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正文

後汉沙门安世高译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谐偶者,云何不等同耶。愿天中天普为说之。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然灯。净施所安。不违道禁。斋戒不厌。心中欣欣。常为诸天善神拥护。所向谐偶。百事增倍。为天龙鬼神众人所敬。後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有人事佛。不值善师。不见经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愦塞不信。违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犹豫。亦无经像恭恪之心。既不烧香然灯礼拜。恒怀狐疑。瞋恚骂詈。恶口嫉贤。又不六斋。杀生趣手。不敬佛经。持著弊箧衣服不净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无有座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呼巫师。卜问解奏。祠祀邪神。天神离远。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或从宿行恶道中来。现世罪人也。非佛弟子。死当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现自衰耗。後复受殃。死趣恶道。展转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积恶其行不善。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缘所之。精神报应。根本从来。谓言事佛致是衰耗。不止前世宿祚无功。怨憎天地。责圣咎天。世人迷惑。不达乃尔。不达之人。心怀不定。而不坚固。进退失理。违负佛恩。而无返覆遂为三涂所见缀缚。自作祸福。罪识之缘。种之得本。不可不慎。十恶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从善生。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福报自然。从善至善。非神授与也。今复不信者,从後转复剧矣。佛言:阿难。善恶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离。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堕恶道。罪福分明。谛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语至诚。终不欺人。佛复告阿难。佛无二言:佛世难值。经法难闻。汝宿有福。今得侍佛。当念报恩。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无忧。阿难受教。奉行普闻。阿难复白佛言:人不自手杀者,不自手杀为无罪耶。佛言:阿难教人杀生。重於自杀也。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福。或为县官所见促逼。不自出意。虽获其罪。事意不同。轻重有差。教人杀者,知而故犯。阴怀愚恶。趣手害生。无有慈心。欺罔三尊。负於自然神。伤生杌命。其罪莫大。怨对相报。世世受殃。无有断绝。现世不安。数逢灾凶。死入地狱。出离人形。当堕畜中。为人屠截。三涂八难。巨亿万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时。令身困苦。啖草饮泉今世现有是辈畜兽。皆由前世得为人时,暴逆无道。阴害伤生。不信致此。世世为怨。还相报偿。神同形异。罪深如是,阿难复白佛言:世间人及弟子。恶意向师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佛语阿难。夫为人者,当爱乐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恶意。向道德之人善师者,是恶意向佛无异也。宁持万石弩自射身。不可恶意向之。佛言:阿难。自射身为痛不。阿难言:甚痛甚痛世尊,佛言:人持恶意。向道德人。其善师者,痛剧弩射身也。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不可轻嫉。见善代其欢喜。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宁投身火中。利剑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阿难复白佛言:为人师者,为可得呵遏弟子。不从道理。以有小过。遂之成大。可无罪不。佛言:不可不可。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弟子亦尔。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以小成大。还自烧身。为人弟子。当孝顺於善师。慎莫举恶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观末世人诸恶人辈。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不顺人道。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但念他恶。不自止恶。嫉贤妒善。更相沮坏。不念行善。强梁嫉贤。既不能为。复毁败人。断绝道意。令不得行。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死堕恶趣大泥犁中饿鬼畜生。未当有此。於世何求。念报佛恩。当持经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济神离苦。超出生死。见贤勿慢。见善勿谤。不以小过证入大罪。违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证。可不慎耶。阿难复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缘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当云何。天中天。佛言:阿难。有受佛禁戒。诚信奉行。顺孝畏慎。敬归三尊。养亲尽忠。内外谨善。心口相应。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阿难言:世间事。世间意。云何耶。天中天。佛言:为佛弟子。可得商贩营生利业。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不违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为世间事也。世间意者,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当启三尊。佛之玄通。无细不知。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伏。戒贵则尊。无往不吉。岂有忌讳不善者耶。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达之人。自作罣碍。善恶之事。由人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响之应声。戒行之德。应之自然。诸天所护。愿不意违。感动十方。与天参德。功勋巍巍。众圣嗟叹。难可称量。智士达命。没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阿难闻佛说。更整袈裟。头脑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来。普恩慈大。愍念一切。为作福田。令得脱苦。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恶。众生相诅。甚可痛哉。若有信者,若一若两。奈何世恶。乃弊如此。佛灭度後。经法虽存。而无信者,渐衰灭矣。呜呼痛哉。将何恃怙。惟愿世尊,为众黎故。未可取泥洹。阿难因而谏颂曰:

佛为三界护,恩广普慈大。愿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两。经法稍稍替,当复何恃怙。佛恩非不大,罪由众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闻。

世浊多恶人,还自堕颠倒。谀谄諀訾圣,邪媚毁正真。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是人是非人,自作众罪本。

命尽往无择,刀剑解身形。食鬼好伐杀,镬汤涌其中。淫泆抱铜柱,大火相烧然。诽谤清高士,铁钳拔其舌。

乱酒无礼节,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狱中,洋铜沃其口。遭逢众厄难,毒痛不可言:若生还为人,下贱贫穷中。

不杀得长寿,无病常康强。不盗後大富,钱财恒自满。不淫香清净,身体鲜芬。光影常奕奕,上则为大王。

至诚不欺诈,为众所奉承。不醉後明了,德慧所尊敬。五福超法出,天人同俦类。所生亿万倍,真谛甚分明。

末世诸恶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别道,罪深更逮冥。蔽圣毁正觉,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头上戴铁轮。

