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栴檀香身陀罗尼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有陀罗尼名栴檀香身。是陀罗尼有大威力。能与众生广大福聚。若复有人得此陀罗尼。发至诚心读诵受持坚固不退。是人所有极重宿业悉得消灭。当来获得殊胜果报。又复有人欲见观自在菩萨者。先于清净之处持诵精熟。然后择吉祥日。日初出时用白檀香涂曼拏罗。于中焚栴檀香献殊妙花。即起首诵陀罗尼八千遍。得数满已即于曼拏罗前。铺吉祥草虔心而卧。如是经于七日。即得菩萨出现本身。令持诵人所求成就。又复有人以业报故。身患癞病及恶疮癣。即于佛前诵陀罗尼三遍。加持瞿摩夷及香泥。作曼拏罗供养佛已。然取曼拏罗香泥涂于已身。所患疮癞速得除瘥。乃至宿业亦得除灭。即说陀罗尼曰。

那莫室赞(二合)那曩(引)誐野(一)怛他(引)誐多(引)野(二)阿啰曷(二合)帝(引)三藐讫三(二合)没驮(引)野(三)那莫室赞(二合)捺啰(二合)钵啰(二合)婆(引)嚩(引)野(四)酤摩啰部(引)多(引)野(五)那莫阿(引)哥(引)舍誐哩婆(二合引)野(六)冒地萨埵(引)野(七)摩贺(引)萨埵(引)野(八)那莫阿(引)哩也(二合引)嚩路吉帝(引)说啰(引)野(九)冒地萨埵(引)野(十)摩贺(引)萨埵(引)野(十一)摩贺(引)哥(引)噜尼哥(引)野(十二)阿(引)哩也(二合引)嚩路吉帝(引)说啰写(上)阿提瑟姹(二合引)你(引)那(十三)你(引)舍曳赊(引)弥(十四)怛[寧*也]他(引十五)尾誐底摩哩(引)唧计(引十六)讷哩驮(二合)摩弥(引十七)讷啰(引)努钵啰(二合)尾瑟致(二合引十八)赞捺曩(引)誐[口*爾](引十九)三满多波哩输达你(二十)秫驮尸梨(引二十一)佐(引)哩怛啰(二合)嚩底(二十二)摩贺(引)钵啰(二合)多(引)闭(引二十三)萨哩嚩(二合)没驮阿提瑟致(二合)帝(引二十四)婆誐嚩底(二十五)播(引)波尾那(引)啰你娑嚩(二合引)贺(引二十六)

尔时阿难闻佛说此大陀罗尼已。欢喜信受礼佛而退。

佛说栴檀香身陀罗尼经

猜你喜欢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二·子璇
  卷五·野竹福慧
  大明高僧传卷第四·如惺
  卷第二十五·佚名
  卷四·佚名
  第一 道相应·佚名
  自 造·太虚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八·佚名
  卷第二十九·佚名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佚名
  卷九·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佚名
  菩提心离相论·龙树
  处胎品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章 誓死不从·屠隆

    〔生上从人随上〕淸都在人境。飞仙不难遇。欲寻匡庐峯西泛九江去。来到此处。已是江边了。从人可叫江船来。〔丑叫介净末外小生扮江船上〕乘舟九江水。不是九江人。结就靑丝网。中原收凤鳞。客官要往那裏去

  • 第四折·秦简夫

    (正末同卜儿、小末尼上,云)今日是老夫贱降的日辰,摆下酒席请众街坊庆贺这所新宅子,就顺便庆贺小员外。昨日着小大哥请的扬州奴去了,不见来到;众街坊老的每,敢待来也。(扮众街坊上,云)俺们都是这扬州牌楼巷人。昔日赵国器临死

  • 列传第四十七·刘昫

    ○刘幽求 钟绍京 郭元振 张说 子均 垍 陈希烈附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也。圣历年,应制举,拜阆中尉,刺史不礼焉,乃弃官而归。久之,授朝邑尉。初,桓彦范、敬晖等虽诛张易之兄弟,竟不杀武三思。幽求谓桓、敬曰:“三思尚存,公辈

  • 卷五十六·志第八·历五·宋濂

        ◎历五   ○庚午元历上   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   步气朔术   日法,五千二百三十。   岁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

