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能改斋漫录

笔记。南宋吴曾作。原为十卷,今本作十八卷。分为事始、辨误、事实、地理、议论、乐府等十三类,大部分为考证。本书征引广博,资料丰富,常为后代治史者引用。但作者附谀秦桧,书中颇有美化秦桧内容,为后人诟病。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著录为二十卷,今本仅十八卷,已佚去“诙谐谈谑”一门,其他各门也有删削之迹。据今人考证,此书甫出,即遭人告讦而毁板,今本为后人删存之本。宋元古籍及《永乐大典》中存有不少逸文。有明抄本、 《四库全书》本、乾隆间临啸书屋刊本、 《守山阁丛书》本、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墨海金壶》本等。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校点本,取各本校录

《能改斋漫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佚名
  窑器说·程哲
  从政遗规·陈宏谋
  养羊法·卜式
  弹琴杂说·杨表正
  男子双名记·陶涵中
  世载堂杂忆·刘成禺
  荣枯鉴·冯道
  佩觿·郭忠恕
  尔雅注·郑樵
  社会哲学概论·瞿秋白
  六韬译注·吕尚
  法书通释·张绅
  渠丘耳梦录·张贞
  泰西水法·熊三拔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蜀中妓·唐圭璋

      市桥柳   送行   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   后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敬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 卷二百五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五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鹤山诗集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人庆元五年进士理宗朝累官签书枢密院事改资政殿学士福州安抚使卒赠太师諡文靖有鹤山集登万象楼和计次阳韵尘缨

  • 卷之二·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二王梵志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案《全唐诗》无王梵志诗,生平事迹不可考。《太平广记》所载,神诞不可信。刘复《炖煌掇琐》据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二七一八号炖煌卷子录出梵志诗一卷,另以

  • 耿弇列传第九·范晔

    耿弇 弟国 国子秉 秉弟夔 国弟子恭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其先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巨鹿徙焉。父况,字侠游,以明经为郎,与王莽从弟亻及共学《老子》于安丘先生,后为朔调连率。弇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

  •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礼一·张廷玉

        ◎礼一   《周官》、《仪礼》尚已,然书缺简脱,因革莫详。自汉史作《礼志》,后皆因之,一代之制,始的然可考。欧阳氏云:“三代以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要其用之郊庙朝廷,下至闾里州党者,未尝无可观也。惟

  • 卷二一八 唐紀三十四·司马光

      起柔兆涒灘(丙申)五月,至九月,不滿一年。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至德元載(丙申,公元七五六年)   五月,丁巳,炅衆潰,走保南陽,賊就圍之。太常卿張垍薦夷陵太守虢王巨有勇略,上徵吳王祇為太僕卿,以巨為陳留 譙郡太守

  • 卷三百三十八 元豐六年【一】(癸亥,1083)·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八月盡其月   八月甲戌朔,永興等路提舉司言:「安撫司近出公據錢二十萬緡,召人入便,每百緡貼納錢十千。本司相度,除緣邊州軍外,欲依安撫司例施行。」從之。   戶部言:「開封府界諸縣積欠坊場錢,雖令賣產

  • 别集下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十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刘子羽 字彦修忠显公长子以门?入仕宣和末忠显辟为浙东机宜为大府簿迁卫尉丞忠显帅真定复辟之寻除直秘阁丁吉除秘撰知池州改集撰知秦州未行除御管使司参赞张

  • 李元护传·魏收

    李元护,辽东襄平人。八世祖李胤,晋朝司徒、广陆侯。李胤子李顺、李..及孙子李沉、李志,都是很有名的官员。李沉孙子李根,任慕容宝政权的中监。李根儿子李后智等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几代没有名位,三齐豪门大多轻视他。

  • 卢辩传·令狐德棻

    卢辩字景宣,是范阳涿地人。世代治儒学。其父卢靖,曾任太常丞。卢辩少年时爱好学习,博通经书,被推举为秀才,任太学博士。他认为《大戴礼记》尚未有人加以注解训诂,于是注解《大戴礼记》。他的兄长景裕是当时的大儒,对卢辩说:“

  • 欧阳月·周诒春

    欧阳月 字日如。年三十二岁。生于广州。叔庚。任驻爪哇总领事。永久通信处。上海老靶子路十六号。已婚。女一。光緖二十六年。自费游美。光緖三十二年。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业。光緖三十三年。入芝加哥大学。光緖三

  • 卷十九·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唐嵩岳破灶堕传释破灶堕者,不知何许人也。天后之世,参事嵩岳安禅师,号老安是欤?通彻禅法,逍遥弗羁,恒理求而不见其前,别涂取而莫趋其后。尝遇巫氏能与人醮灶祓禳,若汉武之世李少君,以祠

  • 卷八·佚名

    △思惟三昧品之馀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何证知舍离我见耶。佛言:不空见。若诸菩萨摩诃萨得证知时。无有住著则离我见。如是菩萨虽无住著。而能为彼一切世间天人众生作大利益。云何利益。所谓为

  • 毗婆尸佛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尔时佛告诸苾刍。于过去劫有大国王。名满度摩。有一太子名毗婆尸。久处深宫思欲出游。告御车人瑜誐言。与我如法安置车马。今欲出外游观园林。瑜誐闻已即往厩中。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七·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法师曰:“今当为解律中文句。如律本所说,名者不独一,随人而结,人身修习生名姓,戒寺行年纪,当以一一而知,我今分别解说。人身者,随得一人,或长或短,或赤或黑或白,或肥或瘦。修习者,或修禅定,或修僧事,或修学

  •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佚名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所奉祖师有明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是知本仪撰于明。述伏魔经法谢恩醮仪。从内容和形式看,与正一部《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当为一书。

  • 玉箓资度解坛仪·佚名

    玉箓资度解坛仪,不署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解坛仪乃玉箓斋仪之一,用于斋事已毕,解散坛席之时。行此仪旨在上启三清、玉帝等一切神灵,告明奉旨修玉箓大斋事圆功备,应依格奏功

  • 像法决疑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谓如来应常施菩萨所问,回答未来像法世界中众生作何福德最为殊胜的问题。认为应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及至饿狗,提出布施更胜于敬佛法僧三宝,为六度之首。经中对像法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