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德、乾元间,公官左拾遗作) 奉赠严八阁老 扈圣登黄阁, 明公独妙年。 蛟龙得云雨, 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 官曹可(一作许)接联。 新诗句句好, 应任老夫传。 月 天上秋期近, 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 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 
-   永历至梧州  庚寅正月朔(乙卯),永历在广东肇庆府,群臣朝贺。  前除夕夜(甲寅),大清兵过梅岭。初三日(丁巳),克南雄府;而宝丰伯罗成耀弃韶州。初七日(辛酉)报至,永历震恐,戒舟西上。戎政〔刘〕远生奏自请行清道;给事中金堡特奏 
-    却说平章政事张珪,既拟就奏稿,出示百官,由员外郎宋文瓒,代读奏稿,其词云:  国之安危,在乎论相。昔唐玄宗前用姚崇、宋璟则治,后用李林甫、杨国忠,天下骚动,几致亡国,虽赖郭子仪诸将,效忠竭力,克复旧物,然自是藩镇纵横,纪纲亦 
- 嘉靖十四年八月乙丑朔○庚寅  上召大学士费宏至文华殿右室赐银图书一谕以尽心供职有闻入告并赐白金五十两大红纱麟衣一袭  追封鲁府滋阳王当渍生母夫人张氏为鲁庄王次妃封辅国将军当濑生母乔氏为夫人○壬辰大学士张孚 
-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晋<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人名诺【尔】布 【唐古特语宝也卷一百二十一作揑里必卷一百五十一作奴婢并改】布古图 【布古鹿也图有也卷一百二十一作孛怱都】伊【勒】吉 【去毛皮也卷一百二十一作玉里吉】穆【尔 
- 冯玉祥之功罪,知之者众,固无待于言,然好恶参半,是非无定评。好之者曰:“其治军之严、自奉之薄,举国一人而已。国难益重,文恬武嬉,倘人人以冯为准则,顽廉懦立,国运庶可推移。世无完人,若以旁枝末节厚诬冯氏,殆乖国家惜才之旨 
- 检讨吴任臣撰吴越六忠懿王世家下开宝元年春三月乙酉丞相元徳昭卒乙巳建奉先寺于城西荐文考也是月宋封王为吴越国王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曰卿显著事功已书简册虽将印盛列于鼎钟极恩乆悬于制诰每懐中正常用欵嘉今 
- 太宗明元帝名嗣,道武皇帝的长子,母亲是刘贵人,登国七年(392)出生于云中宫。道武帝很晚才有男孩,知道消息以后非常高兴,便大赦天下。明元帝聪明睿智宽宏刚毅,不合乎礼节的事不做。天兴六年(403),被封为齐王,任丞相。当初,明元帝 
- 祝万龄,湖广咸宁人。父亲祝世乔,远游不归。万龄十五岁单身去寻找,行程数千里,终于找到父亲。后由选贡授南康通判,为官清廉谨慎。万龄拜同乡人冯从吾为师,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保定知府。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尽毁天下 
-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五下   宋 沈枢 撰	谦逊门	汉光武不许窦融让职	建武十三年以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光武以此愈亲厚之 
-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惰游冠【縞冠素紕其制厭垂緌五寸】玉藻曰縞冠素紕垂緌五寸惰 
-                 失传。 
- 元和恵栋撰栋曾王父朴庵先生幼通左氏春秋至耄不衰常因杜氏之未备者作补注一卷传序相授于今四世矣窃谓春秋三传左氏先着竹帛名为古学故所载古文为多晋宋以来郑贾之学渐微而服杜盛行及孔颖达奉勅为春秋正义又专为杜氏一 
- 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 
- 小司马的职责掌管……凡小祭祀、小会同、小飨礼、小射礼、小征伐、小田猎、小丧事,都负责掌管其事,如同大司马[掌管有关事项]之法。司勋掌管六乡赏赐土地的法则,以[赏赐的多少]体现功劳的大小。辅成王业之功日叫做勋,保全 
- 五卷,隋嘉祥寺之吉祥撰。第一二谛义,第二八不义,第三佛性义,第五一乘义,第六涅槃义,第七二智义,第八教迹义,第九论迹义,委曲尽三论宗之奥义。 
- 全一卷。唐代菩提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欢喜天毗那夜迦之仪轨,包括一字咒、像法供养法、偈颂、处世陀罗尼等。菩提流支另译有大使咒法经,为本经之广本,内容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