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五

礼部

仪制清吏司

经筵

经筵之礼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学士詹事

经筵讲官满汉各八人岁春秋仲月由部疏请得旨翰林院列讲官名具奏以满汉各二人分讲经书掌院学士暨直讲官拟篇目撰讲章奏请

钦定至日黎明遣大学士一人祗告

皇师

帝师

王师

先圣

先师於

传心殿【亲诣行礼则於前一日均详见吉礼】鸿胪官设

御案於

文华殿

御座前南向设讲案於

御案之南北向翰林院官奉讲章及进讲副本左书右经各陈於案退记注官四人立西阶下东面满讲官暨侍班之大学士吏部户部礼部尚书侍郎通政使副使詹事少詹事立丹墀左西面汉讲官暨侍班之兵部刑部工部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大理卿少卿立丹墀右东面纠仪给事中御史各二人鸿胪寺鸣赞二人立侍班官稍後东西面均南上如衍圣公入

觐恭遇

经筵立於东班之首至时礼部堂官诣

乾清门奏请

御经筵

皇帝御常服乘舆出宫导引扈卫如常仪由後左门

出左翼门至

文华殿丹陛上降舆入

陞座记注官升西阶入立

殿内右楹之西鸣赞升立东西檐下赞排班讲官暨侍班官咸就拜位北面立赞跪叩兴行二跪六叩礼毕鸿胪卿东西各一人引讲官暨侍班官分行升自东西阶满讲官由

殿左门之右汉讲官由右门之左入立於东西楹之南东侍班官由左门之左西侍班官由右门之右入立於讲官後纠仪官随入立东西隅均东西面北上鸿胪卿退立於

殿檐下鸣赞赞进讲满汉直讲官四人出至讲案前东班西上西班东上行一跪三叩礼复位立满讲官一人出就案左北面展讲章进讲四子书毕复位汉讲官一人趋过案左进讲如之

皇帝阐发书义宣示臣工讲官暨侍班官跪聆毕兴又满讲官一人趋过案右汉讲官一人出就案右先後进讲经义毕

皇帝阐发经义各官跪聆亦如之鸿胪卿引出殿至丹墀各就拜位立鸣赞赞如初行二跪六叩礼毕内监设坐氊於

殿内东西各二行鸿胪卿引讲官侍班官按品胪序仍升东西阶入

殿内

赐坐

赐茶仪与常朝同礼部尚书奏礼成

驾兴至丹陛陞舆还宫是日

赐燕於

太和门东廊讲官暨侍班记注纠仪各官咸与燕毕诣内金水桥南丹墀东行一跪三叩礼各退

视学

视学之礼豫期由部疏请行取衍圣公五经博士至圣裔五人元圣周公裔四配十二哲裔各二人乘传赴京暨各氏子孙列官於朝者各官学师生直省在京需次之进士举人贡监生咸与观礼内阁拟经书国子监祭酒司业撰讲章均进

钦定至日工部官张大次於大成门东设

黄幄

御座於彛伦堂内鸿胪寺设

御案於幄前少东均南向设讲案二於左右东西向祭酒司业奉讲章及进讲副本左书右经各陈於案

皇帝礼服乘舆诣学  【仪与丁祭亲诣同】法驾卤簿前导前引後扈如常仪祭酒司业率所属官暨进士举人朝服诸生公服跪迎於成贤街道右

皇帝至

庙门外降舆入太常卿二人恭导诣

大成殿释奠於

先师孔子【仪详吉礼】礼毕出大成门入大次更衮服王公以下咸更采服王公序立於大次之南各官均先诣彛伦堂庭中按朝班东西序立衍圣公在东班之首五经博士各氏後裔在班末均东西面北上记注官四人立西阶下东面纠仪给事中御史各二人鸿胪寺鸣赞二人立东西阶下均东西面北上宣制官一人立东檐下西面祭酒司业率所属官及进士举人肄业诸生序立太学门内东西面南上礼部尚书奏请

行讲学礼太学鸣钟鼓

皇帝出大次至门外乘舆导迎乐作由太学中门入

王公等随入祭酒以下跪候

驾过兴咸随入

皇帝至彞伦堂降舆

御讲幄

陞座记注官升西阶入立堂内右楹之西纠仪官升东西阶立东西檐下第三柱鸣赞升立第二柱王公立阶上各官立阶下均东西面鸣赞赞排班衍圣公率五经博士各氏後裔祭酒司业率所属官及进士举人诸生咸就拜位北面立班齐赞进衆进赞跪叩兴衆行三跪九叩礼毕

