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村集

八卷。《附录》一卷。明史鉴 (1434—1496)撰。史鉴字明古,因家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江苏吴江人。他隐居不仕,终身布衣。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与其讨论时政,史鉴指陈利弊,王恕非常佩服其才,认为可以独当一面,而史鉴却以淡泊生活为乐,著有《西村集》。其集先有嘉靖八年(1592)史壁刻本,此集为史鉴之孙史臣所编,共八卷,其中诗、文各四卷;集前有周用、卢襄序,集末附有吴宽所撰墓表、赠诗。史鉴一生淡泊,其诗却敢于揭露时弊,如《黜陟使》、《征租使》等诗讽刺了当时一些官吏的劣行;《饮马长城窟行》揭露了明军抵御入侵者的无能。其抒写感情的诗作,总带有几分风韵,颇有魅力。其文究悉物情,练达时事,亦多于国计民生,而于水利言之尤详。其《杭州十记》、《菊花记》、《诛巫序》等都是较好的散文作品。《西村集》另有史鉴之裔孙史辰伯所刻版本,史辰伯将史鉴已梓和未梓的诗文增辑为二十八卷本,搜罗较为完备,但今只有抄本传世。

《西村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楝亭书目·曹寅
  碧梧玩芳集·马廷鸾
  潘黄门集·潘岳
  荆川先生文集·唐顺之
  香屑集·黄之隽
  秋声集·卫宗武
  矩山存稿·徐经孙
  玉海·王应麟
  说学斋稿·危素
  凌忠介公集·凌义渠
  樗隐集·胡行简
  骈志·陈禹谟
  格斋四六·王子俊
  五百家注柳先生集·柳宗元
  坚瓠集·褚人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人境庐诗草·卷二·黄遵宪

    ○寄四弟雏雁毛羽成,各各南北飞。与君为兄弟,义兼友与师。师严或伤和,肝鬲君所知。阶前百尺桐,浓绿侵须眉。树根两坐石,一平一嵚崎,我坐拾落叶,君立攀高枝。此读彼吟哦,形影常相随。有时隔屋语,亦复穴壁窥。当时忘此乐,亦已乐不

  • 卷十三 漢紀五·司马光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十年。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一八七年)   冬,太后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后不說,問左丞相平、太尉勃

  • 东林列传卷三·陈鼎

    ○明杨涟左光斗列传(汪文言)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人万歴丁未成进士授常熟县令是时东林大兴每遇讲会必至无锡与顾宪成高攀龙诸君子探性理之要询治道之原政暇卽与邑之士子相勉励讲道论德无虚日每问民疾苦徒行阡陌间以

  • 春秋战国异辞凡例·陈厚耀

    一学非博则不能约春秋战国学者童而习之然诸子百家言人人殊矣公羊子曰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不辑其异无以证其同也周秦作者叙述己事指陈当代固不可诬即西京诸儒传闻有绪非尽凿空臆说也谨广辑之以附孔门多闻多见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52·陈邦瞻

    神宗熙宁七年十二月,辽女真部节度使乌古逎死,子劾里钵嗣。初,女真之先,盖古肃慎氏,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鸭绿水之源。南邻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铁甸,东凭海。后汉谓之挹娄,元魏谓之勿吉,隋、唐谓之靺鞨。姓挐,又号完颜氏,于夷

  • 明会典序·佚名

    明会典序朕惟自古帝王君临天下必有一代之典以成四海之治虽其间损益沿革未免或异要之不越乎一天理之所寓也纯乎天理则垂之万世而无弊杂以人为虽施之一时而有违盖有不可易焉者唐虞之时尧舜至圣始因事制法凡仪文数度之间

  • 卷五十一·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一学九教人程子曰君子之敎人或引之或拒之各因其所亏者成之而已孟子之不受曹交以交未尝知道固在我而不在人也故使归而求之 语学者以所见未到之理不惟所闻不深彻

  •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戴圣

    ——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现 【原文】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2)。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③?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4),退而老于西河之上(5),使西

  • 解脫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四   問曰云[一]何念安般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云何修行。答曰.安者入.般者出.於出入   相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安般.心住不亂此謂修. 念令起安

  • 佛意·李叔同

    佛法大意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先略说佛法大意。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

  • 佛说十吉祥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五千人俱。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人。前后围绕而为说经。时大会中有一大士名离垢盖。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叉手

  • 观心论疏卷第四·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论曰。问观自生心。云何是因心。起十种境界。成一心三智。此是第六一偈。明正观理实。而诸境杂发不同。然上四种三昧。及二十五方便。皆是明修正观之前方便。今去正是明圆观方法也。言因心者。观起十

  • 十八部论一卷·世友

        陈真谛译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别部品第十五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何根本。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世。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演义钞卷第一·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演义钞卷第一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题目并撰人亦如前释。 ▲随疏演义钞云将释此疏大分为四一总序名意二归敬请加三开章释文四谦赞回向为顺经文有四分故若顺序正流通则合前二为序分开章为正

  • 四 第三合诵·佚名

    [四 第三合诵][帝须长老]帝须大梵天由梵天界殁而生于目犍连婆罗门家。私伽婆大德由彼之生向往托钵七年间。一日而不得一杓粥、一碗饭。经七年有一日而得:&ldquo;尊者!请通过吧。&rdquo;之语。其日婆罗门在外完作何事还来,见

  • 揽辔录·范成大

    地理著作。不分卷,为纪行之作。南宋范成大撰。1卷。孝宗乾道六年(1170),作者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国。范成大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被命为资政殿大学士,与崇信节度使康谞出使金国。六月出国门,八月渡淮入金。

  • 三命指迷赋·岳珂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补注。岳珂所着有《九经三传沿革例》、《愧郯录》、《桯史》、《金陀粹编》、《宝真斋法书》及《赞玉楮集》等书,而不闻有此《三命指迷赋》。《宋史·艺文志》也不着录。惟《桯史》中有岳珂与瞽者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