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錄三 本書校勘引用及參攷書目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简作通鉴。

  2、[元]脱脱等辽史

  3、[宋]赵志忠虏廷杂记通鉴胡三省注引。

  4、[宋]薛居正旧五代史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简作长编。

  6、张亮采补〈辽史·交聘表〉

  7、[宋]江休复嘉佑杂志

  8、[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简作会编。

  9、[清]秦缃业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遗简作拾遗。

  10、[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简作备要。

  11、[宋]史愿亡辽录会编节引。

  12、[宋]马扩茆斋自叙会编节引。

  13、[宋]许采陷燕记会编节引。

  14、[宋]沉琯南归录会编节引。

  15、[宋]朱胜非秀水闲居录

  16、[宋]赵良嗣燕云奉使录会编节引。

  17、[宋]王偁东都事略简作事略。

  18、[宋]蔡绦北征纪实

  19、[宋]洪皓松漠纪闻

  20、[宋]范仲熊北记会编节引。

  21、[元]脱脱等金史

  22、[宋]童贯上贺耶律氏灭亡表会编节引。

  23、[宋]仁宗实录长编注引,简作实录。

  24、[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25、[宋]马令南唐书

  26、[宋]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会编转载,简作行程录。

  27、[宋]宋绶出使录长编节引。

  2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简作通考。

  29、[宋]宋会要辑稿简作会要。

  30、[元]脱脱等宋史

  31、[宋]余靖武溪集

  32、[宋]王曾行程录长编节引。

  33、[宋]曾公亮武经总要简作总要。

  34、[明]宋濂等元史

  35、[宋]刘敞出山诗

  36、[宋]宋抟行程录

  37、[宋]路振乘轺录续谈助、皇朝事实类苑节引。

  38、[宋]薛映、张士逊使辽语录

  39、[宋]刘邠中山诗话简作诗话。

  40、古今诗话简作诗话。

  41、[宋]胡峤陷虏记新五代史节引。

  42、幽怪录类说节引。

  43、[宋]张舜民使辽录陶宗仪说郛及类说节引。

  44、[南北朝]魏收魏书

  45、[唐]李延寿北史

  46、[唐]姚思廉梁书

  47、[宋]武珪燕北杂记类说节引。

  48、(佛)长阿含经

  49、(佛)萨婆多论

  50、(佛)瑞应经

  51、(佛)灌佛经

  52、[宋]范成大揽辔录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赵尔巽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吕思勉
  第四○六清单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一五--二·佚名
  第八十八卷 文苑 一 五·缪荃孙
  世家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四十二·郑麟趾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西南夷师子国传·沈约
  薛瞮传·李延寿
  符存审传·薛居正
  王时槐传·张廷玉
  第四十四章 护党救国军之缘起·李宗仁
  弁言·佚名
  卷六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及翁·唐圭璋

      及翁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省绵阳)人,移居吴兴。登宝祐元年(1253)进士第。景定间言公田事,有名朝野。咸淳四年(1268),以国子司业、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秘书少监。同年十一月,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元年(1275),自试堂书礼部侍

  • 第八出·李开先

    (末扮僧上白)大厦敷支势已倾,英雄四海乱纵横。吾徒不是空门客,要削人间事不平。念我是经略府提辖官鲁达,今已弃职,在相国寺为僧。昔曹(日?)征土番,军中与林冲八拜为交。常恨兄弟刚不屈人,奋不顾身,当欲直言强谏。万一有祸,争奈老母

  • 卷一百十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七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初仕梁累官至尚书仆射陈天嘉中转太子詹事後主嗣位历任尚书令不持政务但日与後主随宴後庭多为艶诗国政日颓君臣昏乱陈亡入隋拜上开

  •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三卢鸿一【新唐书作卢鸿】卢鸿一字浩然范阳人徙家洛阳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隐於嵩山开元中以谏议大夫召鸿一固辞乃聼还山诗十首编为一卷嵩山十志十首草堂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前当墉

  • 崔与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州增城(今属广东)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