赐王公暨衍圣公大学士九卿坐鸿胪官引由左右门入堂内咸跪行一叩礼坐翰詹四品以下官国子监官六堂诸学师儒五经博士各氏後裔进士举人肄业诸生皆列东西阶下圜堂下听讲鸣赞赞进讲满汉祭酒二人由左门入司业二人由右门入均北面立赞举案执事官举

御案至

御座前

赐直讲官座祭酒就东案西面司业就西案东面各行一叩礼坐满汉祭酒以次讲四子书司业讲经亦如之讲毕赞举案执事官举

御案置原位王公以下起立祭酒司业出率所属官暨进士举人诸生就拜位北面立礼部尚书奏传

制鸣赞赞有

制祭酒以下皆跪宣制官进至中门左宣

制曰圣人之道如日中天讲究服膺用资治理尔诸生其勉之宣讫赞叩兴祭酒率衆行三跪九叩礼先退至成贤街恭竢

赐王公大臣茶跪受坐饮各行一叩礼毕由左右门

出就阶下序立礼部尚书奏礼成

驾兴陞舆出太学门导迎乐作祭酒以下跪送如初

迎仪

皇帝还宫次日衍圣公率五经博士各氏後裔祭酒司业率所属官暨进士举人诸生具表谢

恩所司陈法驾卤簿乐悬如常仪王公百官咸朝服

阙下

皇帝礼服

御中和殿执事各官行礼毕

御太和殿鸿胪官引王公百官各就位赞行三跪九叩礼次引衍圣公暨祭酒以下东西分班各就拜位跪宣表官奉表跪宣讫赞行三跪九叩礼

赐坐

赐茶均如大朝之仪是日

赐衍圣公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各官燕於礼部五经博士各氏後裔暨执事官咸与越三日颁

勅於太学

诏诸生而策励之

赐衍圣公貂冠朝服祭酒司业监丞五经博士各氏在京官衣皆一袭各氏後裔太学六堂师生宗学觉罗学咸安宫学景山学八旗学义学副管教长助教教习学生暨进士举人白金有差增广是科太学乡试中额送各氏後裔观礼者入监读书○

  皇帝特举

幸鲁盛典展礼

先师乃讲学於

阙里豫期

命大臣偕衍圣公遴选圣裔贤裔二人充直讲官翰

林院撰拟讲章均奏请

钦定前期一日有司张大次於奎文阁前设

御座於诗礼堂内设

御案於座前设

勅案於左楹之东均南向设讲案於堂西檐下东向

至日翰林院官陈讲章於

御案进讲副本於讲案内阁官陈

勅於

勅案

皇帝龙袍衮服乘舆出

行宫诣

阙里?驾卤簿前导前引後扈如常仪衍圣公采服率五经博士暨各氏後裔跪迎於庙门外道右

皇帝至奎文阁前降舆太常卿二人恭导诣

大成殿致祭於

先师孔子  【仪与丁祭亲诣同】礼毕出同文门至奎文阁

入大次少憇随

驾官暨地方守土官序立於承圣门左衍圣公以下

序立於承圣门右礼部尚书奏请

行讲学礼

皇帝出大次乘舆礼部堂官二人恭导入承圣门衆

皆跪候

驾过兴地方官司道以下竢立於门外各官随入皇帝至诗礼堂降舆

陞座各官至庭中仍按左右序立大学士一人立东

檐下西面宣

勅官一人立大学士後鸿胪卿二人鸣赞二人立两阶上东西面鸣赞赞排班衍圣公五经博士各氏後裔就西阶拜位立北面东上赞跪叩兴行三跪九叩礼毕复位赞进讲直讲一人升自西阶诣讲案前一跪三叩兴东面立讲四子书讫次直讲一人诣案讲经亦如之皆退复位立鸿胪卿奏宣

