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令第十五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从令者死”,五者死而无赦,惟令是视;故曰:“令重而下恐”。为上者不明,令出虽自上,而论可与不可者在下。夫倍上令以为威,则行恣于己以为私,百吏奚不喜之有。且夫令出虽自上,而论可与不可者在下,是威下系于民也。威下系于民,而求上之毋危,不可得也。令出而留者无罪,则是教民不敬也。令出而不行者毋罪,行之者有罪,是皆教民不听也。令出而论可与不可者在官,是威下分也。益损者毋罪,则是教民邪途也。如此,则巧佞之人,将以此成私为交,比周之人,将以此阿党取与。贪利之人,将以此收货聚财。懦弱之人,将以此阿贵事富。便辟伐矜之人,将以此买誉成名。故令一出,示民邪途五衢,而求上之毋危,下之毋乱,不可得也。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镂相稚也,谓之逆。布帛不足,衣服毋度,民必有冻寒之伤,而女以美衣锦绣綦组相稚也,谓之逆。万乘藏兵之国,卒不能野战应敌,社稷必有危亡之患,而士以毋分役相稚也谓之逆。爵人不论能,禄人不论功,则士无为行制死节。而群臣必通外请谒,取权道,行事便辟,以贵富为荣华以相稚也,谓之逆。朝有经臣,国有经俗,民有经产。何谓朝之经臣?察身能而受官,不诬于上;谨于法令以治,不阿党;竭能尽力,而不尚得;犯难离患,而不辞死;受禄不过其功,服位不侈其能,不以毋实虚受者,朝之经臣也。何谓国之经俗?所好恶,不违于上;所贵贱,不逆于令,毋上拂之事,毋下比之说,毋侈泰之养,毋踰等之服。谨于乡里之行,而不逆于本朝之事者,国之经俗也。何谓民之经产?畜长树蓺,务时殖谷,力农垦草,禁止末事者,民之经产也。故曰:“朝不贵经臣,则便辟得进。毋功虚取,奸邪得行。毋能上通。”国不服经俗,则臣下不顺,而上令难行。民不务经产,则仓廪空虚,财用不足。便辟得进,毋功虚取,奸邪得行,毋能上通,则大臣不和。臣下不顺,上令难行,则应难不捷,仓廪空虚,财用不足,则国毋以固守,三者见一焉,则敌国制之矣。故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虚行。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凡兵之胜也,必待民之用也,而兵乃胜。凡民之用也,必待令之行也,而民乃用。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之胜也,而令乃行。故禁不胜于亲贵,罚不行于便辟,法禁不诛于严重,而害于疏远,庆赏不施于卑贱二三,而求令之必行,不可得也。能不通于官,受禄赏不当于功,号令逆于民心,动静诡于时变,有功不必赏,有罪不必诛,令焉不必行,禁焉不必止,在上位无以使下,而求民之必用,不可得也。将帅不严威,民心不专一,陈士不死制,卒士不轻敌,而求兵之必胜,不可得也。内守不能完,外攻不能服,野战不能制敌,侵伐不能威四邻,而求国之重,不可得也。德不加于弱小,威不信于强大。征伐不能服天下,而求霸诸侯,不可得也。威有与两立,兵有与分争,德不能怀远国,令不能一诸侯,而求王天下,不可得也。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然而与危亡为邻矣。天道之数,人心之变。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夫骄者骄诸侯,骄诸侯者,诸侯失于外。缓怠者,民乱于内。诸侯失于外,民乱于内,天道也,此危亡之时也。若夫地虽大,而不并兼,不扰夺。人虽众,不缓怠,不傲下。国虽富,不侈泰,不纵欲。兵虽强,不轻侮诸侯。动众用兵,必为天下政理;此正天下之本,而霸王之主也。凡先王治国之器三,攻而毁之者六。明王能胜其攻,故不益于三者,而自有国正天下,乱王不能胜其攻,故亦不损于三者,而自有天下而亡。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钺也、禄赏也。”六攻者何也?曰:“亲也、贵也、货也、色也、巧佞也、玩好也。”三器之用何也?曰:“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钺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六攻之败何也?曰:“虽不听而可以得存者,虽犯禁而可以得免者,虽毋功而可以得富者。”凡国有不听而可以得存者,则号令不足以使下。有犯禁而可以得免者,则斧钺不足以威众。有毋功而可以得富者,则禄赏不足以劝民。号令不足以使下,斧钺不足以威众,禄赏不足以劝民,若此,则民毋为自用;民毋为自用,则战不胜,战不胜,而守不固,守不固,则敌国制之矣。然则先王将若之何?曰:“不为六者变更于号令,不为六者疑错于斧钺,不为六者益损于禄赏;”若此,则远近一心;远近一心,则众寡同力;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非以并兼攘夺也,以为天下政治也,此正天下之道也。