  • ●卷一百九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一。   起绍兴九年正月五日丙戌,尽十四日乙未。   九年正月五日丙戌赐新复河南州军敕。   门下朕以眇躬嗣承丕绪明不能烛德不能绥为人子孙不能保其所付为人父母不能全其所安虽穷宵旰之勤未息边

  • 第七十一回 入洞庭擒渠扫穴 返庐山奉榇奔丧·蔡东藩

      却说绍兴五年,金主晟病殁,金人称他为太宗,当由粘没喝、兀朮等,拥立金太祖孙合剌为主。合剌一作赫拉。合剌易名为亶,继立后,却也没甚变动。偏宋廷诸大臣以为金立新君,或肯许和,应遣使通问,借觇情势。惟中书舍人胡寅,极力谏

  • 读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徐乾学

    庙制下朱子家礼祠堂制【古之庙制不见于经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祠堂制三间或一间正寝谓前堂也】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髙曽祖考四代各为

  • 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六月。癸未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酉皆如之。  ○谕内阁、张之洞陈宝箴奏、请饬妥议科举新章。并酌改考试诗赋小楷之法一摺。乡会试改试策论。前据

  • 船政例·佚名

    目录 往浙捕鱼额带食米 渡载客人货物,额定人数、货数取钱 战船遭风,一面通报、一面提讯取结核详 办理军工应需料物,不许派令业户行保领价代买 严禁勒索船只验烙给照陋规 船只如式刊刻油饰书写 洋商各船应照原定章程办理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三经籍考【臣】等谨案马端临经籍考子类凡二十门盖本诸列史艺文志而列史又本刘向辑録者也顾如名家墨家纵横家後世鲜有专书即马氏所收每门亦

  • 卷九 丧亲章第十八·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首云“孝子之丧亲也”,故章中皆论丧亲之事。丧,亡也,失也。父母之亡没,谓之丧亲。言孝子亡失其亲也,故以名章,结之于末矣。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生事已毕,死事未见,故发此章。)哭不亻哀,(气竭而息,声不委曲。)礼无容,(触

  • 律吕阐微卷八·江永

    婺原江永撰纳音纳音之理与律吕相贯通子太声律数乃六十干支纳音之源而六十纳音乃六十调与八十四声相配者前人论律未尝旁通及此今特明之 地支之数出于洛书九八七六五四再周而十二支遍一二三为三才之数虚之不用一

  • 如来生品第四·佚名

    于时佛星,適与月合,吉瑞应期。从右胁生,犹如雲除,千日霍现。譬如久冥,炬光卒耀,东方为首。树为头发,华草为毛,莲花为面。青莲为眼,丹树为口,须弥为乳。四海为腹,中土为腰,南方为髋。私为垂珠,恒为香璎,西方为足。众宝为饰,诸转轮王,历

  • 卷第五(初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初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三十尼萨耆法之一佛在王舍城。尔时六群比丘多畜衣服。入聚落著异衣。出聚落著异衣。食时著异衣。食竟著异衣。怛钵那时著异衣。怛钵那竟著异衣。食前著异衣。食后著

  • 重订西方公据发凡·彭绍升

    是书多为在家二众指点津梁。故须克数持名。分图标行。俾不至为他岐所惑。若能脱去万缘。净念相继。毕命为期。人我相忘。自他普度。鱼兔在手。安用筌蹄矣。然诸师开示。言近指远。三根普被。久修行人亦未可忽。识者宝

  • 凤山县志·李丕煜

    台湾地方志。清李丕煜修,陈文达等纂。十卷,首一卷。丕煜,河北滦州(今滦县)人。康熙贡生,官南平、凤山等知县。文达,台湾县(今台南)人。康熙贡生,曾参加修纂《台湾府志》及重修《台湾府志》。凤山为清初台湾府三县之一,在台湾

  • 西湖水利考·吴农祥

    《西湖水利考》详细记录了唐宋以来杭州西湖的治理情况和保护措施,是了解西湖水利方面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史料。

  • 台湾语典·连横

    连横著。4卷。有台湾银行丛书本。本书分卷解释台湾话中的单音词、复音词、人称用词和人事用词,多引《方言》、《说文》、《玉篇》等书之说,有精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