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盛京疆域考

历史地理著作。清杨同桂、孙宗翰辑。1902年成书。六卷。同桂有《沈故》已著录。宗翰字筱藩,山东黄县人。是书为杨、孙二人在海龙厅(今吉林海龙)为官时,参考史书记载,对历代东北建置析疑订误辑成。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印成书。约五万字。以正史地理志为纲,参考了李兆洛的《历代地理志韵海今释》、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顾祝禹《读书方舆纪要》编辑而成,详考盛京之地理,考证中涉及满族兴起时之史事尤多。有《辽海丛书》本传世。

《盛京疆域考》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筹海图编·胡宗宪
  广宁县志·范勋
  闽中海错疏·屠本畯
  岫岩志略·李翰颖
  乾隆汀州府志·曾日瑛
  浑盖通宪图说·李之藻
  北边备对·程大昌
  入越录·吕祖谦
  清初海强图说·俞正燮
  澎湖续编·蒋镛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蒋元枢
  天问略·阳玛诺
  伊犁略志·佚名
  北河纪·谢肇淛
  台湾府舆图纂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零五·彭定求

        卷405_1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光武休言战,唐尧念睦姻。琳琅铺柱础,葛藟茂河漘。  

  • 卷十·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 宋 陆游 撰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 造朝下白帝吊古游青神城头三间屋聊得岸我巾元佑太史公世宁有斯人瘴烟侵玉骨老作宜州民至今杖屦地来者犹酸辛密竹翦已空乔木亦半薪陂池独

  • 卷二百六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三十七 刘永之 秋怀 白日行西陆气候惨以凄沈沈夜未旦皎皎明月辉寒蛩响隂砌羁鸟鸣高枝耿耿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天道谅幽远人理固

  • 西汉年纪卷四·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吕后高皇后吕氏名雉字娥姁【许于反】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列将从征伐逮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太后欲为重亲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廼使

  • 赵郡王高琛传(附高睿传)·李百药

    赵郡王高琛,字永宝,高祖的弟弟。少时熟习弓马,有志气。高祖匡正天下,中兴初,授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琛位居禁卫,恭勤慎密,以身示范。太昌初,拜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封南赵郡公,食邑五千户。不久拜骠骑大将军、

  • 卷十八 礼十三(凶礼 )·龙文彬

    ◎丧服洪武元年十二月辛未,诏定官民丧服之制。时御史高原侃言:“京师人民循习旧俗。凡有丧葬;设宴,会亲友,作乐娱尸,无哀戚之情。流俗之坏,至此已甚。且京师天下之本,四方之所取则。送终大事,尤不可不谨。乞禁上以厚风俗。”上

  • 礼一五·徐松

    缘庙裁制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十五日,太常礼院言:「按唐制,长安太庙凡九室,皆同殿异室。其制二十一间,四柱,东西夹室各一。前后面各三阶,东西各二侧 。即今太庙四室,每室三间,将来太祖皇帝升祔,共成五室。欲请依长安太庙之制,东

  • 南史识小录卷三·沈名荪

    [史部,史钞类,南北史识小录__南史识小录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三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宋列传坏布裳为袴【刘穆之丨丨丨丨丨往见帝】无见踰者【帝谓曰我始举大义须一军吏甚急谁堪其选穆之曰丨丨丨丨】

  •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孔子

    【原文】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②也。” 【注释】 ①苟:如果。②恶(e):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u)”用法不一样。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江德,就不会有邪恶了。” 【读解】 前一章对人,这一章对己,都是强调修养仁德的

  • 卷六·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六长洲余萧客撰毛诗上毛诗序垂世立教孔安国序【北堂书钞十】解诗歌讽谕之声也郑六艺论【北堂书钞九十五】自书契之兴朴畧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諌不为谤君臣

  • 诸漏尽品第十九·佚名

    佛复告族姓子。如来至真。皆尽诸漏以无漏心而修解脱。以智慧度已证神通而尊其行。生死已断建立梵行。所作已办知名色源。如来於彼以无漏慧。清净无垢鲜洁显曜。蠲除一切诸所止处罣碍之蔽。诸声闻众诸漏所尽。而有限碍

  • 凡例·智旭

    阅藏知津凡例义门但分五时,不分三藏。谓三藏小教,但属阿含一时也。然天台备明五时,各论通别;别则但约一类机缘,通则华严乃至涅槃,无不遍该一代。又从古判法,多分菩萨、声闻两藏。就两藏中,各具经、律、论三。若据《智度论》说

  • 宝持总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参学门人明英记住禾城妙湛禅院语开堂日。升座拈香云。大众见么。秪这些子减牛头之价。夺龙脑之香。觑着底眼睛卓竖。嗅着底鼻孔昂藏。多少人不知落处。要听山僧表彰分明。记取举似诸方爇向炉中。供养灵岩堂上。本师退

  • 灵宝毕法·钟离权

    内丹炼养经典。三卷。五代钟离权撰,吕岩传。约成书于五代后汉时期。钟离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一号和谷子。生卒籍贯不详。据《神仙传》言钟离权京兆咸阳人(或谓燕台人)。仕汉为将军,兵失利后遁于终南山。遇东华帝君王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佚名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撰人不详,约出许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在蜀郡傅授汉天师张陵,言醮祖北斗七元君除罪祈福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 易纂言外翼·吴澄

    元吴澄撰。八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吴氏因所著《易纂言》之义例各散见诸卦中,不相统贯;其卷首所列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故复撰此书以畅明之。据吴氏《小序》,全书共十二篇:一曰《卦统》,二曰《卦对》,三曰

  •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

    林汉达、曹余章著。讲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国历史,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

  • 律吕新论·江永

    二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录甚多,有《周礼疑义举要》等书。是书上卷首论蔡元定的律书,次论五声、黄钟之宫、黄钟之长、黄钟之积、十二律、三分损益、二变声、变律。下卷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