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犁略志

(清)佚名撰,管兴才译,纪大椿整理。本书原为锡伯文抄本,成书年代未署,从内容看应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后作品。内容主要是记载乾隆中叶以降,驻防伊犁的满营、索伦营、锡伯营、厄鲁特营、绿营的建置,驻防官兵的待遇,伊犁的屯田、移民、田赋、厂矿、牧业,以及伊犁地区与中原地区间贸易活动等情况。记述详细,可补方志记述之不足。其锡伯文原抄本更是值得重视的民族文字史料。《伊犁略志》汉文本,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见第六册。

《伊犁略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树杞林志·佚名
  海国四说·梁廷枏
  安南传·王世贞
  道光晋江县志·周学曾
  湖山叙游·刘暹
  吴地记·陆广微
  澎溯台湾纪略·佚名
  朝鲜志·佚名
  迪化县乡土志·佚名
  沙州记·段国
  蒙鞑备录·赵珙
  入蜀记·陆游
  杨柳青小志·张江裁
  少林寺志·叶封
  南平县志·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游杭·周履靖

    【破齐阵引】〔生上〕风月烟霞情致。琴书熏茗襟期。富贵云如。功名梦耳。毕竟亲同蝼蚁。拈花弄月须乘少。问水寻山莫待迟。从人笑绝痴。〔鹧鸪天〕少小摇华振雅音。淸泉白石在胸襟。马非蹀躞宁酬价。人不婵娟肯动心

  • 廿一史弹词旧序·杨慎

    廿一史弹词旧序世传用修戍滇南,常傅胡粉、支发为两角髻,行歌市中。余窃疑之,谓贤达何放废如是?及得用修廿一史弹词,喟然叹曰:用修行吟自废,岂无意欤!夫世之删史者,不过节约其文与事,备劝戒、便观览而已;用修

  • 卷五·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五 宋 王十朋 撰 咏史 咏史和刘道原【十朋道原刘居士涣子也涣筠州人天圣中进士第居官有直气不屑辄去上居星渚】 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演庄子骈拇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

  • 卷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一五言律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沈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在隋官秘书郎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歴宏文馆学士秘书监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絶】发

  • 第四十七回 立冲人母后摄政 毒少主元舅横行·蔡东藩

      却说顺帝时代的名吏,却也不少,除张纲抚定广陵外,尚有洛阳令任峻,冀州刺史苏章,胶东相吴祐。峻能选用人才,各尽所长,发奸如神,爱民如子,洛阳大治。章为冀州刺史,有故人为清河太守,贪赃不法,俟章行巡至郡,当然迎谒,章置酒与宴,畅

  • 雍正四年五月至雍正五年五月·蒋良骐

    雍正四年五月,改允禟名为塞思黑。十七日,文武大臣等奉上论:历年以来,朕之数弟昏昧无知,不安本分,其奸伪逆乱之行,尔众大臣从前虽略晓一二,何能尽知?尔等且不能尽知,外闻小人又何由知之乎?伊等为人存心行事,朕因三四十年共在一处,知

  • 资治通鉴后编巻六十·徐乾学

    宋纪六十【起上章摄提格正月尽重光单阏七月凡一年有七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皇祐二年春正月癸卯以岁饥罢上元观灯 壬子命翰林学士承防王尧臣入内都知王守忠右司諌陈旭与三司较天下每岁财赋出

  • 卷二十八·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八书籍七史学钦定明史一部圣祖仁皇帝特命开馆修辑明史乾隆四年告成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目録四卷奉旨校刋御批?治通监纲目一部圣祖仁皇帝万几余暇披览朱子纲目及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三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二年十一月初十日云贵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奏 闻雨雪情形事窃照云南入冬以来未得足雨少觉旱 燥於十

  • 论语纂笺卷三·詹道传

    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絏息列反】公治长孔子弟子【弟子传名苌字子长齐人

  • 卷八·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八新安首源姚际恒文公僖公子,母声姜,在位十八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僖公薨于上年十二月,故踰年即位。即位必于岁首,不问已葬未葬也。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

  • 纲领·朱公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     元 朱公迁 撰纲领 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言为诗【辑録朱子曰按关雎之序其间有统论诗之纲领者数条乃诗大序宜引以冠经首使学者得以考焉又曰大序言之已然亦有不满人意处

  • 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 毗目智仙译    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翻译之记  宝髻经者。是大集中之一集也。其宗四法玄深奥密。天亲菩萨略开其门。是故名为忧波提舍。圣自在力行之。彼古时人处会出于此。今兴和三年岁次

  • 声类·钱大昕

    《声类》4卷,清代朴学大师钱大昕 著。是书以声纽为纲,搜罗比栉经传子史通假,凡1700 余条。本书集中体现了钱氏的声传学说。是书钱大昕《潜研堂丛书》失收,由其门生汪恩得稿刊之,惜流传未广,陈士安又以原书上版复为刊行。

  • 密斋笔记·谢采伯

    五卷,续记一卷。南宋谢采伯(生卒年不详)撰。谢采伯字元若,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宰相谢深甫之子,宋理宗谢皇后之伯叔。嘉泰二年(1202)进士及第。历知广德军、湖州知州、大理寺丞、大理寺正等。平生喜好读书,于文章翰墨,若

  • 入楞伽经·佚名

    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

  • 往生礼赞偈·善导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全称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六时礼赞偈。又作六时礼赞偈、往生礼赞、礼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以龙树、世亲之礼赞偈为基础而订六时礼赞法,印于日没、初夜、中夜、后夜、晨朝、

  • 阿弥陀经通赞疏·窥基

    佛典注疏。唐窥基撰。三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的注释书。序文分六门总述经文大意:一曰总述源由、二曰别明宗旨、三曰彰经体用、四曰翻译时人、五曰论于顿渐、六曰正释经文。在“正释经文”中,先解题目,次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