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社会哲学概论

中国瞿秋白(1899~1935)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24年上海社会科学学会编辑的《社会科学讲义》第1~4集上。该书侧重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出“我与非我的关系,认识与实质以及灵魂与自然的关系,……直到如今,这个问题还是哲学中根本问题”。区分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认为二者都是荒谬的。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指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变动意识也随之变动。该书还论述了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指出人类脱离必然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王国,正在于人逐渐认识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因果联系,认为自由并不是想象中的放纵自流,而乃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达到人的目的。该书初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指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的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还论述了事物的质量互变的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总之,该书对于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开拓性和奠基的意义。

《社会哲学概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秘殿珠林·佚名
  益部方物略记·宋祁
  珊瑚网·汪砢玉
  日知录·顾炎武
  珊瑚木难·朱存理
  中原音韵·周德清
  小说论·郁达夫
  吴乘窃笔·许元溥
  学治臆说·汪辉祖
  茶余客话·阮葵生
  随息居饮食谱·王士雄
  看山阁集闲笔·黄图珌
  乾坤大略·王余佑
  汉官六种·孙星衍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中州集巻首·元好问

    △圣制○显宗二首赐石右相琚生日之寿[大定辛酉承华殿书]黄阁今姚宋青宫旧绮园绣絺归里社冠葢画都门善训怀师席深仁寄寿尊所期河润溥余福被元元阙题心与寥寥太古通手随轻籁入天风山长水阔无寻处声在乱云空碧中[此诗山

  • 卷八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五 许棠【字文化宣城人】 过洞庭湖 惊波长不定半日鬓成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还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登渭南县楼 近甸名偏着登城景最

  • 石田诗选巻七·沈周

    (明)沈周 撰○投赠【寄答附】赠徐遵诲和刘邦彦韵四首祖宗原自有髙勲少小豪雄藐冠军竹里行厨青玉案酒邉官妓茜红裙洛阳纸贵三都出夔府沙平八阵分头白归来惟感慨却惭多病负明君不徒说剑与谈兵况是文章动两京屡欲上书勤汉

  • ●郑氏史料续编卷一目录·佚名

    一、浙闽总督张存仁等揭帖(报明调发广东省官兵)顺治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一)二、吏部题本(漳州府海防同知乏员,未便以标下听用武职滥补文缺,请由吏部另行题补)顺治四年六月初七日(二)三、浙闽总督张存仁揭帖(塘报抵闽剿「贼」日期)顺

  • 公符第七十九·戴德

    公冠:自为主,迎宾揖,升自阼,立于席。既醴,降自阼。其余自为主者,其降也自西阶,以异,其余皆与公同也。公玄端与皮弁,皆■,朝服素■。公冠,四加玄冕。飨之以三献之礼,无介,无乐,皆玄端。其酬币朱锦采,四马,其庆也同。天子儗焉。太子与庶

  • 卷三·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三    元 刘因 撰大学三或问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那个是做人底様子【广】○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可学】○古人自能食能言便有教一嵗有一嵗工夫到二十来嵗圣人资质已自

  • 卷十九·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巻十九明 陈士元 撰器具考木铎邢昺曰木铎金铃木舌施政敎时所振也朱子曰木铎金口木舌施政敎时所振以警众者也元按金铎木铎其体皆以金为之而舌有金木之异金舌谓之金铎木舌谓之木铎邢谓木铎金铃

  • 自序·高闶

    自序昔伊川先生欲着春秋传而先为之序曰天之生民必有出类之才起而君长之治之而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然後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圣贤世出随时有作顺乎风气之宜不先天以开人各因时而立政暨乎三王迭兴三重

  • 维摩诘经纪闻叙·太虚

    民国八年九月,我在北京观音寺听太虚法师讲维摩诘经。于讲义外,还有许多口说,我都随手记在讲义上。毕斗山先生看见了,便介绍我同王尚菩先生相会,约定同编这部书。后来、王先生将他所记的编好,我还没有动手;只得将我的笔记作一

  •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印光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有所得。谓业消智朗,然有浅有深,不可即生满足想。摄心正念,善境或愈显,或即泯,切勿以为念。但使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即已。见善境,心地清凉,了无躁妄取著

  • 卷第三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七之三已辩见修二道生异。当依此道分位差别。建立众圣补特伽罗。且依见道十五心位。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名随信法行  由根钝利别具修惑断

  • 大乘中观释论 第四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四卷安慧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观五蕴品第四次第此品今当止遣。彼十二处诸有所作。或有异宗现所安立。谓于胜义谛中实有内外十二处法。以蕴摄

  • 卷第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三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尔时输波勒迦国王。乃患热病。极重迷闷。有医人处方。宜用牛头栴檀末涂身。敕大臣等。速为求觅牛头栴檀。彼大臣等到圆满处。而问之曰。今须牛头栴檀。汝今有不。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护国启真诚和尚语录卷之二书记振闻编录嘉禾三塔寺小参(同门请)金不博金水不洗水啐啄同时剑去久矣且道是甚么人发明向上事问答不录乃曰斤斧在手遇水安桥竿木随身逢场作戏通方

  • 夹漈遗稿·郑樵

    宋代诗文别集。3卷。郑樵著。作者曾居夹漈山中,故以名书。此书前后无序跋,不知何时何人所编。上卷辑入古近体诗56首,中卷有记1篇、论1篇、书2篇,下卷收入书3篇。作者一生除有《通志》著称于世,据其《献皇帝书》称,尚

  • 名物蒙求·方逢辰

    古代蒙学课本。宋方逢辰编。一卷。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草木、鸟兽、人事、伦理、衣服、建筑、器具等有关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名物知识,广而不繁。共2720字,采用四言韵语,通俗易懂。有《小四书》本。

  • 老子解略·员兴宗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者,无状之状也。人欲状之则过矣。故无名者,天地之始也,自然者至矣,极矣。盖未始有夫物也,俄而有物矣。有物则可命也,虽然,有物则可命之以有,未可命以众有也。故有名则为万物之

  •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十二种著录《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上经》 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上卷述上清玉霞紫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