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辩传

卢辩字景宣,是范阳涿地人。

世代治儒学。

其父卢靖,曾任太常丞。

卢辩少年时爱好学习,博通经书,被推举为秀才,任太学博士。

他认为《大戴礼记》尚未有人加以注解训诂,于是注解《大戴礼记》。

他的兄长景裕是当时的大儒,对卢辩说:“从前侍中注解《小戴礼记》,如今你注解《大戴礼记》,差不多可以继承前贤了。”魏孝武帝西入函谷关时,事情很突然,卢辩来不及回家,骑了一匹马随从皇帝。

有人问他:“同家人告别没有?”卢辩答道:“为官之道,应以大义斩断私情,又有什么值得告别的。”孝武帝到达长安,任命卢辩为给事黄门侍郎,兼任著作。

由于卢辩通晓儒家学术,太祖很尊重他,每有朝廷大事,常召他商议。

赵青雀作乱时,魏太子出居渭水之北。

当时卢辩随从太子,也没有同家人告别。

卢辩遇事果敢决断,每每如此。

随即任太常卿、太子少傅。

魏太子与诸王都拜他为师,听他讲授学业。

晋爵范阳公,转任少师。

自从魏末动乱,魏孝武帝西迁,朝中的典章礼仪,都已湮没废弃。

卢辩根据当时情况而制定出适宜办法,一一合乎法度。

卢辩善于记忆,性格颖悟,能决断大事。

凡他所创制的法度,人们不会怀疑。

多次升迁,官至尚书右仆射。

世宗登基后,升任大将军。

皇帝曾与诸公爵光临卢辩的宅第,儒者以此为荣。

出任宜州刺史。

逝世后配祭太祖庙庭。

儿子卢慎。

当初,太祖想推行《周官》,命令苏绰专门负责这件事。

不久苏绰去世,又命令卢辩完成这件工作。

于是依照《周礼》建立六官,设置公、卿、大夫、士,并且编排朝廷礼仪及车服器用的次序,大多依照古代礼制,革除汉、魏的成法。

这些措施都一齐施行。

在这里转录卢辩所述六官。

即:天官府,地官府,春官府,夏官府,秋官府,冬官府。

史籍虽一一记载,而有关文章却多不转录。

卢辩所述六官,太祖从魏恭帝三年(556)下令推行。

从此以后,每代均有增减。

宣帝继位以后,行事不依古制,官员的品秩随意更动。

例如初置四辅官,六府诸司又设置中大夫,以及御正、内史增设上大夫等,在外史有所记载。

其余的官职则朝设夕改,无法详细记录。

当时虽然推行《周礼》,但内外众多职位,又兼用秦、汉时官名。

如今大概举其名号及等级,附于后面。

纪传之内仍有其他官职而于此不载者,当为史籍的缺漏。

柱国大将军,大将军。

骠骑、车骑等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

骠骑、车骑等将军,左、右光禄大夫,户三万以上州刺史。

征东、征西、征南、征北、中军、镇军、抚军等将军,左、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户二万以上州刺史,京兆尹。

平东、平西、平南、平北等将军,前、后将军,左、右将军,左、右银青光禄大夫,帅都督,户一万以上州刺史,柱国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

冠军、辅国等将军,太中、中散等大夫,都督,户五千以上州刺史,户一万五千以上郡守。

镇远、建忠等将军,谏议、诚议等大夫,别将,开府长史、司马、司录,户五千以上州刺史,户一万以下郡守,大呼药。

中坚、宁朔等将军,左、右中郎将,仪同府、正八品长史,司马,司录,户五千以上郡守,小呼药。

宁远、扬烈等将军,左、右员外常侍,统军,骠骑车骑府、八品州长史,司马,司录,柱国大将军府中郎掾属,户一千以上郡守,长安、万年县令。

伏波、轻车等将军,奉车、奉骑等都尉,四征中镇抚军府、正七品州长史,司马,司录,开府府中郎掾属,户一千以下郡守,户七千以上县令,正八品州呼药。

宣威、明威等将军,武贲、冗从等给事,仪同府中郎掾属,柱国大将军府列曹参军,四平前后左右将军府、七品州长史,司马,司录,正八品州别驾,户四千以上县令,八品州呼药。

襄威、厉威将军,给事中,奉朝请,军主,开府府列曹参军,冠军府、辅国府及正六品州长史,司马,司录,正七品州别驾,正八品州治中,七品郡丞,户二千以上县令,正七品州呼药。

威烈、讨寇将军,左、右员外侍郎,幢主,仪同府、正八品州列曹参军,柱国府参军,镇远、建忠、中坚、宁朔等府长史、司马,正六品州别驾,正七品州治中,正六品郡丞,户五百以上县令,七品州呼药。

荡寇、荡难将军,武骑常侍、侍郎,开府府参军,骠骑、车骑等府及八品州列曹参军,宁远、扬烈、伏波、轻车等府长史,正六品州治中,六品郡丞,户五百以下县令,戍主,正六品州呼药。

殄寇、殄难将军,强弩、积弩司马,四征中镇抚军府、正七品州列曹参军,正五品郡丞。

扫寇、扫难将军,武骑、武威司马,四平前后左右府、七品州列曹参军,戍副,五品郡丞。

旷野、横野将军,殿中、员外二司马,冠军、辅国等府及正六品州列曹参军。

以上十八节,其流品顺次为正九品、九品直至正一品、一品。

武威、武牙将军,淮海、山林二都尉,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宁远、扬烈、伏波、轻车等府列曹参军。

