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五十

礼部九

经筵

国初经筵无定日或令文学侍从之臣讲说亦无定所正统初始着为仪累朝因之

经筵初开仪

凡经筵初开勅勲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及学士等官侍班翰林院春坊等官及国子监祭酒二员进讲翰林春坊等官二员展书给事中御史各二员侍仪鸿胪寺锦衣卫堂上官各一员供事又鸣赞一员赞礼序班四员举案侯伯一人领将军先期直殿内官於文华殿设御座又设御案於殿内御座之东稍南设讲案於御案之南稍东是日早司礼监官先陈所讲四书经史各一册置御案又各一册置讲案皆四书东经史西先期讲官撰四书经或史讲章各一篇预置於册内是日早上御奉天门早朝毕退御文华殿陞御座将军侍卫如仪鸿胪寺官引知经筵及侍班讲读执事侍仪等官於丹陛上行五拜三叩头礼毕以次上殿依品级东西序立知经筵官序於侍班官上侍仪御史给事中各二员於殿内之南分东西北向立序班二员举御案置御座前二员举讲案置御案之南正中鸿胪寺官赞进讲讲官一员从东班出一员从西班出诣讲案前稍南北向并立鸿胪寺官赞鞠躬拜叩头兴平身毕展书官一员从东班出进诣御案前跪展四书毕起退立於御案之东稍南讲官一员进至讲案前立奏讲某书讲毕稍退展书官复诣御案前跪掩四书毕退就东班又展书官一员从西班出进诣御案前跪展经毕起退立于御案之西稍南讲官一员进至讲案前立奏讲某经或某史毕少退仍并立展书官复诣御案前跪掩书毕退就西班鸿胪寺赞讲官鞠躬拜叩头兴平身礼毕各退就东西班序班二员举御案二员举讲案退置原所鸿胪寺官赞礼毕命赐宴鸿胪寺官及各官皆跪承旨光禄寺官设宴于左顺门宴毕叩头出

月讲常仪

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日会讲先期司礼监官陈设书籍御案如前仪至期候上御文华殿侍卫侍仪执事进讲赐宴礼同但各官止行叩头礼

日讲常仪

凡日讲止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卫侍仪执事等官侍班讲读等官入见行叩头礼东西分立先读四书次读经或读史每本读十数遍後讲官先讲四书次讲经或讲史务在直说大义明白易晓讲读後侍书官侍上习书毕各官叩头退

东宫出阁讲学

天顺二年定

初出阁仪

是日早侍卫侍仪如常仪执事等官於文华後殿行四拜礼毕鸿胪寺官请皇太子陞文华殿执事官导引至殿陞座师保等官于丹陛上行四拜礼毕各官退出内侍官导皇太子至後殿陞座以书案进每日侍班侍读讲官入分班东西立内侍展书侍读讲官以次进读叩头而退

每日讲读仪

一每日早朝退後皇太子出阁陞座内侍以书案进不用侍卫侍仪执事等官惟侍班侍读讲官入行叩头礼毕分班东西向立内侍展书先读四书则东班侍读官向前伴读十数遍退复原班次读经书或读史书则西班侍读官向前伴读亦如之务要字音正当句读分明读毕各官退

一每日已时侍班侍读侍讲及侍书官俟皇太子陞座毕入东西向立侍班内侍展书先讲早所读四书则东班侍讲官进讲一遍退复原班次讲早所读经史书则西班侍讲官进讲亦然务要直言解说明白易晓讲毕内侍收书讫侍书官向前侍习写字务要开说笔法点画端楷写毕各官叩头而退

一午膳後从容游息或习骑射

一每日晩读本日所授书各数遍至熟而止

一凡读书三日後一温须背诵成熟遇温书日免授新书讲官通讲须晓大义

一凡写字春夏秋月每日写一百字冬月每日写五十字

一凡遇朔望节假及大风雨雪隆寒盛暑暂停讲读写字

诸王读书仪

天顺二年定

一初入书堂其日早王至右顺门之北书堂面东中坐提督讲读并讲读官行四拜礼毕内官捧书展于案上就案左立讲读官进立于案右伴读十遍叩头退一每日讲读清晨王至书堂讲读官行叩头礼伴读十遍出饭後复诣书堂伴读看写字毕讲书直说大意毕仍叩头退内侍以所写字送内阁点看

明会典卷五十

猜你喜欢
  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范晔
  求谏第四·吴兢
  卷第二百八十·胡三省
  鸿猷录卷二·高岱
  ●卷一·法式善
  卷之一千三百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禁止小便妙文·吴虞公
  一三一七 谕内阁文渊阁着交提举阁事一人专管并全书嗣后毋庸曝晒·佚名
  附录一 年谱·林语堂
  南唐书卷七·马令
  唐纪十五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下之下贞观二十二年(戊申、648)·司马光
  选举二·徐松
  卷十九·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风子·唐圭璋

