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苑英华辨证

十卷。宋彭叔夏撰。彭叔夏,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江西通志》列其名于绍熙三年 (1192)乡举条下,不为立传,生卒年及事迹已不可考。是书盖因周必大所校 《文苑英华》而作。考周必大 《文苑英华》跋曰: 孝宗皇帝欲刻 《江钿文海》,臣奏其去取差谬不足观。乃诏馆阁裒集 《皇朝文鉴》,臣因及《文苑英华》。虽秘阁有本,然而错乱谬误不可读。周必大退休后,寻取 《文苑英华》不同版本,与朋友彭叔夏等人共同研究、探讨,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增减删削,改正错误,详注各篇,经多方努力,嘉泰四年 (1204),两人之书分别刊出。彭氏之书,前有自序一篇,书中内容共分二十一类,下列子目多条。一曰用字,为目凡三。二曰用韵,为目凡二。三曰事证,无子目。四曰事误,为目凡二。五曰事疑,无子目。七曰人名,为目凡五。八曰官爵,为目凡三。九曰郡县,为目凡三。十曰年月,为目凡四。十一曰名氏,为目凡三。十二曰题目,为目凡二。十三曰门类,无子目。十四曰脱文,为目凡四。十五曰同异,十六曰离合,十七曰避讳,十八曰异域,十九曰鸟兽,二十曰草木,均无子目。二十一曰杂录,为目凡五。其中如磋、驱、帆、��诸字,与周必大所举者合。然序文称小小异同,在所弗录。原注颇略,今则加详。其未注者仍附此篇。则视周必大原本亦多所损益。《文苑英华》本继《文选》而作,于唐代文章,采摘至备,号为词翰之渊薮。而卷帙既富,牴牾实多,在宋代已无善本。至明重刊,承袭前代,错上加错,超出前代。彭叔夏此书,考核精密,大抵分承讹当改、别有依据不可妄改、义可两存不必递改三例。但往往也有持疑不决之处,然而用意严谨,不肯轻易点评篡改古书,也是一大长处。有聚珍版本、许氏有卢校本、《知不足斋》本、《学海类编》本。明嘉靖间活字本、明万历刊本、八千卷楼有旧钞本、《四库全书》本等。

《文苑英华辨证》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天下同文集·周南瑞
  顾华玉集·顾璘
  刘宾客文集·刘禹锡
  她为什么死·王统照
  孟郊集·孟郊
  稀见地方志提要·陈光贻
  石田集·马祖常
  全蜀艺文志·周复俊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李白
  运甓漫稿·李昌祺
  译文序跋集·鲁迅
  芸庵类稿·李洪
  经典释文·陆德明
  国琛集·唐枢
  广群芳谱·汪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东山先生赵汸(东山存稿)·顾嗣立

    汸字子常,休宁人。师事九江黄泽楚望、严陵夏溥大之、义乌黄溍晋卿,明《易》象、《春秋》之学。至正初,临川虞学士集见其书,深加敬异,延致于家。未几归,筑东山精舍,隐居著述,学者尊之。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为江南行枢密院都

  • ◆潘高士音(待清轩遗稿)·顾嗣立

    音字声甫,天台人。生十岁,闻崖山之变,昏迷不食者累日。长而绝意进取,衣服礼节,皆仍宋时之旧。掇野蔬以自给。或劝之曰:夷、齐尚矣,陶靖节心虽为晋,未尝不食粟,今何自苦乃尔!于是躬耕世田十余亩,非其力不食也。筑室南洲山中,扁其轩

  • 卷二·沈德潜

    ☆曹溶字洁躬,浙江嘉兴人。崇祯丁丑进士。国朝官至户部侍郎。著有《静惕堂诗》。○芝麓长于近体,秋岳长于古诗,而古诗之中,五言尤胜,惟著述太多,不免良枯并见耳。芟而之,是在持择者。○韬光庵和高忠宪公韵选日届山宇,意适常