猜你喜欢
  郊祀第六十九·苏舆
  第五章 各度政府政体·梁启超
  孟子集疏卷三·蔡模
  古文孝经孔氏传原序·孔安国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周祖谟
  第六章 1·辜鸿铭
  卷七十九·江永
  序·江永
  序·梁漱溟
  卷九十二·佚名
  往来品第六·佚名
  为日本犯中国电告其国佛教徒·太虚
  普贤菩萨行愿赞·佚名
  第三十六卷·佚名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闻一多

    鲜艳的明星哪!—— 太阴底嫡裔, 月儿同胞的小妹—— 你是天仙吐出的玉唾, 溅在天边? 还是鲛人泣出的明珠, 被海涛淘起?哦!我这被单调的浪声 摇睡了的灵魂, 昏昏睡了这么久, 毕竟被你唤醒了哦, 灿烂的宝灯啊! 我在昏沉的梦中, 你将

  • 卷一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张谔张谔景龙中登进士第仕为陈王掾岐王范雅好儒士谔与阎朝隐刘庭琦郑繇等皆从之游赋诗饮酒後坐贬山茌丞诗十二首百子池【一有怀古二字】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宫女厌镜笑窥池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嘉靖四年十月丙戌朔享 太庙遣会昌矦王桥泰和伯陈万言分祀 诸陵庆阳伯夏臣祀 景皇帝陵寝○初辽东议修边墙未及四年又以积雨颓坏至是巡抚都御史张琏等复请修筑 上从之令酌量缓急以渐修理务令坚厚经久不许卤莽徒费财力仍

  • 第四五四佥禀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二日一二二三一--一·佚名

    大隘北埔等庄生监、乡耆、殷绅等,禀举何廷辉为总理具佥禀治下竹北一保大隘北埔等庄乡耆曾德友、生员曾学熙、彭裕谦、贡生曾云龙、刘国珍、监生姜桢、朱维清、彭修元、彭龙骧、庄福全、张焕章、彭

  • 卷七十九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九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六下 北狄 乌桓 鲜卑【慕容氏 段氏 吐谷浑氏 秃髪氏乞伏氏 拓拔氏 宇文氏】 乌桓者有熊氏之裔也本北夷居于漠南周衰淫演幽

  • 史记集解卷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孝景皇帝者【汉书音义曰讳啓】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帝系(图表畧)○帝统(后附)太祖高皇帝初讳兴定讳元璋字国瑞仁祖第四子也元天厯元年九月十八日生母曰淳皇后陈氏至正十五年起义兵丁酉年下金陵置江南行中书省为右丞相封吴国公丁未即吴王位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

  • 卷七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二宋 宋敏求 编典礼南郊大中元年南郊赦乾符二年南郊赦南郊大中元年南郊赦正月十七日门下执大象者导隂阳之和帝率土者茂生植之化粤自轩昊暨於唐虞侧身皇阶虚已大宝握金镜之明耀致玉烛之

  •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戴德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矣。故君子不?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

  • 卷二十四·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四   元 程端学 撰昭公【名稠襄公之子齐归所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义见文元年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戍衞石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

  • 王言第二十一·管仲

    失传。

  • 卷二·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二桞州府知府范家相撰总论下荀子古儒者之名盛于始而替于后者在汉莫如扬防在周莫如苟子实则荀非扬比也古礼多传于荀如劝学三年问等篇几于有大醇而无小疵矣而传诗之功尤莫大于圣门鲁申公少从楚元王事

  • 念佛与修菩萨行·太虚

    ──十九年冬在宝慈佛学社讲──贵社诸居士已于佛法生深信心,故成立此社,且已组念佛会,修念佛之行等。信心之起,非凭空起,当然已闻法看经,得有了解,故生信心而念佛,且由信心生愿而起行。今已有信解行愿,由此精进修习,即能转迷成

  • 在西恭与甘地先生谈话·太虚

    ──二月十三日──甘:大师一路来安适吗?  师:很安适!我是多年钦慕先生了,今能见面,非常愉快!  甘:我盼望贵团的来也很久,打一个电报,又打一个电报,一连打了四五次。师:承先生为我们麻烦,甚为感谢!  甘:这不要紧,我这里打电报很

  • 序·心圆

    清 心圆拈别 火莲集梓揞黑豆集序宗门中事。明取脚跟下。本无实法。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岩头云。百不思时。名为正句。欲得识句。向事上觑则疾。向意根下摸索则迟。但於机用上。略露些子。如同电拂。如击石火。

  • 卷第三十四·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四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余(清源下第六世之余) 【增收】云门有时云。灯笼是你自己。把钵盂噇饭底不是你自己。有僧问。

  • 思无邪小记·姚灵犀

    民国情色专家姚灵犀耗时十五年,引用千馀种书籍的民初性文化大全!凡举性风俗;性知识、春宫秘戏图、宫阉祕辛,无所不谈,让您大开眼界!

  • 学斋占毕·史绳祖

    四卷。南宋史绳祖(生卒年不详)撰。史绳祖字庆长,眉山 (今属四川)人。早年从学于魏了翁,官至朝清大夫直焕章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勤奋好学,经史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书卷首自谓:“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凡读书有疑,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