勅衍圣公以下诣拜位立鸣赞赞跪衆皆跪大学士

由堂左门入奉

勅由堂中门循闑左出授宣

勅官奉至阶前西面立宣讫降自中阶授衍圣公衍圣公祗受授执事官鸣赞赞叩兴衍圣公率五经博士各氏後裔行三跪九叩礼毕鸿胪官引各官出毓粹门序立祗竢礼部尚书奏礼成

驾兴乘舆礼部堂官二人恭导出毓粹门诣

孔林行礼毕【仪见吉礼】

还行宫衆皆退翼日

赐衍圣公蟒衣狐裘貂裘表里书籍五经博士书籍衣币各氏後裔衣币白金各有差学政简各氏弟子员有文行者贡入太学其在仕籍者均进一阶增广是年山东各府州县入学名额

巡幸

巡幸之礼

皇帝省方观民

特举时巡盛典既诹吉王公暨内阁部院府寺监各

官均列名具奏请

旨扈跸先期一日遣官以

巡狩祗告

奉先殿至日銮仪卫陈骑驾卤簿於

銮舆所出禁门外

皇帝御征衣乘舆出宫领侍卫内大臣前锋护军统领率禁旅翊卫扈跸诸臣皆征衣乘骑以次随发王公百官咸采服跪送内阁学士率中书恭奉

御宝以从部院有执事者携

行在印备用

銮辂所经禁随

驾官弁军士扰吏民践禾稼内务府供

御营器用守土官动公帑备糗粮刍茭有借端科敛者论如法○直省将军督抚提镇及所属文武官弁咸朝服各於所治境外恭迎道右绅士耆老随远近跪迎既

驻跸督抚提镇率属朝於

行营正门之外至

巡省之方翼日望秩於

方岳及祭古昔

帝王功德隆重者

先圣

先师皆

亲诣行礼境内山川先贤名臣忠烈祠墓并遣官致

祭【详见祠祭司】○

  驻跸行营日觐封疆大吏监司郡县

谘询风土人情

临视河防

指授方略

召试陈诗献赋之士拔其尤者量授以官

亲閲方镇重兵以辨将备军士材武经过州县赐复蠲租存问高年赏赉各有差○

  皇帝回銮守土官於所治境外跪送在

京王公文武京堂武官副都统以上暨

内廷供奉记注翰林科道等官咸采服出郊外跪迎

驾还宫次日遣官以

回銮祗告

奉先殿如初礼

御新宫

皇帝御新宫前期一日遣官各一人祗告

太庙

稷届期内大臣侍卫齐集候随

皇帝临新宫銮仪卫设法驾卤簿乐部设乐悬於太和殿前礼部官设王等所进庆贺表文於太和殿内左楹黄案上王以下文武各官咸朝服齐集於

太和殿前礼部堂官奏请

陞殿

皇帝御中和殿陞座内大臣侍卫内阁大学士礼部都察院堂官鸿胪寺鸣赞官行三跪九叩礼毕

皇帝御太和殿鸣钟鼓乐作

陞座乐止鸣鞭内外王以下公以上於丹陛上两旁立鸣赞官赞进赞跪衆皆跪赞进表宣表官奉表文至檐下正中跪宣毕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礼毕各就原位立乃

赐燕王公等入

殿内内大臣侍卫在丹陛上各官在丹墀青幕内各就坐行一叩礼燕毕谢

恩行一跪三叩礼礼成鸣鞭作乐

皇帝还宫衆皆退

皇太后御新宫前期一日遣官祗告

太庙後殿

奉先殿届期豫设

皇太后仪驾乐悬於宫门内外

皇太后礼服乘舆出宫乐作仪驾前导引礼大臣命妇

前引至

慈宁宫候

皇太后陞後宫暂憇执事官豫设

皇帝拜位於

慈宁门正中礼部堂官奏请

皇帝礼服乘舆出宫礼部堂官恭导出

隆宗门至

永康左门降舆至

慈宁门下东旁立礼部堂官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陞座乐作

皇太后御慈宁宫

陞座乐止礼部堂官恭导

皇帝诣正中拜位上立鸿胪寺官引内大臣侍卫於仪驾末排立鸣赞官奏跪拜兴丹陛乐作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内大臣等皆随行礼毕礼部堂

官恭导

皇帝复原位立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还宫乐作

还宫乐止礼部堂官导

皇帝出乘舆还宫执事女官豫设

皇后拜位於

慈宁宫檐前正中设

贵妃

嫔拜位於左右稍後礼部堂官转传内监奏请

皇后礼服率

贵妃

嫔诣

皇太后宫行礼依次乘舆自

启祥门出前引命妇八人恭导至

徽音左门外降舆至

慈宁门下东旁立

贵妃

嫔等序立引礼女官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陞座

皇太后御慈宁宫乐作

陞座乐止引礼女官恭导

皇后诣正中拜位立

贵妃

嫔於左右稍後均北向立丹陛乐作二大臣命妇奏请

皇后率

贵妃

嫔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成咸入

慈宁宫内

赐燕燕毕谢

恩行二肃一拜礼二大臣命妇导

皇后率

贵妃

嫔复原位立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还宫乐作

皇太后还宫乐止引礼女官恭导

皇后率

贵妃

嫔自

徽音左门出乘舆还宫衆皆退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八·志第五十五·柯劭忞
  卷八十三·国朝·蒋一葵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八·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一·佚名
  ◎张大帅晋京纪·李定夷
  ●绎史摭遗卷十八·温睿临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佚名
  第62章 说体面话不做体面事的蒋介石·冯玉祥
  读例存疑卷十四·薛允升
  卷六十五·杨士奇
  秦伐魏·佚名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卷四十一·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目录地理类观华夷图【唐伍乔】观华夷图【唐曹松】观舆图有感【元金渭五首】河山形胜图【金雷渊】河山形胜图【金冯璧】东山老人河山形胜图【金赵

