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蒲积中 编中和节【古诗十一首今诗三首】中和节日宴百寮【二首】 徳 宗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欢酣朝野同生徳区宇均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嵗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慙非薰风唱曷用慰吾人东风变梅 
-    却说吴佩孚自决定武力统一的政策以后,没有一天不想贯彻他的主张。初时因见杨森入川,颇能制胜,心中甚喜,不料如今一败涂地,又来求救,不禁转喜为恼,问帐下谋士张其锽道:“杨森这厮,真是不堪造就,我如此帮他的忙,却仍旧不够熊 
- 永乐四年三月辛卯朔  上视太学先是敕礼部臣曰朕惟孔子帝王之师帝王为生民之主孔子立生民之道三纲五常之理治天下之太经太法皆孔子明之以教万世朕  皇考太祖高皇帝膺君师亿兆之任正中夏文明之统复衣冠礼乐之旧渡江之初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即前清邮传部也。当开创之初,唐绍仪为侍郎。司员多引用粤人,自是遂为粤籍所垄断,而推为领袖者,则梁燕孙也。梁以左参议管理铁路局,辖有京奉京汉两大路所入之丰,冠诸京曹。凡任邮传尚侍者,莫不交通亲贵,馈遗权要,而其资之所出,则 
- 文宗二牛僧孺 李德裕【子由 温公 石介】李训 郑注【少游 李德裕 温公】郑覃【孙之翰】杜元颕【孙之翰】刘蕡【范祖禹】牛僧孺 李德裕子由论曰唐自宪宗以来士大夫党附牛李好恶不本于义而从人以喜愠虽一时公卿将 
-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一	唐 张守节 撰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史记七十一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滑读为淈水流自出稽计也言其智计宣吐如泉流出无尽故杨雄酒赋云鸱 
- 入祠士民(下)劉國璽,中部人;崇禎二年,殺賊馳入堅壘,被創死(見陝西通志)。武一諤,宿州人;崇禎三年,流寇犯境,闔門殉節(見江南通志)。歲貢薛永譽,吳堡人;崇禎三年,賊犯吳堡之川口,率眾守虎頭二寨,力不支,赴水死(見陝西通志)。生員高運馨(一作熙 
-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九【起庄公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注无传祭叔来聘注无传谷梁以祭叔为祭公来聘鲁天 
-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九襄公二十九年考异足利本注今楚欲遣使之比遣上有依字永怀堂同 郏敖康王子熊麋也麋作麇宋板正嘉同谨按作麇为是 义取寄寓之微陋劝公归也 
-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1)。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是以圣人之治也(4),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5),常使民无知无欲(6)。使夫智者不敢为也(7),为无为,则无不治(8)。【题解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五万五千俱胝。一心行菩提行。无能胜菩萨等八万百千无数俱胝那臾多。诸天人等百千那臾多。尔时世尊於其食时著衣持钵。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住于竹林。是诸比丘。于晨朝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还归所住。食竟澡漱。各摄衣钵。集在讲堂。悉欲共说过去因缘。尔时世 
-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卷第五侍者发悟录法语示觉非禅人欲究行脚中事先将从前习气憎爱境缘屏除殆尽只打理一个空空荡荡身心入于稠人广众之中卓然自立或遭人骂或遭人打逆顺甘苦皆欲备尝一朝踢翻漆桶庶几 
- 杂文随笔集。周作人著。1929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被列为“苦雨斋小书”第四种。收39篇文章,前有《序》,后有《专斋漫谈序(代跋)》。书中大部分为1928年的作品,小部分则写于1928年以前。全书的前边,是杂论和序跋一类文 
- 明顾炎武撰。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人。居亭林镇,又称亭林先生。明诸生。以后参加抗清斗争。清顺治十六年 (1659) 至康熙十六年 (1677)的十九年中,他多次拜谒明陵,并把在沿途和周围旅行的见闻写成了是书。书共2卷。 
- 山水志。清齐召南撰。二十八卷。召南字次风,号琼台、息园,浙江天台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官至礼部右侍郎。曾纂修经史考证,著有《礼记注疏考证》、 《前汉书考证》等。因长于地理、被召入翰林院纂修《 
- 余自壬午释褐后先后为宰者十馀年凡有关于吏治诸书公馀之暇常时披览藉资考镜每就知交丐其所著如禀牍示谕各条不拘一格但有裨于出洽确为良法简而易行者即择录存弆行箧往往通变见诸施行日久裒集成帙因刊刻以公同好末附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