来。游梁历魏。惟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要。少林九年面壁。得神光求道于前。其神光者。乃所学儒教。诸子百家。贯古通今。无不晓了。所习三乘十二分教。无不精通。问法达磨祖师云。诸佛无上妙道。可得闻乎。达磨祖师答云。诸佛无上妙道。岂小根小智下劣之者所得哉。於是神光断臂于前。立雪齐腰。祖师问云。当以何求。神光云。我心未宁。乞师安心。祖师答云。将心来。与汝安。神光推穷儒教诸子百家三乘十二分教中。并无一句相应。只据实祗对云。内外觅心了不可得。如趂狗逼墙。计穷力尽。祖师只轻轻以冬瓜印子。面门上一搭云。与汝安心竟。且道与世尊答须菩提。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之旨。何异何别。试着眼看。神光得此印可。据师绳为二祖。继得三祖。乃是白衣居士。儒释之教。无不精通。忽患风恙。特来问法於二祖云。弟子身缠风恙。乞师忏罪。二祖更不移易一丝毫子。便云。将罪来与汝忏。三祖亦如是。推穷无计。乃云。内外觅罪。了不可得。二祖仍将所得底印子。一塔云。与汝忏罪竟。佛佛授手。祖祖相传。直至今日。所以灵山拈花一节。谓之教外别行。既是经律论。皆包括在中。更不单单具载。是知。我此宗门。犹如大海。百川异流。莫不同归一味。如太虚空。尽百亿恒河沙世界。无不包容。所以道。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诸佛未出世。祖师未西来。人人常光现前。个个壁立千仞。在圣不增一丝毫。在凡不减一丝毫。惟是迷悟有殊。所以圣凡有异。遂致执泥文字之学滋多。本有之性。不能发现。背觉合尘。弃本逐末。盖由是矣。儒教亦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此本即是自己本命元辰。本来面目。得此本立。方可得道生。本若不立。何缘得道。生此是儒家肤浅之教。尚且说得如此亲切。何况不传之妙者耶。是汝诸人。若要真个参禅学道。究明生死大事。以彻证为期者。第一须具坚久身心。先将平昔所学。诸子百家。文章四六。所习经律论。文字之学。与夫见闻觉知。恶知恶觉。一切杂毒。扬在他方世界。然后退步就己。放教空劳劳地。只将古人一转语。贴在鼻尖子上。昼三夜三。行住坐卧。折旋俯仰。孜孜切切。抵死[拚-ㄙ+ㄊ]生。与之厮厓。无纤毫间断。不见道。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提撕来提撕去。日久岁深。因缘纯熟。忽然啐地折。嚗地断。大死一回。己眼豁开。本地风光。顿现在前。方知道。元来只在自己。不在别人。直下不疑佛。不疑祖。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所以道。参禅须是悟。悟了须遇人。若不求明眼宗师印证。譬如读书发解及第了。不得转官相似。亦只徒然。既得柄霸入手。便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生死去来。丝毫无疑。到任么田地。方谓之大休大歇。无生死可怖。无菩提可求。尽十方世界。通上彻下。是个真实人体。岂不见古德道。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信不诬矣。然后道香果熟。入缠垂手。随机接物。自然绰绰有余裕哉。若是半信半疑。今日问一句。明日问一句。更歇数日。又看册子中。记得两句。又问如何若何。央央庠庠。更有一等薄福阐提。专要点检别人。并不点检自己。决不堪为种草。散保此等之人。参到驴年。也未梦见在。岂不见。良遂座主讲得极是渊源。乃知教相文字之学。非是究竟。闻麻谷和尚门墙孤峻。弃去文字之学。特去参扣。麻谷一见。便知是个汉。便去菜园里。善知识者。是大因缘。且不与你周由者也。如何若何。只要个人。向无入作处入作。及至第二次见。麻谷直入方丈闭却门。良遂忽然大悟。直从死边过。便供出死欵云。和尚莫瞒良遂。良遂若不来见和尚。几乎被十二本经论。赚过一生。从前执泥经论文字之学。执病。当下冰消瓦解。及归讲肆中。谓众曰。诸人知处。良遂总知。良遂知处。诸人不知。若不回光返照。安有此耶。所以宗门不问僧之与俗。贵之与贱。皆可趣向。所以从前大儒李翱相公裴相国东坡内翰韩文公张无尽杨无为等。诸大朝贵。自小读书发解。及第做官。到极则处。了儒教故是贯古通今。飞英腾茂。释教道教。无不精通。亦知非是究竟。急急回头转脑。参见知识。往往聪明灵利。半信半疑者。难得入手。其聪明灵利底。除是不向前。若奋铁石身心。极容易契证。岂不见于頔相公。参见紫玉药山诸老宿。他寻常儒释之教。无不遍看。只将所疑之句。以发问端。一日忽问云。如何是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古德便与直提向上顶门。痛与一槌。答云。于頔客作汉道什么。于頔相公满面怒色。古德指云。这个便是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于頔言下忽然契悟。须信佛法无人情。除是大根器人。方禁得这个恶辣手段。与央央庠庠。半信半疑者。何啻天地悬殊。所以古德道。参禅参到无参处。参到无参始彻头。又有老宿云。参禅参到无参处。参到无参未彻头。一似水上捺葫芦子相似。如何摸索。必竟如何。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莺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复举蒋山赞元禅师。因荆公舒王问云。如何是佛法大意。蒋山不答。舒王扣之既久。不得已而谓之曰。公受气刚大。世缘深厚。以刚大之气。必能身任天下之重。然用舍不能必心之未平。以未平之心。安能一念万年哉。师拈云。大小大赞元禅师。虽则着草鞋。向舒王肚里走千百匝。殊不知。刚大之气。即是此道之大本。佛法之根源。本欲当面瞒人。那知翻成自瞒矣。当时舒王。若裂转面皮。甚处讨蒋山。然虽如是。要见舒王则易。见蒋山则难。且道。誵讹在什么处。诸人还委悉么。以拂子击禅床一下云。伯牙与子期。不是闲相识。便下座。
兀庵和尚语录卷上
猜你喜欢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五卷·世友 佛说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佚名 第四 无闲省略与灭诤分解·佚名 释氏要览卷上·道诚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四·唐慧琳 无想品第十一·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四·僧肇 卷第八·佚名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道行经嘱累品第三十·佚名 第三十二卷·佚名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一卷·宗赜慈觉 佛说菩萨睒子经·佚名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四·湛然 卷之七·密云圆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