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成都文类

地方诗文总集。五十卷。凡赋一卷,诗歌十四卷,文三十五卷。宋扈仲荣、杨汝明、费士威、何惪固、宋德元、徐景望、程遇孙编集。袁说友于庆元五年(1199)为四川安抚使。袁以为“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奇观绝景,仙游神迹,一草一木,一丘一壑,名公才士,骚人墨客,窥奇吐芳,声流文畅,散落人间,何可一二数也”。于是“爰属寮士,摭诸方策,裒诸碑志,流传之所脍炙,友士之所见闻,大篇雄章,英词绮语,折法度,极炫耀。其以益而文者,悉登载而汇辑焉,断自汉以下迄于淳熙”(见袁序)。可知扈仲荣等八人系袁说友之僚属,奉命而编此书。全编凡赋一卷,诗十四卷,文三十五卷。以文体相从,故曰“文类”,类中又各有子目,如诗中分都邑(包括城郭、宫苑、楼阁)、寺观、陵庙、亭馆、时序(包括故事、宴集)、题咏(包括书画、器物、雨雪、风月、草木、虫鱼)、赠送、道释、歌谣、宫羽、鬼谣等,颇嫌琐碎。每类之中所收篇目次序以作者时代为先后。此编宋刊本已不可见,有明翻刻本传世,似为明嘉靖、万历间刊刻,《四库全书》据以著录。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成都文类》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丘文庄公集·邱濬
  彭惠安集·彭韶
  震川文集[四库本]·归有光
  张文端集·张英
  栟榈集·邓肃
  至正集·许有壬
  于清端公政书·于成龙
  云峰集·胡炳文
  山窗余稿·甘复
  希望·柔石
  冯少墟集·冯从吾
  龙云集·刘弇
  范忠贞集·范承谟
  宋布衣集·宋登春
  镡津集·契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收回·闻一多

    那一天只要命运肯放我们走! 不要怕;虽然得走过一个黑洞, 你大胆的走;让我掇着你的手; 也不用问那里来的一阵阴风。只记住了我今天的话,留心那 一掬温存,几朵吻,留心那几炷笑, 都给拾起来,没有差;──记住我的话, 拾起来,还有珊瑚色

  • 卷八十七·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七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徐玑二薇亭诗钞徐玑字文渊从晋江迁永嘉历官建安主簿龙溪丞武当长泰令嘉定七年卒年五十九初唐诗废久玑与其友徐照翁卷赵师秀议曰昔人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巧拙盖风骚之

  • 卷一百八十四·志第一百三十七·食货下六·脱脱

        ◎食货下六   ○茶下   茶 天圣三年八月,诏翰林侍讲学士孙奭等同究利害,奭等言:"十三场茶积而未售者六百一十三万余斤,盖许商人贴射,则善者皆入商人,其入官者皆粗恶不时,故人莫肯售。又园户输岁课不足者,

  • 卷二百十·列传第九十八·张廷玉

        桑乔 谢瑜 何维柏 徐学诗 厉汝进 王宗茂 周冕 赵锦 吴时来 张翀 董传策 邹应龙 林润   桑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十四年冬,由主事改御史,出按山西。所部频寇躏,乔奏请尽蠲徭赋,厚恤死者家。参

  • 卷四百五十七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辛卯,三省言:「吏部奏,供備庫副使趙思復乞以磨勘轉西京左藏庫副使一官,回授男三班差使希元轉借職。」詔:「思復為是趙普之後,特許回授,餘人毋得引例。」   起居郎、權中書舍人孫升

  • 三○○ 谕内阁《明纪辑略》不必禁毁并着撮叙唐桂二王及死事诸臣本末事迹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佚名

    三○○ 谕内阁《明纪辑略》不必禁毁并着撮叙唐桂二王及死事诸臣本末事迹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各省查送应毁书籍内,有朱璘《明纪辑略》一种,详加披阅,其

  • 李密传·刘昫

    李密,字玄邃,祖籍辽东襄平县。他是曹魏司徒李弼的曾孙,北周赐李弼姓徒何。祖父名曜,在北周官至太保、封魏国公;父亲名宽,在隋朝官至上柱国,封蒲山公,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后来搬迁到京城长安定居。李密因父亲立有功勋而被安排

  • 余靖传·脱脱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少年时非常活泼,放荡不羁,因其富有文才而在乡里很有名气。中进士而身登官场,任为赣县尉。应试书判拔萃科,因成绩突出而改任将作监丞、知新建县,迁为秘书丞。多次上书论事,认为班固的《汉书》有很多谬

  • 耿再成传·张廷玉

    耿再成,字德甫,五河人。在濠州就跟随太祖,攻克泗州、滁州。元兵围攻六合,太祖前去援救,与耿再成在瓦梁垒驻军,奋力激战,估计不能胜敌就撤走了。元兵追来,太祖在河涧侧面设下埋伏,命令耿再成诱敌,大败元军。任镇抚,从太祖渡江,攻下

  • 二○、孔子去卫适陈在卫灵公卒后非卒前辨·钱穆

    余既考定孔子去卫在灵公之卒岁,而犹有说者,余疑孔子之去,未必在灵公卒前,而应在灵公之卒后也。何以言之?凡言孔子去卫在灵公卒前者,以《论语》“卫灵公问陈,孔子明日遂行”为据。然此事与《左传》答孔文子语大相类

  • 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四吉礼祭都城隍神之礼每嵗万寿圣节遣官一人将事是日庙祝洁扫庙宇内外太常寺具祝版备器陈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鑪一镫二设案一于殿中少西北向供祝版设案一于殿东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白】

  • 从满清十从十不从谈起·齐如山

    前几天,有几位朋友来谈天。他们问我:“从前听见说,在清朝进关的时候,汉人对他,有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说这件事情,我没有详细考究过,我所知道的,都是听来的,及看来的,所以不能十分详尽。据我所

  • 开塞第七·商鞅

    题记:开塞即开已塞之道。商鞅所说的已塞之道就是商汤和周武王用武力统一天下的道路,他认为时代已经变化,反对用儒家仁政一统天下。开天辟地之后人类诞生了。在这个时候,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他们处世的

  • 卷八 妻上·司马光

    女子柔顺方才可爱【原文】太史公曰:“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大任,而幽王之擒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佚名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3)。”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

  • 修行道地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劝悦品第二十  承慧得度众  道成清为流  其智常饮此  服以法甘露  厥水而无尽  犹穿漏不断  愿归智慧种  道德已具足  其以羸弱者  承学意自达  造度定意使  立志法禅思

  • 仁王经疏·佚名

    难闻时。更无先后。简去传闻。成上我闻。故云一时。异说如是。次辨过非先以事验。后引文证。事验如何。如经中说。阿难是佛得道夜生。如小乘中佛成道已过六七日。即便说经。阿难尔时。犹在怀抱。身不豫会。佛成道已。

  • 春秋列国志传·余邵鱼

    八卷(有刊本为十二卷)。又名《周朝秘史》明余邵鱼撰。余邵鱼字畏斋,建阳(今福建建阳)人,生卒年不详,明嘉靖末年在世,万历时余象斗呼为“先族叔翁”。所作《春秋列国志传》又名《列国志传》,长篇历史小说,叙述自商纣王即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