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野菜博录

四卷。明鲍山 (生卒年不详)撰。鲍山,字元则,江西婺源人。曾入黄山,在白龙潭上筑屋,住了七年之久。在此其间“备尝野疏诸味,因次其品汇,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成《野菜博录》一书。书中分为草部两卷,木部两卷,共记录了二百六十二种可食用的野菜,超过王磐 《野菜谱》所记野菜的数量,与朱《救荒木草》所记野菜也互有出入。《野菜博录》的出现,对于荒年中的百姓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帮助。《野菜博录》今有 《四库全书》本。

《野菜博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昭德新编·晁迥
  陆氏家制·陆九韶
  雪屐寻碑录·盛昱
  德隅斋画品·李廌
  四六鸳鸯谱·佚名
  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
  南北书派论·阮元
  饮流斋说瓷·许之衡
  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
  戏瑕·钱希言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广杂纂·顾禄
  金漳兰谱·赵时庚
  损斋备忘录·梅纯
  千字文·周兴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彭定求

        卷40_1 【奉和过旧宅应制】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   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   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   遗簪谬昭

  • 第六十一回 求圣母暂缓婚期·陈端生

    第十六卷第六十一回求圣母暂缓婚期诗曰:雨露恩浓赐酒觞,便因沉醉失提防。三年玉带为朝宰,一旦香勾现女郎。槐鼎早承高密衮,梅花新试寿阳妆。几番卸却衣冠后,宝炬云屏入洞房。仲春十八景初融,海上韶光景不同。嫩柳才添临水

  • 卷二百六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泉诗集周文璞游洞霄天柱青峩峩石笋危不堕晃晃银云收谁子开玉锁崩腾放闸水煜爚入洞火神境偕灵休乃欲搜碎琐媿此朽浊顔一得在无我致彼老铸疑披褐迎

  • 卷九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静志居诗话明制南北都各立教坊司北有东西二院南有十四楼其后南都旧院极盛成间院中色艺优者结二三十姓为手帕姊妹每月节以春檠巧具殽核相鬬名为盒子防沈啓南曽为作图

  • 卷一百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一百十三寓言草上之风赋【以君子之德风  唐偃乎草为韵】蒋 防草緜緜兮擢颖含薫风发发兮乍靡而分其取象也散芳馨于知已其为义也合政令于人君岂惟动之而委顺抑亦播之而有闻观其徜徉代起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七月丁丑朔以孟秋享 太庙遣定国公徐文璧恭代○升天津游击王承业为台路参将○调密云游击陈爕天津海防○己卯原任吏部左侍郎沈一贯<锍-釒>辞礼部尚书正史副总裁得旨卿以硕望新膺简命政本重地方资赞襄宜

  • ●卷十六·余继登

    国朝品官服色无蟒衣之制,盖蟒蛇属无角无足。乃其后内外官多乞蟒衣,大类龙形。弘治元年,允都御史边镛奏,始禁不许再乞。弘治元年二月,孝庙有旨谕在京诸司:“朝廷政事,祖宗俱有成宪。今后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

  • 国史列传·丁宗洛

    (乾隆十八年修辑)陈璸字文焕,广东海康县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福建古田县知县;以廉能调台湾,内升主事,历迁郎中。四十八年,充会试同考官,擢四川提学道。璸性清介,私居常御布素,食无兼味。督学二载,杜绝苞苴;一切陋规,纤毫不取。上

  • 第三十一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一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汗降书谕爱塔副将曰:“尔之奏书皆览之。汗沿旧制明徵各项官赋,勿增勿减之照旧徵收。辽东周围与诸申人杂居地方之人等草已用尽,粮不及时。倘不取诸申人未到地方之粮草添补之,以何喂

  • 六八六 谕陈昌齐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六八六 谕陈昌齐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乾隆四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吏部议奏四库全书处错误按季查核,应将记过四次之分校 翰林院编修陈昌齐照例议处一疏,奉谕旨:陈昌齐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

  • ●皇朝通典卷五十四·佚名

    禮十四 ○禮十四 嘉四 △嘉四 冠服 寶印 ·冠服 (臣)等謹按杜典有君臣服章制度一門又別立冠冕篇於冠禮之後所載多複今冠禮既無庸纂述冠冕篇亦應併入於冠服一門欽惟我朝鴻業肇興列祖列宗制作隆備衣冠法式釐定服用者百數

  • 经咫·陈祖范

    国子监司业衔陈祖范 撰○易孔子赞易文言元者善之长数句鲁穆姜已引之杂卦传句法类春秋传筮辞屯固比入皆昔有之语欧阳氏遂谓系辞非孔子作不知圣人善与人同乐取诸人岂若后代文章家以蹈袭为戒必言自已出乃为能事乎经分上

  • 卷四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方丘祭地明史太祖本纪呉三年八月癸丑方丘成春明梦余录太祖未即大位之先建方丘于太平门外钟山之阴分祀地洪武元年李善长等进方丘说曰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   明本·王明

    或問儒道之先後。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為陰陽之術〔一〕,眾於忌諱〔二〕,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墨者儉而難遵,不可遍循〔三〕;法者嚴而少恩,傷破仁義。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包儒

  • 卷第七·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七眼若是见。何故世尊。说以为门。不言能见。如契经说。梵志当知。以眼为门。唯为见色。理不应说见即是门。但可说言。依门得见。非此契经定能证

  • 卷之十一·牧云通门

    嘉兴大藏经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十一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诗(丙之一)古南时之余一(秋行)癸未七月下浣归海虞破山寺扫洞闻和尚塔舟发梅溪即事长溪秋水正漫漫拟放扁舟晓月残竹

  • 宋景文笔记·宋祁

    又作《宋景文公笔记》、《笔记》。三卷,北宋宋祁撰。宋祁博学多才,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所见所闻,遇有心得,即加以笔录,日积月累,完成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曰《释俗》,记载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包括官员服饰、写书用纸、俚

  • 老子化胡经残卷·佚名

    西晋惠帝末年,道士王浮所作。残本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王浮常与帛远论争道、佛二教,而道教常遭论破,王浮为此深感屈辱,故而伪作本经,欲将道教提升于佛教之上。其书内容谓:老子赴西域,又至印度,转生为释迦而教化胡人。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