  • 唐音卷三·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正音二七言古诗【按梁太常卿任昉序曰七言诗始汉武帝柏梁体然考之甯戚扣角之歌及百里奚妻扊扅之歌亦曰君今富贵忘我为是亦七言矣是未知果起于何时也】王摩诘【见前注】登楼歌【説文歌咏也

  • 卷二十四 太平興國八年(癸未,983)·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戊午朔,上御乾元殿受朝。   契丹主隆緒改元統和。   壬戌,上乳母陳國夫人耿氏卒,涪陵縣公廷美之親母也。(事見雍熙元年正月。)   兩京、諸道州府貢士一萬二百六十

  • 第十一回 刘盆子乞怜让位 宋司空守义拒婚·蔡东藩

      却说光武帝即位以后,曾授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使率朱鄗岑彭贾复坚谭等十一将军,往攻洛阳。洛阳为朱鲔所守,拚死拒战,数月不下。光武帝自鄗城出至河阳,招谕远近。刘玄部将廪邱王田立请降。前高密令卓茂,爱民如子,归老南阳,

  • 避寇纪略·程畹

    程畹,江苏仪征县人,是一个蒙馆塾师、这部资料,记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丙辰六年克仪征和戊午八年攻破江北大营时逃避事。有些地方,可备稽考,如记癸好三年十一月,太平军从扬州、仪征撤退后事说:“贼既退,乱民冒贼者焚掠尤甚,

  • 第二十六卷明景泰·缪荃孙

    景帝景泰元年正月丁丑,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民奏:“本府原设松江分司横浦等场盐课司,隶两浙运司。后因灶丁逋负盐课,命巡抚侍郎周忱提督。忱以远乡灶丁不谙煎盐,近场灶丁不务耕植,令远丁出米,给与近丁代煎,彼此俱利,盐课充足。近蒙

  • 附录一·冯玉祥

    冯玉祥将军致李济深将军最后的一封信任潮先生并转各位同志先生:在几个月以前,拜读任潮先生大函,希望祥到欧洲并到苏联看看,几个月来,同苏联朋友商酌已经准许,此次出发,也费了很多周折,因为祥之护照,已经过期,小袁世凯,同美国资本

  • 卷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礼部九经筵国初经筵无定日或令文学侍从之臣讲说亦无定所正统初始着为仪累朝因之经筵初开仪凡经筵初开勅勲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及学士等

  • 卷九 正谏·刘向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身亡者,仁

  • 阳货篇·王夫之

    一程子创说个气质之性,殊觉崚嶒。先儒于此,不尽力说与人知,或亦待人之自喻。乃缘此而初学不悟,遂疑人有两性在,今不得已而为显之。 所谓“气质之性”者,犹言气质中之性也。质是人之形质,范围著者生理在内;形质之内,

  • 卷四百一十二·佚名

    △第二分六到彼岸品第十三之二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於布施时都无所吝。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

  • 湖山类稿·汪元量

    诗词别集。一作《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宋汪元量撰。《湖山类稿》乃元量自编,其名亦自定。宋、元之际,有刘辰翁选本,所收作品止于汪南归之初。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所引汪氏诗,皆出《湖山类稿》,其中有入蜀诗,说

  • 雪宧绣谱·沈寿

    《雪宧(yi)绣谱》是清末民国初年刺绣大师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的绣谱,她开创了“仿真绣”技法,作品在海外受到了意大利皇室等的嘉奖;在全国各地开办绣校,尤以南通女红传习所最为出名;在生命的后期,完成了这本《雪宧绣谱》。

  • 受持八戒斋文·佚名

    刘宋朝陆先生修静上启:元始天尊,无极大道,感应灵圣,一切神明。今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求欲受持八戒清斋一日一夜,用以检御身心,灭诸三业罪恼者。

  •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佚名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浙江省余杭县所在地余杭镇发生一起命案,豆腐店伙计葛品连暴病身亡。知县刘锡彤怀疑本县举人杨乃武诱奸葛品连之妻毕秀姑,毒毙葛品连,对杨乃武与毕秀姑重刑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阿阇世王问五逆罪之受果,说由功德一旦堕地狱,后为辟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