      张风子,不知何许人。绍兴间来鄱阳。   满庭芳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任从它,入

  • 卷一百八十九·志第一百四十二·兵三等·脱脱

        ◎兵三   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内总于侍卫司。一军之额,有分隶数州者,或一州之管兼屯数州者,在京诸司之额五,隶宣徽院,以分给畜牧缮修之役,而诸州则各以其事属焉。建隆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部送京师,以备禁

  • 元明事类钞卷十六·姚之骃

    人品门【二】聪敏一览千言 元史许有壬幼頴悟一目五行尝阅滦州净居寺碑文近千言一览輙背诵无遗诵彻秘书 玉堂丛话景清逰国学时同舎生有秘书公假之约明旦即还生旦往索公谬曰吾未尝假也生忿讼于祭酒公即持所假书往见曰

  • 卷十八·凌雪

    列传二十九(死事诸臣)江天一、画网巾先生、陆宇■〈火鼎〉、贺向峻(附汪参)、王延善、蒋尔恂列传二十九江天一、画网巾先生、陆宇■〈火鼎〉、贺向峻(附汪参)、王延善、蒋尔恂江天一,字文石,歙县人;与金文毅同起兵绩溪被难者也

  • 卷之三百四十三·佚名

    咸丰十一年。辛酉。二月。己巳。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翁同书奏、苗练率队攻扑寿州城厢。下蔡大队、复由菱角嘴渡河。当经谕令袁甲三、密商翁同书、察看情形。酌量妥办。兹据袁甲三

  • 目録·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目録卷一临幸盛典卷二官制卷三职掌卷四恩遇卷五艺文卷六上仪式卷六下廨署卷七题名上卷八题名下

  •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四王礼考【三十】山陵   【上陵】雍正十三年十月更定列祖列后忌辰致祭陵寝仪是月戊寅皇上谕王大臣等曰据礼部以十一月十三日恭遇皇祖圣祖仁皇帝忌辰或照陵寝忌辰祭祀礼致祭或照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三王礼考【九】册立  【册封附】【臣】等谨按纳后之礼着於春秋临轩册命载於後汉志东晋升平初讲求纳后礼仪始详唐开元礼有纳后及册命皇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八年三月十七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报豫省得雨日期仰祈 睿鉴事窃查豫省春初雨雪沾被调匀经

  • 卷十六·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十六宋 李明復 撰莊公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謝湜曰戎為魯病故公伐戎曹殺其大夫謝湜曰凡大夫無罪而死者唯書大夫不書名大夫君之股肱也書大夫以見其有股肱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衆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三   復次善現.八十隨好者.謂如來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華赤銅是爲第一.如來手   足指圓纖長[月*庸]直柔輭節骨不現是爲第二.如來手足各等無差於諸指閒悉

  • 佛学在今后人世之意义·太虚

    ──十九年二月在厦门大学讲──一 佛学的定义  二 佛学对于文化之意义  三 佛学对于哲学之意义  四 佛学对于道德之意义一 佛学的定义要想把整个的佛学加以如实的说明,予一般人以一个完整的概念,那是须费很

  • 佛说妙色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佛告阿难言。有陀罗尼名曰妙色。乃是三世诸佛同共宣说能与众生作大利益。若复有人闻是陀罗尼。生难遭想发勇猛心。读诵受持供养恭敬。是人理世获大福聚。昼夜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六卷 (别录之七)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别录中支流别行录第三六百八十三部八百十二卷支流经者。谓大部之中抄出别行。大般若第二会之类是也。夫法门浩广罕究津涯。典籍纷纶靡穷边际。故有

  • 卷第二(尽第一经五纸五行)·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二(尽第一经五纸五行)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证观述 (义有五门。经有二分。言五门者。一第五修证浅深门。二第六彰教体性门。三第七部类品会门。四第八流

  • 西夏事略·王称

    西夏史著作。宋王称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称《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曹溶 《学海类编》 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

  • 自剖·徐志摩

    散文集。徐志摩著。1928年1月新月书店出版。收散文24篇,分为3辑。“自剖辑第一”中,有《自剖》、《再剖》、《求医》、《想飞》、《迎上前去》、《北戴河海滨幻想》等6篇;“哀思辑第二”中,有《我的祖母之死》、《悼

  • 入众日用·宗寿

    全一卷。又作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日用清规、入众日用小清规、日用小清规。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系南宋僧宗寿于宁宗嘉定二年(1209)佛诞日,在江西千龟峰以百丈清规为准,说示禅林一日之规矩,使入众之学人得以日夜遵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