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教苑清规序

天台教苑清规旧尝刻置上天竺山之白云堂后毁弗存今圆觉云外法师自庆惧久将废坠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诠次正其舛误补其阙轶而参考乎禅律之异同为后学复刻焉昔者窃闻之儒以礼立仁义离礼於仁义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离律於定慧不可言佛故虽佛以一切种智摄三界必先用戒菩萨以六波罗蜜化四生不能舍律盖自中土有佛法以来僧多居於律寺至百丈始别立禅居此清规之所由作也且古今殊时人情亦异帝王制礼不能无所损益佛氏之为法其何独不然律仪如圣人之有经礼虽非后世所便习而未尝不传於今清规如先儒之有家礼虽皆一时所订定而未尝不本於古百丈创为清规以辅律而行天台大师兼善毗尼其后人亦因丛林之日用而折中之以匡持其教今教苑清规是也历岁滋久诸方所守百丈遗法已互有不同山家宜有不能与之尽合者若夫通其变而以时措之其致一也云外师方究心路业而能垂意於威仪节文之细如此内外交相养之功可谓两尽之矣非来者所宜取法欤是用不揆其凡陋承命为序系诸篇首云尔。

至正七年夏三月甲子金华黄溍序

自山家教门所论行事於经则有法华三轨弘经之术四安乐行之戒於传则有国清百录教行录天竺众制其书粲然靡不备矣若乃渐渍圣训讲肆积年三业四仪自然合道上下浃洽众用和睦教道湮微大抵学者安於苟简流於俗习动作饮食之间揖让伏兴之节或愆礼正圆觉云外法师清规之书所以立也识者足以副其诚昧者足以防其失荡近世之流弊创千载之宏规可不务乎。

至正七年春住天竺灵山教寺比丘大安序

至哉大雄氏之化权也行己化他兼该无遗矣使诸祖之居鹫岭乞食城中安禅树下行己之道则同使诸佛而住丛林三千威仪八百细行化他之法亦不得而废焉及兹像教之季众愈盛而道则微法愈兴而魔则炽噫亦必有由矣往岁龙翔笑隐师校正百丈清规定为九章纲领粲然将以救夫禅林之弊今圆觉云外师复修教苑清规折中古今厘为十类类以小序标表之视白云堂旧所传则加详焉呜呼禅林之规既如彼教苑之规又如此规乎矩乎在夫据大床大席者发号施令躬行而人率化则何忧夫魔之弗弱道之弗隆也是则名为报佛恩而国恩之报亦不外是是知从魔事者辜皇上之心行数规者其续慧命之种欤且国朝先教而后禅律是不可不修其书以张教本於是集也云外师请翰林学士晋卿黄公为之序序所不及者复俾野人掇而补之善业所在夫何敢辞因时纪事览者勿责其芜秽焉。

至正七年七月七日灵石山登善庵主张 雨书

猜你喜欢
  凡例·善一如纯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佚名
   第八十九則 雲巖問千手觀音·胡兰成
  佛说长者子制经·佚名
  卷第三·佚名
  第九品 神足分别·佚名
  温室经义记·慧远
  菩提道次第心论卷第二·宗喀巴
  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四波罗底提舍尼法·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二·圆悟克勤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佚名
  卷第七十八·李通玄
  佛说慧印三昧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二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兰塘词【淮扬志略兰瑭浦东接得胜湖西接海陵谿中植莲蕅菱茭唐时为胜游处】 塘水汪汪鳬唼喋【上林赋唼喋菁藻咀嚼菱蕅通俗文水鸟食谓之啑

  • 列传第十一 薛渊戴僧静桓康尹略焦度曹虎·萧子显

    薛渊,河东汾阴人也。宋徐州刺史安都从子。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安都以彭城降虏,亲族皆入北。太祖镇淮阴,渊遁来南,委身自结。果干有气力,太祖使领部曲,备卫帐内,从征伐。元徽末,以勋官至辅国将军,右军将军,骁骑将军、军主,封竟

  • 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五·脱脱

        宗弼(本名兀术) 亨(本名孛迭) 张邦昌 刘豫 挞懒   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术,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太祖第四子也。希尹获辽护卫习泥烈,问知辽帝猎鸳鸯泺。都统杲出青岭,宗望、宗弼率百骑与马和尚逐越卢、孛古