求死不得死,须臾已变形。矛戟相毒刺,躯体恒残截。奈何世如是,背正信鬼神。解奏好卜问,祭祀伤不仁。

死堕十八处,经历黑绳狱。八难为界首,得复人身难。若时得为人,蛮狄无义理。痴骏无孔窍,跛躄哑不语。

朦胧不达事,恶恶相牵拘。展转众徒聚,禽兽六畜形。为人所屠割,剥皮视其喉。归偿宿怨对,以肉给还人。

无道堕恶道,求脱甚为难。人身既难得,佛经难得闻。世尊为众祐,三界皆蒙恩。敷动甘露法,令人普奉行。

哀哉已得慧,愍念群萌故。开通示道径,黠者即度苦。福人在向向,见谛学不生。自归大护田,植种不死地。

恩大莫过佛,世祐转法轮。愿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浆。慧船到彼岸,法磬引大千。彼我无有二,发愿无上真。

阿难颂如是已,诸会大众。一时信解。皆发无上正真之道。僧那大铠甘露之意。香熏三千。从是得度。开示道地。为作桥梁。国王臣民。天龙鬼神。闻经欢喜。阿难所说,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礼阿难。受教而去。

猜你喜欢
  卷第九·佚名
  二 沙门果经·佚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八·佚名
  祝蒋委员长寿辰请全国各寺庵诵药师经启·太虚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印光
  中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第一則  梁武帝問達摩·胡兰成
  拥护品第八·佚名
  卷五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之七·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二·唐慧琳
  解脫道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俱舍论记 第一卷·普光
  卷五·彭绍升
  第二集 地·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阎苍舒·唐圭璋

      苍舒字才元,蜀人。乾道八年(1172)入琰幕,淳熙四入(1177)使金。迁吏部侍郎、荆州安抚使。嘉泰初,焕章阁学士卒,谥恭惠。   水龙吟   少年闻说京华,上元景色烘睛昼。朱输画毂,雕鞍玉勒,九衢争骤。春满鳌山,夜沉陆海,一天星斗

  • 色彩·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

  • 东坡先生年谱·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东坡先生年谱五羊  王宗稷 编武进後学邵长蘅重订仁宗景佑三年丙子先生生於是年十二月十九日乙卯时按先生送沈逵诗云嗟我与君皆丙子又有赠长芦长老诗云与公同丙子三万六千日又按玉局文云十二月十九

  •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四·李公焕

    诗五言拟古九首其一荣荣牎下兰宻宻堂前柳

  • 晋本纪第九·欧阳修

    出帝父敬儒,高祖兄也,为唐庄宗骑将,早卒,高祖以其子重贵为子。高祖六子,五皆早死,而重睿幼,故重贵得立。重贵少而谨厚,善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谓震曰:“此非我家事也。”高祖为契丹所立,谋以一子留守

  • 卷十三 開寶五年(壬申,972)·李焘

      起太祖開寶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乙未,詔罷荊襄道歲貢魚腊。   丁酉,禁民鑄鐵為佛像、浮屠及人物之無用者,上慮愚民多毀農器以徼福,故禁之。   己亥,詔自今沿黃、汴、清、御等河州縣,除準舊制種蓻桑棗外

  • 卷二十六·吴广成

      元丰五年、夏大安八年春正月,辽人为国请和。  辽燕京留守司委涿州牒雄州云:“夏国来称,南朝兵起无名,不测事端,请全两国之欢,言寻旧好。”神宗报以“夏国主受宋封爵,昨边臣言秉常见为母党囚辱,比令移问事端,同恶不报,继引

  • 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诸将班师 避大内皇儿寄养·蔡东藩

      却说文宗被冤魂一吓,惊倒床上,几乎晕厥过去。慌得皇后卜答失里,没了主意,忙匍伏床前,口称该死,只求先皇先后,休念前嫌,保护太子性命要紧。但听太子冷笑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夫妇瞒心昧己,毒死我等,今朝权在我手,看你等再

  • 卷二十三·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三 【起庚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尽甲午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凡十五年 元世祖文武皇帝至元十七年春正月诏核阿尔哈 雅

  • 卷之五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闽纪后序·杨捷

    窃闻诸侯守封域,王者无外,故禹贡称东西翔南,示无外也。皇朝式廓区宇,九洲内外,无思不服,一统之盛,自有书契以来,未之能匹。乃海岛游魂,逋诛□十载,瞰三逆之煽乱,乘间窃发,使七闽吏民,□然无所措其手足。我皇上恩不遗于昆虫草木,而况

  •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魏收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父亲冯朗,先后出任秦、雍二州刺史,被封为西城郡公。母亲王氏,乐浪人。冯氏生于长安,出生之时,天空有奇异的光芒出现。冯朗犯罪被杀后,冯氏被选入宫中。世组太武帝拓跋焘后宫中的左昭仪,是冯氏的

  • 219.欧洲来客马可·波罗·林汉达

    元世祖在位的时候,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建立的庞大的蒙古汗国,已经分裂成四个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元朝皇帝在名义上还是四个汗国的大汗。在那个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西方各国的使

  •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七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内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内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内空清净。何以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智品之七云何一切遍因。前生见苦所断一切遍使。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或有说者。一切结使。尽是遍使。为止如是意

  •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丹霞颂古总序·投子义青

    续藏经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 宋 义青颂古 元 从伦评唱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丹霞颂古总序 古今拈颂不为之少。丛林户知之者惟四家而已。窃窥先觉利物之心。假以古人公案诱进群迷。故设筌罤令速获鱼兔於

  • 林语堂自传·林语堂

    本书为林语堂先生的自传。他将他的生活娓娓道来,文笔轻松灵动,让您可在一个清闲的午后放松悠哉地读一读,略微探其一生。

  • 柰女耆婆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捺女耆域因缘经同本,其文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