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某校长问
答:科学人生观,完全是机械的,由种种物质原素组织而成;与佛学小乘由四大五蕴和合而有,至解散时无别可得,所论略同。毫无人生意义,亦无人生目的。今所以四肢活动者,好似机动轮转。唯对于客观之物质考求,是以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论出,对于能自动之主观,初无缮治之法,贪、嗔、痴心,愈演愈烈。凡眼见耳闻种种物件,无非是机械,尽可为我用;纵我制物,致杀人之利器,愈研愈精。小乘则不同,观人生无意义无目的,则毫无价值之可言,故我空,人生亦空。人生既否定,更不贪求外境;以无我故,亦无物,向来贪、嗔、痴、杀、盗、淫所得苦的结果,遂完全解脱。故科学是对物观外,佛学小乘是反心观内。而西洋所谓之心理学,亦唯是心之种种影像而已,其内心实际,何尝窥得?科学家若能内弭其贪、嗔、痴,亦便可进入小乘入佛学。
玄学人生观,近乎佛法大乘,但亦犯科学观片面之病。其能观主观,指为神我或灵魂等,依大乘说,正是凡外之我执。如其所说,则群生本位,不离于鬼,生也自鬼而来,死也归鬼而去,为人为牛者,唯换躯壳而已。依如此说,是堕常见。然此形而上玄学,比较科学人生观有意义、有目的,故亦有价值。其错谬处,即是执精神灵魂等为实我,故见理不及小乘。佛法说五蕴皆缘性本空,非有实质。玄学指为精神,即五蕴之识等四蕴。然蕴等咸如幻如梦,要了得被认识之精神与物,无非是能认识之识一种幻象,故佛法说三界唯识。玄学能空实我,了物如幻,则可由玄学而入佛学大乘。
佛法人生观,即可由科学玄学不圆满处,进观如梦如幻,迁变不停,流行不息;不执迷以为觉,因破迷而成悟,便是转识成智。世间之学,执有一个固定物体,取此舍彼,主实东虚西,范围任如何扩充发展,总是不圆满。佛法则平等平等,一实一切皆实,一虚一切皆虚,取则无不取,舍则无不舍;是为佛法人生观,亦名中道第一义谛。(象贤记)(见海刊五卷十期)
(附注)即“在光孝寺讲维摩诘经杂录二则”之一。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五·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一)·子璇 虚堂和尚语录 第七卷·智愚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善导 序·佚名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佚名 卷第二十四·佚名 卷第六·佚名 圆通讷禅师·惠洪 不可落狂慧·印光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道宣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序释文·澄观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一卷·佚名 卷三百一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