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3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1)。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是以圣人之治也(4),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5),常使民无知无欲(6)。使夫智者不敢为也(7),为无为,则无不治(8)。

【题解】

在这里老子极力鼓吹愚民政策。

注释:

(1)马王堆本乙本“尚”作“上”,甲本下句损。景龙、龙兴碑及《淮南子·齐俗训》所引“尚”亦作“上”。敦煌本“尚贤”作“上宝”。遂州本“民”作“人”,下句同。尚,崇尚、尊崇。

(2)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残损,只剩“民不为”三字。景龙、开元、敦煌无“为”字。河上、王、傅、范各本有“为”字。《北堂书钞》二七引作“不贵货,使民不盗”。

(3)王弼、傅奕、范应元各本均如此。马王堆本无“心”字,甲本残损,只剩“民不乱”三字。金赵秉文《道德真经集解》作“使民不乱”。河上公本、想尔本作“使心不乱”。易顺鼎、马叙伦、蒋锡昌、劳健诸家均主无“民”字。有“民”字义长。张松如说:“《经传释词》‘可犹所也’。此不见可欲,犹不见所欲。《蜀志·秦宓传》,宓报李权书引道家法曰:‘不见所欲,使心不乱’,是其证。”

(4)马王堆乙本及傅、范、苏诸本均如此。马王堆本甲本损“治也”二字。王弼及广明无“也”字,并无“之”字。景龙、敦煌作“圣人治”。

(5)马王堆本乙本及河上、王、傅诸本均如此。马王堆本甲本残余“强其骨”三字。

(6)马王堆本如此,惟句首“常”作“恒”,句末多一“也”字。开元、李约、王真诸本“民”作“人”,盖避唐太宗李世民讳。

(7)王、范如此。傅与诸唐本无“也”字。敦煌、景龙并无“夫”字。马王堆本乙本作“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甲本只残余一“使”字。想尔本作“使知者不敢不为”。

(8)河上公、王弼如此,无“矣”字。傅、范及唐宋诸本下有“矣”字,惟傅、范“治”作“为”。马王堆本乙本只作“则无治矣”。甲本全句损掩。敦煌、景龙亦无“为无为”三字,并无“矣”字。

【今译】

不尊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争功名。不贵重珍品奇货,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使人们思想不被搅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在于使人们的头脑简单,使人们的肚皮填饱,使人们的志气弱小,使人们的骨格强壮。永远使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有所主张。按照“无为”原则办事,天下就没有不能治理的。

猜你喜欢
  闕文第五十四·苏舆
  思辨録辑要卷九·陆世仪
  学庸正説卷上·赵南星
  卷一百十九·陈祥道
  凡例·焦袁熹
  第十三章 21·辜鸿铭
  卷四·库勒纳
  卷六·吴浩
  卷三十七·沈廷芳
  卷六·叶梦得
  卷二·傅恒
  卷之十一·张居正
  卷三十九·佚名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佚名
  辨法法性论讲记·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佚名

    第一齣 开演【意难忘词】〔末上〕乌古孙公。享荣华富贵。乏嗣传宗。坚心辞纳宠。甘作白头翁。妻杜氏娶姱容。眞德量宽洪。更可钦王家孝女。礼义雍雍。天王特赐罴熊。当侍姬入道。妖寇兴戎。许君能济困。杨妪亦多功。

  • 谭曲杂札·凌濛初

    曲始于胡元,大略贵当行不贵藻丽。其当行者曰“本色”。盖自有此一番材料,其修饰词章,塡塞学问,了无干涉也。故《荆》、《刘》、《拜》、《杀》为四大家,而长材如《琵琶》犹不得与,以《琵琶》间有刻意求工之境,亦开

  • 序·朱祖谋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然而唐诗和宋词总集的编纂,却有迥然不同的历史。清代康熙年间问世的《全唐诗》,是一部官修书。它既有明末胡震亨的《唐音统签》和清初季振宜的《唐诗

  • 卷五十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五十一 宋 陆游 撰 书感 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身依一蒲团壁挂两芒屩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幙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登高望中原

  • 卷一百九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三 黄公度 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用壁间韵以盟泉石 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

  • 卷一·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玉楮集卷一       宋 岳珂 撰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昼长欹枕酣春卧剥啄敲门惊梦破双旗健步衣正黄爵罗骇见久未尝泥紫一封芹诏香王人茧牍亲遣将老夫五年坐奇谤身则渔樵

  •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脱脱

        仁宗三   庆历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御大庆殿受朝。己未,加唃厮啰河西节度使。壬申,诏岁以春分祠高禖。是月,元昊请和。   二月己亥,寿国公昕薨。辛亥,罢大宴。京东西、淮、浙、江南、荆湖置宣毅军。甲辰,诏

  • 第五卷·况周颐

    岁在甲午,东败于日,割地媾和。李文忠忍辱蒙垢,定约马关。一日宴会间,日相伊藤博文谓文忠曰:“有一联能属对乎?”因举上联曰:“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文忠猝无以应,愤愧而已。翌日乃驰书报之,下联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

  •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七·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一徐汧华允诚杨廷枢刘曙陆培王道焜叶向荣○右义烈诸臣列传第十一。此数君子者,皆直谅气节之士也。使其当平世,岂不彬彬乎王国之羽仪哉!学不售于时、才不展乎用,从容引义以自毕其志,盖列

  • 卷六十六上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六上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上下 文艺 汉 崔寔【从兄烈烈子钧】 蔡邕 祢衡 应劭 谨案崔寔传文阙止存议蔡邕传亦阙 议曰寔父子三世掞藻摛秀并擅才美为儒

  • 卷十二·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二宋 吕中 撰仁宗皇帝弭灾异 修君徳雨雹火灾景佑三年大雨震电太平兴国寺灾朝议修复崇政说书贾昌朝言易震卦之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凡六爻之 以能自戒惧乃免咎责春秋传天火曰灾近年寺

  • 八年·佚名

    (壬子)八年清雍正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未,上行朔祭于敬徽殿。○敎曰:昨歲畿甸、三南之大侵,近古所無,勸農之政,不可忽。噫!農者,民之天也,人孰不勤乎農,而種糧所乏,雖欲專農,奚暇得也?移秧之弊,昨歲酷被其害。古人云:『瘠土之民,莫不

  • 卷九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九十一    宋 卫湜 撰乐记第十九孔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於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唯世尊,甚奇甚特。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读守行念者,为得现世功德教授众生。净诸佛国从一佛刹至一佛刹。见诸佛已意欲供养。随其所愿辄得供养。具足善本所从诸佛闻经法者,至得三耶三佛初不中忘。便得家

  • 大乘玄论 第二卷·吉藏

    大乘玄论 第二卷胡吉藏撰八不义有六重第一辨大意 第二明三种中道 第三论智慧中道 第四杂问 第五论单复诸句 第六明不有有第一辨大意者。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也。故华严经云。文殊法常尔。一

  • 卷第一百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七世随录邵武安国开莲受禅师示众。牛头没马头回。原属诸方近套。掷金鈎布铁网。亦非越格提持。

  • 列子集释·杨伯峻

    《列子》集释本。八卷。今人杨伯峻撰。成书于民国十一年(1932年),初版于一九五八年。《列子集释》先录《列子》正文,正文下夹句进行注释考证。考释分四类,先录晋人张湛《列子注》文,次录唐人卢重玄《列子解》文,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