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十四元 顾瑛 编释余泽字天泉姑苏之吴江人幼弃俗从觉王法研究教乘尤博儒书长游京师名王大臣无不敬礼晚住吴之大教寺与余为物外交云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日暮江南歌采苹春风催起宦游人鸥边水叶 
-   程公许 自七曲祠下乘马于上亭二首
    仗卫森岩九虎关,从前错为敌人宽。
    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
    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
    淋铃一曲上亭驿,好并千秋金镜看。
程公许 自永康还连日又 
-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陈与义简斋诗钞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汝州叶县人登上舍甲科历太学博士擢符宝郎?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後避乱襄汉转湖湘踰岭峤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中累官翰林 
- 生平简介 司马札,唐诗人。大中(847-860)时在世。他一生奔波,到过今陕西、山西 、河南、江苏等地,一心 追求功名 ,常自兴叹 “十年身未闲 ,心在人间名” (《山中晚兴寄裴侍御 》) ,“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道中早发 》)。尽管 
- 						 			  ◎隐逸   韩愈言:“《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而《蛊》之上九曰‘高尚其事’,由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夫圣贤以用世为心,而逸民以肥遁为节,岂性分实然,亦各行其志而已。明太祖兴礼儒士,聘文学,搜 
-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中晋 常璩 撰广汉士女讲学冲邃洙泗是稀胤帝绍圣庶熙畴咨 杨宣字君纬什邡人也少受学於楚国王子张天文图纬於河内郑子侯师事杨翁叔能畅鸟言长於灾异教授弟子以百数成帝徵拜谏大夫帝无嗣宣上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一 军机处为移送《御批续通鉴纲目》漏改书页事致江苏巡抚咨文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办理军机处为移知事。照得《御批续通鉴纲目》内遗漏未改各条,已交武英殿逐条改挖,兹将已改各书页汇齐一册,并清单一件,贵抚接 
- 世祖顺治十八年,春正月,圣祖即位,时年八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遵遗诏辅政,首罢十三衙门,停止各省巡按差,定司道及河工官员久任之法,豁免山东临街房屋税及各省田赋,增加饷练,蠲逋赋,禁非刑,中外翕然称颂。 夏五月,杀 
-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 
-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二   宋 王与之 撰舆人为车郑锷曰舆人掌为舆者也谓之为车者盖察车之道虽自轮始而作车实自舆始舆居中以载人有舆则一车之体成故舆人作舆而谓为作车【○陈 
- 	<经部,诗类,诗疑辨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疑辨证卷三	上海黄中松撰	鷄鸣篇	序曰鷄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朱子曰此序得之但哀公未有所考岂亦以恶諡而得之与考序言思贤妃者特以邶鄘以下槩 
- 答:科学人生观,完全是机械的,由种种物质原素组织而成;与佛学小乘由四大五蕴和合而有,至解散时无别可得,所论略同。毫无人生意义,亦无人生目的。今所以四肢活动者,好似机动轮转。唯对于客观之物质考求,是以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论 
-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比丘白佛。大德。惟此出生相续缘生。为更别有缘生。佛言。比丘。我说八门缘生。一谓受用世俗者。如眼缘色生眼识。三和有触触缘受如是等。二谓说助持者。缘生如四食作缘。根大得住当有增益。 
- 天台教苑清规旧尝刻置上天竺山之白云堂后毁弗存今圆觉云外法师自庆惧久将废坠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诠次正其舛误补其阙轶而参考乎禅律之异同为后学复刻焉昔者窃闻之儒以礼立仁义离礼於仁义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离律於定慧 
- 七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 (今广东中山)人。嘉靖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提拔为少詹事,与大学士复言论河套事不合,弃官归养。学宗程朱,读书广博,为学重博约,博通曲礼、乐律、词章。除著有《泰泉乡礼》 
- 史料笔记。十五卷。北宋魏泰撰。书成于宋元祐九年(1094年)。魏泰,字道辅,晚号临汉隐居、汉上艾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宋神宗、哲宗、徽宗时期。襄阳人。他博极群书,长于诗文,年轻时恃才豪纵,曾因殴打主考官而未能考 
-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佛在竹园,长者子私呵昧,与五百弟子,遥见佛相。因问云何起菩萨意,有几意喜,有几功德休息,行何等法,何以致无生忍,用几事得一切智,用几法住,用几法灭度,灭后有几功德,云何为谛?佛一一答以六法。私呵昧发大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