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百川书志

私人藏书目录。二十卷。明高儒撰。成书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字子醇,号百川子。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明弘治嘉靖间。涿州(今河北涿县)人。父亲高荣,字邦庆,家多藏书。高儒的武艺老师是折桂,字天香,别号月蜜,乃文武全才。高儒在父亲、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虽跻身戎伍,却颇好读书,并锐意访求图书。或抄之于士大夫,或购之于市肆。经辛勤搜求,图书大增,连床插架,难于检阅,故十分重视整理和编目,认为“书无目,犹兵无统驭,政无教令,聚散无稽矣。”遂启家中先世之藏,发自己数年之积,开始编纂《百川书志》。经过六年努力,三易其稿,此书乃成。本书共著录图书二千多种,近万卷,分经史子集四志九十三类:经志十六类:易、书、诗、礼、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经总、仪注、小学、道学、乐、蒙求。史志二十一类:正史、编年、起居注、杂史、史钞、故事、御记、史评、传记、职官、地理、法令、时令、目录、姓谱、史咏、谱牒、文史、野史、外史、小史。子志三十类: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兵家、小说家、德行家、崇正家、政教家、隐家、格物家、翰墨家、农家、医家、卫生术、房中术、卜筮家、历数家、五行家、阴阳家、占梦术、刑法家、神仙家、佛家、杂艺术、子钞、类书。集志二十六类:秦汉六朝文、唐文、宋文、元文、圣朝御制文、睿制文、名臣文、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诗、元诗、圣朝御诗集、睿制诗集、名臣诗集、诏制、奏议、启制、对偶、歌词、词曲、文史、总集、别集、唱和、纪迹、杂集。本书体例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四志没有大序,但各类所著录图书之下均有小序即简明解题,或记撰人小传,或详篇数,或详该书艺术、使用价值,或撰校勘得失、内容介绍,或记著述起止时间,从不同角度予以题解,言简意赅,使用甚为方便。

《百川书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易斋集·刘璟
  周文集外短篇小说辑佚·周文
  苦竹杂记·周作人
  沈下贤集·沈亚之
  珂雪斋集·袁中道
  文泉子集·刘蜕
  郁洲遗稿·梁储
  述学·汪中
  兰轩集·王旭
  宋朝事实类苑·江少虞
  逊志斋集·方孝孺
  张庄僖文集·张永明
  夏侯常侍集·夏侯湛
  西村集·史鉴
  画墁集·张舜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东坡诗集注        别集类二【宋】提要【臣】等谨案东坡诗集注三十二卷旧本题宋王十朋撰十朋有会稽三赋已着録是集前有赵夔序称分五十类此本实止二十九类盖有所合并十朋序题百

  • 卷二十一·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巻二十一宋 张九成 撰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

  • 明山宾传·姚思廉

    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父亲明僧绍,隐居不入仕途,宋代末国子博士征召,不去上任。明山宾七岁便能讲大道理,十三岁博通经传,居丧尽礼。服丧期满,任职州从事史。起家到朝廷作官。他的哥哥明仲璋被痼疾缠绕,家财渐被耗尽,明山宾便

  • 王沔传·脱脱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太平兴国初年(976),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自征讨太原,他到太宗行营朝见,授任著作郎、直史馆。升为右拾遗,出京任京西转运副使。第二年,加任右补阙、知怀州。太平兴国八年春天,与宋白

  • 王鼎传·脱脱

    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年少时好学,在太宁山居住数年,博览并通晓经史。当时马唐俊在燕、蓟一带有擅长著文之名,适逢上巳节,他与志同道合的几位士子在河边举行祓禊之祭,饮酒赋诗。王鼎偶然造访赴席,唐俊见他看上去朴质无华,安排他

  • 宋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420)·司马光

    宋纪一 宋武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 [1]春,正月,己亥,魏主还宫。 [1]春季,正月,乙亥(十四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宫。 [2]秦王炽磐立其子乞伏暮末为太子,仍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改元建弘。 [2]西秦王乞伏炽磐封

  • 卷五十二·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二 乐 雅乐四 国朝圆丘乐章 迎神 协律郎奏中和之曲 昊天苍兮穹窿广覆焘兮龎洪建圆丘兮於国之阳合黄太夹太南林黄南夹林太黄黄大夹黄黄林南林黄衆神兮来临

  •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吕思勉

    满族占据中国,倏忽二百年了。虽然他治理中国之法,还是取之于中国,然而在民族主义上,总欠光晶。加以他政治腐败,国威陵替;五口通商之役,以堂堂天朝,而割地赔款于海外夷人,这在当日,确是个非常之变。英雄豪杰,岂得不乘时思奋?于是霹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 洪武三年五月己丑朔,大将军徐达分遣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蕃,而自将取兴元。 宁国卫指挥佥事陈德成从征西蕃,战殁干岷州。上命有司致祭,厚葬之,仍恤其家,追赠德成指挥副使,授其子千户。 辛卯,遣使

  • 宪问篇·孔子

    宪问耻,子曰:&ldquo;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rdquo;&ldquo;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rdquo;子曰:&ldquo;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rdquo;子曰:&ldquo;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rdquo;子曰:&ldquo;邦有道,危言危行;邦

  • 卷三·陆九渊

    卷三与童伯虞某秋试幸不为考官所取,得与诸兄诸侄切磨于圣贤之道,以滓昔非,日有所警,易荆棘陷井以康庄之衢,反羁旅乞食而居之于安宅,有足自慰者。仆处足下之馆几半载,而不能回足下拳拳声利之心,此诚仆浅陋之罪。仲尼颜子之所乐

  • 见义不为是胆小鬼·孔子

    【原文】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元勇也。” 【注释】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读解】 应该见义勇

  • 卷三十七·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七襄公【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周【简王十四年鲁襄公元年简王崩子灵王立襄二十八年灵王崩子景王立】郑【成公十三年鲁防公二年成公卒子僖公髠顽立襄七年僖

  • 卷七·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七邳州知州王植撰大心篇第七补训此篇大意尽於首节狥象丧心即见闻梏心之意知合内外於耳目之外即德性之知人病其以耳目累心而不务尽心与圣人尽性正相反成吾身节又申人谓己知节意以上皆申不以见闻

  • 第十二 符言 7·王诩

    【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①,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②。右主周③。 【注释】 ①周:周密、细致。指君主应遍知人情事理,而且处事谨慎。 ②原:源头。 ③主周

  • 贵直论第三 原乱·吕不韦

    原乱原文:六曰: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讠刂)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虑祸之,所以完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以为夫人,以奚齐为太子。里克率国人

  • 卷五百七十六·佚名

    △第八那伽室利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为诸大众宣扬正法。尔时妙吉祥菩萨摩诃萨。於日初分著衣持钵。渐次将入室罗筏城。时有菩萨名龙吉祥。见已问言:尊何所往。妙吉祥曰:我欲入此室罗筏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教。一心正念。隨順思惟所有智慧光明門。隨順通達所有甚深解脫門。隨順憶持所有自在三昧門。隨順敬奉所有清淨教誨門。隨順觀察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