  • 御选宋诗卷六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二五言絶句二吕本中题芦雁扇雁下秋已晩江天风雨微宁为聚沙立不作傍云飞夜雨梦短添惆怅更深转寂寥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梦梦入长安道萋萋尽春草觉来春已去一片池塘好陈与义同家弟赋蜡梅诗得

  • 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言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晋书王导传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唐书地理志注武德三年更江宁曰归化八年更归化曰金陵九年更金陵曰白丁谢朓诗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凤凰台上凤凰游【六朝事迹宋元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四·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四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山谷居双井隶分宁县】 阳关一曲水东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遂为歌曲】

  • 侯寘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侯寘(生卒年不详)字彦周,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晁谦之之甥,南渡后居长沙,曾为耒阳县充,乾道、淳熙间尚在世。有《懒窟词》一卷。所作《眼儿媚》词,注云“效易安体”,今李清照原词未见。又有鼓子词二首,皆为金陵府会所作

  • 卷六羽部·赵璘

      南人長林中大樹謂之有神,云近此伐木,則必神怒致禍。□□乃斧他人之樹,為主所訴,官捕而鞫之,當以盜論。其家質田以賂獄吏,鬻衣以備囚糧,卒不免笞背,皆被瘡而歸,此乃避禍而速禍也。  又有里人為鄰巫所惑,而當有災,宜謝神,乃殺

  • 卷之一千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六十四 内务府奏请补放连生为主事掌织造关防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九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五日,奏事治仪正傻子、员外郎双全传谕;曹寅前因勤劳,给予兼衔;今其子连生,虽补父缺,但可否即任父职,抑给主事之职?如何之处,尔内务府总管理应具奏请旨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三 北洋元老·溥仪

    这个退位诏并没有发出去,当时公布的只有裹夹在大总统命令中的一个内务府的声明。 大总统令 据内务部呈称:准清室内务府函称:本日内务府奉谕:前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因全国人民倾心共和,特率皇帝将

  • 唐王朱纃、朱聿键传·张廷玉

    唐定王朱..,太祖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受封。永乐六年(1408)前往藩地南阳。十三年去世。其子靖王朱琼烃继嗣。朱琼烃行为规矩,为成祖疼爱。入朝之后,成祖三天两头召见他。宣德元年(1426),朱琼烃去世。其妃高氏还

  • ●序·壁昌

    牧令要诀侄细读数过实系有用之书言虽浅近而事事踏实人人可行内灾赈守御两段尤为紧要而开首造门牌一段为诸政之根本孟县运料一节得处事之妙法自古绝大经济皆从平实中做出也间有增易数字并将紧要处圈出以醒眉目似可即行

  • 提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西汉会要       政书类一【通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西汉会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撰天麟字仲祥临江人开禧元年进士调抚州教授历武学博士通判惠潭二州权知英德府事蹟附见宋史徐梦莘

  • 张子正蒙注卷八·王夫之

    乐器篇  此篇释《诗》《书》之义。而先之以《乐》,《乐》与《诗》相为体用者也。  乐器有相,周、召之治与!  相,韦表糠里。《记》曰&ldquo;治乱以相&rdquo;,相之音菀而不宣,所以节音之杂乱,周、召之治还醇止乱之道。 

  • 春秋辨义卷七·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荘公三庚戌○惠王六年二十有三年○齐桓十五晋献六卫惠二十九蔡穆四郑文二曹荘三十一卒陈宣二十二杞惠二宋桓十一秦宣五楚成王頵元年○二十二年楚熊恽弑其兄堵敖代立今年是为楚成王元年春公至自齐鲁自荘

  • 卷第三十三·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三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谢西序头首提纲(首座 书记 藏主 知殿 侍者) 真净文禅师谢主首上堂。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乃拈拄杖云。不是一法又舍个什么佛事也。三德

  • 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6—1837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家以幽默风趣的笔法,嘲笑了英国政治制度中所谓“自由”、“民主”的虚伪性,揭露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空虚与堕落的生活,反映了一些下层人民的苦难处境。作品写的是

  • 庄渠遗书·魏校

    文集。明魏校撰。十六卷。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其先祖本姓李,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曾官南京刑部主事、郎中、兵部郎、广东提学副使,太常寺卿。致仕卒。谥恭简。有《周礼沿革传》、《春秋经

  • 禅林类聚·佚名

    凡二十卷。元代道泰、智境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本书系就诸祖语录、传灯录等,收集禅家诸师之机缘语要而成,内容包括帝王、宰臣、儒士、佛祖、法身、佛像、伽蓝、殿堂、塔庙、丈室、门户、禅定、经教、尼女、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