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公子牟子

公孙龙问魏牟曰:「龙少学先生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几太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吾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虫解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焉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庄子.秋水篇》)

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人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避。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赵王不说,形于颜色,曰:「先生不知寡人不肖,使奉社稷,岂敢轻国若此?」魏牟曰:「王无怒,请为王说之。」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前郎中以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魏牟曰:「为冠而败之,奚亏于王之国?而王必待工而后乃使之。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为虚戾,先王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且王之先帝,驾犀首而骖马服,以与秦角逐。秦当时避其锋。今王憧憧,乃辇建信以与强秦角逐,臣恐秦折王之车奇也。」(《战国策.赵策》。《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四引桓子《新论》曰:「传记言魏牟北见赵王,王方使冠工制冠于前,问治国于牟,对曰:『大王诚能重国若此二尺纵,则国治且安。』王曰:『国所受于先人宗庙社稷至重,比之二尺纵,何也?』牟曰:『大王制冠,不使亲近,而必求良工者,非为其败纵而冠不成与。今治国不善,则社稷不安,宗庙不血食,大王不求良士而任使其私爱,此非轻国于二尺纵之制卯?』王无以应。又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二十七引魏牟见赵王,至败纵而冠不成与,纵作纵约,用此篇之义。)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庄子》作利轻)。」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也(《庄子》无犹字,不作未)。」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吕氏春秋》作纵之),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庄子.让王篇》;《吕氏春秋.审为篇》;《淮南子.道应训》引作詹子。)

魏公子牟东行,穰侯送之曰:「先生将去冉之山东矣,独无一言以教冉乎?」魏公子牟曰:「微君之言,牟几忘语吾君,君知夫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乎?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乎?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乎?」穰侯曰:「善,敬受明教。」(刘向《说苑.敬慎篇》)

猜你喜欢
  卷第十四·董仲舒
  卷三十三·陆九渊
  为谁而学?·孔子
  提要·毛奇龄
  三礼图卷二·刘绩
  卷十一·吴廷华
  除狭第三十二·桓宽
  泐潭真净文禅师·惠洪
  卷三十二·佚名
  卷四百五十九·佚名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十·佚名
  佛说信解智力经·佚名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四·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弁言·林占梅

    清同治间,淡水林占梅撰有诗集「潜园琴馀草」一种,未刊。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题称「林鹤山遗稿」「潜园琴馀草」八册(另附「补遗」三页)抄本,当为其稿本之传录。兹选取其一部份,辑为「潜园琴馀草简编」。林氏,淡之竹堑人;字雪村

  • 醒!醒!·徐志摩

    和霭的春光,充满了鸳鸯的池塘;快辞别寂寞的梦乡,来和我摸一会鱼儿,折一枝海棠。

  • 希澹园诗集原序·虞堪

    吴中虞先生名堪字胜伯其先蜀郡人宋丞相雍国忠肃公七世孙文献故家也从叔祖侍讲文靖公元至治天厯间职居馆阁其为文也圭斋欧阳公实称其粹然自成一家左右逢源各识其职有道园学古録类槀行于世先生以叔祖之文散逸者多乃复博

  • 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司马迁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馀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

  • 卷之六十八·佚名

    洪武四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辛亥以故元降臣汪瓦儿间为河州卫指挥佥事赐文绮袭衣瓦儿间仕元为平章至是来归故有是命○甲寅高丽国王王颛遣其臣姜仲祥等奉表贡金银龙盏布文席龟贝等物贺 天寿圣节并贺皇太子千秋节○上

  • 卷之六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实无图谱金石等书折·佚名

    一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实无图谱金石等书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查明覆奏事。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二日准礼部咨,内阁抄出大学士刘统勋等议覆安徽学政朱筠条奏,令各省于收书之外,凡有

  • 卷三十七·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七乙未驻跸天城拨官修道上谕大学士伊桑阿曰修道之事若责地方官则必太过可遣乡导官法保布达照朕幸穆阑例修一车可行之道山西修道则着按察使巴锡道员王辅前徃集夫督修令侍

  • 杨鹤传·张廷玉

    杨鹤,字修龄,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初任雒南知县,后调往长安。四十年(1612),杨鹤升任御史,上书请太子在东宫里接受教学,并且说:“近来,皇上的爱女被宫中的奴才欺负,驸马爷在街市上受人毒打,到宫中告状告不进去,上书也

  • 邝孙谋·周诒春

    邝孙谋 字星池。年五十五岁。生于广州。弟芹生。家居。已婚。子二。女二。同治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某中学。光緖六年。入麻省工业学校。习土木工程。光緖七年。回国。光緖十一年。充京奉铁路工程学生。光緖十

  • 卷十二·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防书卷十二明 孙防 编春秋汉含孳贲居子曰昔翁难雉乙卜于白若之犹知夏之后有商商之后有周谓孔子之后不应知有汉亦误也顾可以言汉亦可以言晋魏可以言晋魏亦可以言唐若宋若今日若无穷际矣谓书出汉儒又

  • 第十二章 文化的享受·林语堂

      智识上的鉴别力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只在于发展智识上的鉴别力和良好的行为。一个理想的受过教育者,不一定要学富五车,而只须明于鉴别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何者是可憎的,即是在智识上能鉴别。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

  • 附录二 颜之推传(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一〕。九世祖含,从晋元东度,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二〕。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三〕世善周官、左氏学〔四〕。〔一〕洪亮吉晓读书斋四录下:“南史颜协在文学传,其子颜之推,在北

  • 第十六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十六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将护法师品第三十九放光佛本事品第四十教证法品第四十一将护法师品第三十九阿难。尔时上名意菩萨白放光如来言。世尊。如来说一切诸法少分名字。若人学已得成就者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智顗

    法华私记缘起沙门灌顶述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有几人不曾听讲。自解佛乘者乎。纵令发悟。复能入定得陀罗尼者不。纵具定慧复帝京弘二法不。纵令盛席谢遣徒众隐居山谷不。纵避世守玄。被征为二国师不。纵帝者所尊。太极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五·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菩萨教化品之余时诸大众下。第三辨大众得益。文三。一天及三趣得益。二八部得益。三得道赊促。初中言无生忍者。通教三地已上。别教初地已上。圆教初住已上矣。问云何恶道得无生忍。答大经

  • 绀珠集·朱胜非

    宋代文言轶事、志怪小说丛集。题南宋朱胜非辑。但书首有王宗哲绍兴丁巳(1137)序,称此书“不知起自何代”,而是年朱胜非适罢相家居, 《四库提要》因断为“不著编辑者名氏”。 《郡斋读书志》云: “旧说张燕公(指唐人张说)

  • 梅岭之春·张资平

    现代短篇小说集。张资平著。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6月初版,列入“创造社丛书”。收《梅岭之春》、《Curacoa》、《末日的受审判者》、《圣诞节前夜》、《密约》、《双曲线与渐近线》和《爱之焦点》等短篇小说7篇。本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