周朝制度:凡封郡县五等爵者,皆加开国衔;凡任命为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同时加授使持节、大都督衔;其中开府又加授骠骑大将军、侍中衔;仪同又加授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衔;凡任命为总管刺史者,加授使持节、诸军事衔。

以此为常例。

大象元年(579),诏令总管、刺史及统兵者加持节衔,其余全部取消。

建德四年(575),增设上柱国大将军,改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魏收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八·食货二·脱脱
  卷六十四 景德三年(丙午,1006)·李焘
  卷上·佚名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王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十一·佚名
  尚史卷九十七·李锴
  ◎谈联省自治运动·刘以芬
  第六册 天命三年正月至闰四月·佚名
  ●洹词记事抄·李鹗翀
  康献褚皇后传·房玄龄
  柳胟传·姚思廉
  移剌蒲阿传·脱脱
  文信侯出走·佚名
  卷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王寿昌

    ○总论诗有四正:性情宜正,志向宜正,本源宜正,是非取舍宜正。诗有六要:心要忠厚,意要缠绵,语要含蓄,义要分明,气度要和雅,规模要广大。诗有四清:心境欲清,神骨欲清,气味欲清,意致音韵欲清。诗有三真:言情欲真,写境欲真,纪事欲真。诗有三

  • 卷三百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渔溪诗藁俞桂字晞郄钱唐人绍兴五年举进士尝出守海濵政剧民顽桂理之裕如不废吟咏与菊潭吴惟信芸居陈起诗文相往复有渔溪诗藁三卷雨吟轻轻烟雾失楼台雨暗

  • 帝纪第四 惠帝·房玄龄

    孝惠皇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尊皇后杨氏曰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于峻阳陵。丙子。增天下位一等,预

  • 卷二百三十七·表第二十八·脱脱

        宗室世系二十三      《宋史》 元·脱脱等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佚名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甲午朔 上视牲于南郊○丙申赐国子监云南贵州四川军民生冬衣如例○实授南京广东道试监察御史王蕃四川道试监察御史薄彦徽俱为本道监察御史○狭西按察司佥事院宾丁忧服阕复除福建按察司○丁酉巡按直隶

  • ◎高等审检地方审检厅·费行简

    法官舞弊,自光复以还,数见不鲜矣。承发吏书记法警,无一不可通贿赂,尤甚者,则承发吏,大约不肖者居其什八。推事以上奉公守法者固多,而交通律师或直接纳贿者,亦复不少,其见诸报章者已指不胜屈。今特摘其为人所未知者数端,以飨读者

  • 淮生日记·薛春黎

    薛春黎咸丰十年庚申七月 闻山东、山西亢旱。十二日,桂中堂良出京往津。十五 牙门知会钦派帮办五城团防处同派十人,吴拙庵、郭漱六、薛世香、杨黼香、朱海门、刘镌山、白兰岩,帮办中城则徐梦江暨余。十六 午后至浙绍乡

  • 康献褚皇后传·房玄龄

    康献褚皇后名蒜子,河南陽翟人。父亲褚裒,见《外戚传》。皇后聪明有才识。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王牙王司马岳的妃子。康帝司马岳即位,立为皇后,封皇后母谢氏为寻陽乡君。穆帝司马聃即位后,尊皇后为皇太后。当时穆帝年幼

  • 卷二十八·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八书籍七史学钦定明史一部圣祖仁皇帝特命开馆修辑明史乾隆四年告成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目録四卷奉旨校刋御批?治通监纲目一部圣祖仁皇帝万几余暇披览朱子纲目及

  • 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十旗分志十八旗佐领十【镶白旗满洲佐领】镶白旗满洲佐领上【一参领至三参领】镶白旗满洲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十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三参领下佐领十七第四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五参

  • 北宫子仕·子华子

      北宫子将仕于卫,子华子曰:意来,子之所以自事其心者,亦尝有以语我乎?北宫子曰:意未得以卒业也,以是樵苏之弗继,糊其颐颊于人。虽然,谨志其所欲为于善而违其恶也,庶几于完。子华子愀然变乎容,有间,曰:意是何言欤!善奚足愿而恶奚足

  • 卷十八·胡广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大全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十八明 胡广等 撰乐记第十九【临川吴氏曰礼经之仅存者犹有今仪礼十七篇乐经则亡矣其经疑多是声音乐舞之节少有辞句可读诵记识故秦火之後无传诸儒不过能言乐

  • 卷四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四十五    宋 卫湜 撰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郑氏曰孟冬者日月会於析木之津而斗建亥之辰也孔氏曰案三统历十月节日在尾十度昏危十四度中去日八十九度旦翼初度中十月中日在箕七度昏

  • 卷第十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精进慧菩萨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初发求一切智心,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具大庄严,升一切智乘,入菩萨正位,舍诸世间法,得佛出世法,去、来、现在诸佛摄受,决定至于无上菩提究竟之处。彼诸菩萨于佛教

  • 太上大道玉清经·佚名

    太上大道玉清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上清三真旨要玉诀》、《无上秘要》等书已引述此经。今《正统道藏》本十卷,收入正一部。另有敦煌唐抄本残卷五件。此经乃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及玉清天诸仙真讲说,分为二十品。

  • 十八家诗抄·曾国藩

    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十八家为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选古﹑近体诗6599首﹐有少量

  • 大亚洲主义·孙中山

    “大亚洲主义”(The Great Asianism或Pan—Asianism),是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28日应邀向日本神户高等女子学校演讲“大亚洲主义”的专题学术演讲。其精义为:我们讲“大亚洲主义”,以王道为基础,是为打不平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佚名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踰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