  • 卷四·佚名

      和寤解第三十四   王乃出图商,至于鲜原,召邵公奭、毕公高。王曰:“呜呼,敬之哉!无竞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难保,后降惠于民,民罔不格,惟风行贿,贿无成事。绵绵不绝,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王乃厉翼于尹氏八士

  • 卷二十八 五代上·王夫之

      〖一〗  合称五代者,其所建之国号,皆不足称也。朱温,盗也,与安禄山等,李存勗、石敬瑭、刘知远,沙陀三部之小夷,郭威攘窃无名,故称名。周主荣,始不与谋篡逆,受命为嗣,而有平一天下之志,故称周主,愈于夷盗之流,要之皆不足以为天

  • 卷三十三·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三十三      宋 苏辙 撰老子列传第十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纪昀

    周纪太祖世宗恭帝○太祖太祖皇帝姓郭氏讳威邢州尧山人也父简事晋为顺州刺史刘仁恭攻破顺州简见杀威少孤依潞州人常氏潞州留后李继韬募勇敢 士为军卒威年十八以勇力应募为人负气好使酒继韬特奇之威尝游于市市有屠者常

  • 金銮密记·韩偓

    (唐)韩偓 撰  陈尚君 辑 昭宗召偓入院,试文五篇《万邦咸宁赋》、《禹拜昌言诗》、《武臣授东川节度制》、《答佛詹国进贡书》、《批三功臣让图形表》。缴状云:&ldquo;臣才不迈群,器非拔俗,待价既殊于椟玉,穷经有愧于籝金。

  • 尹艷传·脱脱

    尹..字耕叟,潭州长沙人。性情刚直端重严肃,开始在郡学,士人朋友都很怕他。宋朝以词赋取士,末年,只有闽、浙赋压倒四方,尹..与同郡人邢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诸人做赋,体裁务必典雅,每一篇赋问世,士人争先学习,由于这样湘赋与闽

  • 怯怯里传(附相兀速传)·宋濂

    怯怯里,姓斡耳那氏。太宗七年(1235)南伐时,怯怯里为千户,随阔出进攻安丰、寿州。其后,又随诸王塔察儿率蒙古军二千进攻荆山,与万户纳..镇守沂、郯,攻占涟海。在随元帅怀都攻取襄阳时去世。子相兀速承袭父职,率本部兵马随丞相

  • 尹伸传·张廷玉

    尹伸,字子求,四川宜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承天府推官。后历任南京兵部郎中、西安知府、陕西提学副使、苏松兵备参政。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不阿谀逢迎,三任皆是弹劾自己而辞官。天启年间,起任原职,分守贵州威清道。贵

  • 卷八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五歌颂二十五【词臣十七】万夀诗【五言律十首】翰  林 院 检 讨【臣】李周望虹渚开宸极嵩呼启帝阊日临三殿晓春到九天长礼乐超千古车书统

  •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五·成寻

    【延久四年(宋煕宁五年)十一月一日~十二月三十日】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五同四年十一月一日 丙午 天晴。巳时,使臣并三司官人来,参五台山沿路盘缠文字,三司官人与老僧,文云:三司,日本国僧成寻等,差殿直刘铎,引伴成寻等,赴五台烧香讫,却

  • 集古今佛道论衡序·道宣

    (唐龙朔元年于京师西明寺实录)若夫无上佛觉。迥出樊笼超三界而独高。截四流而称圣。故使堤封所渐。区宇统于大千。声教所覃。沐道沾于八部。所以金刚御座。峙阎浮之地心。至觉据焉。布英圣之良术。遂有天人受道龙鬼归

  • 都尔的本堂神甫·巴尔扎克

    主要讲述了一个主教是如何从默默无闻、潜伏在最底层,受人压抑十余年,在众人都看着他表面即将要死放松了警戒的心、并带着同情怜悯的态度时,一步步靠什么手段最后成功地攀爬上主教地位;又是如何在最无望的时候,翻身攻击的。

  •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

    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协助下开始编著,1898年正式刊行。共二十一卷。书中阐发“托古改制”理论。宣称《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言行,来宣传自己

  • 三姊妹·柔石

    柔石著 1929年出版。小说以委婉的笔调,叙述章先生与姊妹三人的曲折恋爱的故事。章先生在杭州德行中学读书时,认识了像“三位天使”的三姊妹。他热烈地爱上了大姐莲姑,后到北京大学读书,四年后学成回校,但此时莲姑已下嫁给

  • 浴佛功德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说浴佛之方规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