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宾传
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父亲明僧绍,隐居不入仕途,宋代末国子博士征召,不去上任。
明山宾七岁便能讲大道理,十三岁博通经传,居丧尽礼。服丧期满,任职州从事史。起家到朝廷作官。他的哥哥明仲璋被痼疾缠绕,家财渐被耗尽,明山宾便求取俸禄接济家庭。后来齐代始安王萧遥光引用明山宾为抚军行参军,后做广陽县令,不久离任。梁军到,高祖用明山宾为相府田曹参军。梁朝建立以后,任尚书驾部郎,调任治书侍御史、右军记室参军,掌治吉礼。当时刚刚设立《五经》博士,明山宾率先入选。后迁任北中郎咨议参军,扶助皇太子学习。连迁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博士依旧担任。天监十五年(516),出朝任持节、督缘淮诸军事、征远将军、北兖州刺史。普通二年(521),受召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迁升御史中丞。因公事降为黄门侍郎、司农卿。普通四年(523),调任散骑常侍,兼青州、冀州大中正。东宫新设学士,又用明山宾司其职,不久任此官兼国子祭酒。
起初,明山宾在州府时,管辖的平陆县歉收,他开仓放米以赈济缺粮人,后来刺史查验粮仓,发现簿书有丢失,认为是明山宾损缺了粮食,有司追究责任,收了他的家宅归公。明山宾默不自辩,重新买地建造住宅。昭明太子听说他的房子还未建起,有令说:“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家里经常亏空,听说建房未成,今送薄财以助。”并赠书说:“平仲古称奇,夷吾昔檀美。令则挺伊贤,东秦固多士,筑室非道旁,置宅归仁里。庚桑方有系,原生今易拟。必来三迳人,将招《五经》士。”
山宾性笃实,家中曾缺钱用,便卖其拉车用的牛,牛卖出钱拿到后,他对买主说:“这牛曾患漏蹄病,已治好很久了,怕它以后复发,不能不告诉你。”买主急忙追回所付之钱。隐居的阮孝绪听说此事,感叹道:“这话足以使人还淳反朴,使不厚道的人受感动,使水的回波停止扩散啊。”
普通五年(524),又任国子博士,常侍、中正依旧。当年以本官临时持节出巡,权摄北兖州。大通元年(527),死,时年八十五岁,皇诏赠侍中、信威将军。谥号质子。昭明太子为他举哀,送钱十万,布百匹,并派舍人王禺页监护丧事。又对前司徒左长史殷芸说:“北兖信至,明常侍随后谢世,听说后感到非常伤痛。此贤博通儒学,有志于考据古籍,温厚淳和,讲礼仪宽厚诚实。传授经典以来,迄今有二十四年。如果上官不陷害他,造膝忠规,不显外迹,行事得志的话,大概也能有所积蓄了。他累任多职,总说要归家,不讲长往,这些都成为过去了。追忆他留下的言论和业绩,都要使人悲感,往事怎样评说!饼去的时光和事情,理当使人酸楚悲怆呀。”
明山宾累居学官,常给人以训导的好处。然而他生性粗疏通达,和大家交往亲切随和,大家都喜爱他。他著《吉礼仪注》二百二十四卷,《礼仪》二十卷,《孝经丧礼服义》十五卷。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二·礼志六(嘉仪下)·脱脱 ●卷一百五十四·徐梦莘 卷二十六·吴广成 卷十二上·杨士奇 皇王大纪卷四十五·胡宏 原序·岳珂 附录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纪昀 卷九十五·佚名 附录一·冯玉祥 杨锐传·张廷玉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 卷五十·徐一夔 卷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