  • 卷二百一·列传第八十八·列女二·宋濂

        ◎列女二   武用妻苏氏,真定人,徙家京师。用疾,苏氏刲股为粥以进,疾即愈。生子德政,四岁而寡。夫之兄利其资,欲逼而嫁之,不听。未几夫兄举家死,惟余三弱孙,苏氏取而育之。德政长,事苏氏至孝。苏氏死时,天大旱,德

  • 卷七十·谷应泰

      ○平徐鸿儒(附王好贤、于弘志 )   熹宗天启二年夏五月,山东妖贼徐鸿儒倡乱。鸿儒,巨野人,迁郓城,万历末,以白莲教惑众,党数千人。深州人王森以救一妖   狐,妖狐断尾,令藏之招人,人闻异香,多归附之,号闻香教。森死,遗赀巨

  • 御抛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四·乾隆

      明  英宗皇帝  【丁夘】正统十二年春三月徙沙州卫之众于山东  沙州卫都督讷格【永乐二年沙州酋长琨济楞□珠率众来归命置沙州卫处之寻以琨济楞□卫事进秩都督同知讷格乃琨济楞之长子袭父职为都督 按讷格旧

  • 卷五十一·佚名

    正月十二日(乙亥),上谕内阁曰:恒瑞自台湾带兵赴援,观望迁延,种种玩误;又妄行奏请添兵,张大贼势。若治以摇惑军心之罪,即应按军法立斩;岂福康安曾经屡次出兵,而于行军纪律尚未之知?幸而朕于剿捕事宜,先机筹画,早命福康安前往督办;恒瑞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二)·陈寅恪

    复次,据陈眉公集卷首载其子梦莲所作年谱,崇祯六年眉公年七十六岁,其生日为十一月初七日,则宋诗序中所引河东君寿眉公诗自不能作于崇祯六年,此寿诗之作成疑在崇祯四年冬或五年冬眉公七十上或七十五岁生日相近之时耶?又河东君

  • 卷二·刘敞

      或問曰:太公治齊尊賢而尚能,周公曰後世必有簒奪之臣;周公治魯尊尊而親親,太公曰後世寖弱矣。若是乎聖賢之無益于治亂之數也?曰:否,此非聖賢之語也。致功兼并者文其過之言爾。齊不用太公之法故齊奪,魯不用周公之政故魯弱。

  • 卷六十二·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二舍利子,耳界无所有不可得故前後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前後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耳界空故前後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

  • 宗镜录卷第九十六·延寿

    菩萨处胎经云。譬如泉源陂池。五河驶流。各各有名。悉归于海。便无本名。亦如须弥。峙立难动。杂色众鸟。往依附山。皆同一色。便无本色。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亦复如是。众生心识。所念不同。若干思想。能

  •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观相门第四所以有此门者有通别二义。通意有三。一者根性不同悟入各异。自有闻求四缘无四不悟闻捡三相无三而得道。故说三相门。二者欲通释诸方等经。经中自有明四缘毕竟空。自有明三相毕竟空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四·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赋风声赋恣夏之月余以抖擞行脚自忠南来乃受请于祗园主人焉策履三日陟若山之巅巍处是旧游瞩瑞处也梵宫如故铃韵依然松条增翠石榻涂钱且问驱乌沙弥曰某卓锡于何地还如曩昔面萨埵耶于是铁脊胡床敛目希夷若

  • 卷五十六·性音

    宗鉴法林卷五十六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药山看经。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师曰我祇图遮眼。曰某甲学和尚得也无。师曰。汝若看。牛皮也须穿。 长庆棱云。眼有何过。 报慈遂云。且道长庆会药山

  • 回顾·贝拉米

    《回顾:公元2000—1887年》是美国爱德华·贝拉米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88年。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小说体裁,叙述一个生于1857年的名叫韦斯特的美国人,他于1887年在波土顿地下室里入睡,成为长眠的僵尸。到公元2000年被一

  • 青山集·郭祥正

    三十卷。《续集》七卷。宋郭祥正(约1078前后在世》撰。郭祥正,字功父,自号醉吟先生,太平州当涂 (今安徽当涂县)人。生卒年不详。熙宁中举进士,知武冈县佥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官至汀州通判,摄守漳州,后弃官隐居于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