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选古文渊鉴

六十四卷。清徐乾学 (1631—1694)编。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江苏昆山人,康熙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仕讲学士、礼部仕郎、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后受弹劾罢官。曾充《明史》总裁官,并奉命纂修 《大清一统志》,《清会典》。编有 《通志堂经解》、《读礼通考》,另著有《儋园集》等。《御选古文渊鉴》又称 《古文渊鉴》,康熙御选,徐乾学等奉敕编注。康熙帝以为 “文章之事不可以限年代”,而萧统、姚铉、吕祖谦等诸家文选不足以 “穷文章之正变”(《序》),于是采集自春秋至南宋之古文,分载于正集、别集、外集三部。虽编辑目的是统治阶级为了教化的需要,然其对我国古代出类拔萃之文进行重新整理,亦是一有益之贡献。且书中对所选文章之年代、背景、文章之字句及内容皆有夹注或批注,并附前人之评价,故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该书最早刊印于康熙二十四年(1686),后收入《四库全书》现有1983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影印本。

《御选古文渊鉴》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徐文长集·徐渭
  唐玄宗文集·李隆基
  王荆公诗注·李璧
  全辽文·陈述
  九灵山房集·戴良
  灌园集·吕南公
  王子安集·王勃
  分·周文
  墙东类稿·陆文圭
  王龙溪先生全集·王畿
  竹隐畸士集·赵鼎臣
  东园文集·郑纪
  元宪集·宋庠
  柏斋集·何瑭
  毘陵集·张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北伐”时期。地点 北京某胡同,秦伯仁家内。人物 顾师孟 秦伯仁 周文明 程海兰 于默芳 秦二利秦大章 秦赵氏 秦汉媛 邱立本 曾墨侠 秦仲义田铁根 秦叔礼〔幕启:到了“北伐”时期,秦伯仁已五十多岁了

  • 第一折·佚名

    (谢金吾领夫役上,云)自家谢金吾的便是。奉圣人的命,说这街道窄狭,车马往来不便,不管大小官员房舍,但是侵占官街的,尽皆拆毁。来到这所门楼根前,这楼正占着官街。夫役每,向前与我拆倒者。(院公上,云)老汉是杨令公家的老院公。是

  • 第一折·郑廷玉

    (冲末扮吴王领卒子上,诗云)太伯当年曾逊避,至今子姓居吴地。延陵何事慕高风,几使孤家不承继。某乃吴王阖闾,名姬光者是也。昔年征伐越国时,获得宝剑三口:一曰鱼肠,二曰纯钩,三曰湛卢,某常佩之。夫此剑者,昔闻越国允常使欧冶子监

  •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八·脱脱

        孟铸 宗端修 完颜闾山 路铎 完颜伯嘉 术虎筠寿 张炜 高竑 李复亨   孟铸,大定末,补尚书省令史。明昌元年,御史台奏荐户部员外郎李献可、完颜扫合、太府丞徒单绎、宫籍监丞张庸、右警巡使衮、礼部主事蒲

  • ●保德州志 附录·王克昌

         (以下资料摘自《保德县志》(1990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卷二十六 附 录   第一章 旧志考略 第二章 旧志序跋   第一章 旧志考略   永乐《保德州志》   作者姓名无考,具体内容不详。《文渊阁书目》

  • 宋纪十六 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476)·司马光

    宋纪十六 宋苍梧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476年) [1]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 [1]春季,正月,己亥(初九),刘宋皇帝刘昱亲自主持耕田典礼,实行大赦。 [2]二月,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坐恃恩不法,免官爵为兵。 [2]二月,北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

  • 卷四·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广听録卷四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召诰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孔传谓至丰以迁都事告文王庙也然告文王则告武王可知而蔡注谓丰去镐二十五里文武庙在焉则丰曷尝有武王庙耶诗称文王作邑于丰武王宅是镐京竹书谓帝

  • 第一章 总论·佚名

    上天堂或是下地狱,就决定在人的一念之间。清心与浊念正是二者的分界线。自古就有真人,驱除情欲,回归本性,永息淫秽心思,只存清净念想,虽然生活在五浊恶世,却也如登四禅之境。像这等修真之人,岂能再受众生的烦恼。可仍有痴迷不

  • 卷八·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八宋 叶梦得 撰闵公二冬齐仲孙来仲孙者何齐大夫仲孙湫也何以不名贬也何以不言使不与其使也外大夫不徒出盟当言盟聘当言聘未有非盟聘而来者也齐侯既与公为落姑之盟矣谓鲁难为未息则问罪伐之

  • 卷十三·王质

    <经部,诗类,诗总闻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三宋 王质 撰谷风一章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汝将安将乐女转弃予此必同经患难而他时稍达弃恩忘旧者也二章习习谷风维风及頽将恐将惧寘予于懐将安将乐弃予如遗頽雨

  • 卷二 受持篇·周梦颜

    居官门(共计十科,七十有五条,多属治国平天下之事)  万恶之首,实唯邪淫。况居高位,式化匪轻〖式化,以自身为榜样教化民众〗。作君股肱,纳诲宜勤。为民父母,训俗须殷。敢竭刍荛,献之公庭。扩而充之,存乎其人。  翼赞皇猷第一 

  • 卷二·佚名

    △发心供养品中阿难。彼普贤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月如来。阿难。彼月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分陀利如来。阿难。彼分陀利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无垢如来。阿难。彼无垢如来。复授一菩萨记

  • 中印文化需要交流·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贝勒纳斯印度大学欢迎会讲──校长、各位先生!今天能来参观印度规模最大、建筑最新的大学,并承开会欢迎敝团,使我们非常的快愉、感激!刚才校长所说,中印在历史上有过很密切的交往关系,而古代传到中国去的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一·澄观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十九经)自下第三中贤十行会。初来意者。酬前十行问故。匪知之艰行之为艰。前解此行。若膏明相赖目足更资。故次来也。次品来者。此会四品分三。初二品当会由致。次一品当会正宗。后一品胜进趣后

  • 卷第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八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六于前所辩三重障中。说五无间为业障体。五无间业其体是何。颂曰。此五无间中  四身一语业三杀一诳语  一杀生加行论曰。五无间中四是身业。

  •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四·慧思

        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第二依他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门故。此中即知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也。以不无虚相缘起故。故得净用圆显示酬旷劫之熏因。即复对缘摄化故。故得泽沾细草表起无边之感力。斯乃净

  • 知非堂稿·何中

    元代诗文别集。何中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将《知非堂稿》6卷编入别集类,但这6卷全是诗。6卷本《知非堂稿》卷首有元至顺二年(1331)吴澂序,元延祐七年(1320)何中自序。自序中提到除《知非堂稿》之外,尚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圆照

    简称《贞元录》,或称《圆照录》。佛教经录。唐贞元十五年至十六年(799-800)圆照奉敕撰。三十卷。收东汉永平十年(67)以来所出经典(含失译、缺本经)共二千四百四十七部七千三百九十九卷,译者一百八十七人。体例基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