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奕字伯敬,自号玉斗山人,玉山人。与谢枋得相善。入元后曾补玉山教谕。有东行斐稿传于世。   摸鱼儿   肯堂欲惠书不果,借萧彦和梅花韵见意   问梅花、几人邀咏,平生见外骚楚。相思一夜罗浮远,姑射仙姿何处。情未 
-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有闻而诮余者曰:“何其迂哉 ! 子之所学者,修仁义以为业,诵《六经》以为言,其自待者宜如何 ? 而幸蒙人主之知,备位朝廷,与闻国论者, 
- 弘治十年三月癸卯朔湖广按察司佥事蒋昺丁忧服阕复除山西按察司○乙巳升监察御史胡谅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升直隶河间府知府谢文为山东布政司右参政○命贵州三年六年考满官惟方面知府赴部给由余止赴布政司考核造册类缴候 
-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一月。辛巳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酉皆如之。记注  ○吉林将军长顺奏、吉林停战议和。请将办理善后各员。分别奖励。得旨、所保各员着俟三 
-  语云:“败军之气,累世而不复”,这话亦不尽然。“困兽犹斗”,反败为胜的事情,决不是没有的,只看奋斗的精神如何罢了。宋朝当南渡时,并没有什么完整的军队,而且群盗如毛,境内的治安,且岌岌不可保,似乎一时间 
- 五七一 寄谕各省督抚严查《九十九筹》一书及板片解京销毁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奉上谕:前据高晋奏缴违碍书籍,内有《九十九筹》一书,计四本,系 
- 四一五 谕曹锡宝着在四库全书馆行走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八日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奉旨:曹锡宝着在四库全书馆行走。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九额苏理氏松果泰      阿积尔图喀尔齐岱     罗托浑以上俱有传雅哈那      图拉苏岱       吉罗凯伊尔得撤     和尔瑚岱阿拉喇图以上俱附载吴 
- 刘怀肃,彭城人,是高祖刘裕的姨表兄。他家世世代代都很贫穷,但他亲自耕种田地,非常好学。怀肃刚开始当刘敬宣的宁朔府司马,刘敬宣东征孙恩,怀肃有战功,便再当龙骧司马,费县县令。听说高祖起义,刘怀肃丢下县中事务投奔刘裕。京城 
- 何蒙,字叔昭,洪州人。他年少精于《春秋左氏传》。南唐李煜时,他举试进士落第,于是进献书议论政事,被授录事参军。入宋朝,得授氵名州推官。太平兴国五年(980),他调任遂宁令。当时宋太宗亲征契丹班师回朝,他作诗进献。宋太宗召 
-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 
- 凡祀天地,祭社稷,享宗庙,精诚则感格,怠慢则祸生。故祭祀之时,皆当极其精诚,不可少有怠慢。其风、云、雨师、山川等神,亦必敬慎自祭,勿遣官代祀。凡祀天地,正祭前五日,午后沐浴更衣,处于斋宫;次日早传制,戒谕百官;又次日告仁祖庙,致斋 
-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六宋 陳祥道 撰昏禮婦見舅姑禮士昏禮夙興婦沐浴纚笄宵衣以俟見質明贊見婦于舅姑席于阼舅即席席于房外南面姑即席婦執笄棗栗自門入升自西階進拜奠于席舅坐撫之興答拜婦還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九九)大品痴慧地经第八(第五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为汝说愚痴法.智慧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时。诸比丘受教而听。佛言。云何愚 
- 佛制僧居。必先结界。若不结界。一切作法等事。咸无成济之功。众僧得罪。又五分云。义准尼僧。自结大界。以护别众故。二部十师。必须精严如法。知律僧尼。非谓头数满足而已。主法者。宜先称量。二部执事。各有所属。 
- 卷第一  序文  上堂  卷第二  示众  卷第三  佛事  偈  赞  卷第四  序  题跋  记  旅泊幻迹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 
- 明高拱撰。隆庆四年,贵州土司安国亨与安智相雠杀,抚臣以叛闻。拱因推太仆寺少卿阮文中为巡抚。文中意欲剿之,拱议遣给事中贾三近往勘。国亨听命,遂平其乱。拱因著是篇,以纪其事。 
- 史料笔记。十八卷。清李斗撰。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印成书。李斗,字艾塘,又字北有,生年不详,卒于嘉庆二十二(1817年)。江苏仪征人。他幼年失学,但喜欢文学,能诗善词,并且广泛搜集有关扬州的掌故轶闻,日久著成《永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