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818_1 【送梁拾遗肃归朝】皎然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故人荣此 
-   颉字元吉,长兴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以朝奉郎知德安府。淳熙十二年(1185),右司郎中。十四年(1187),湖北转运判官。又曾官两浙提刑。   朝中措   饮饯元龄诸公席上戏作   郧城清胜压湖湘。人物镇相望。秀气谁 
- (管叔一折)(召公奭云)(驾云了)(正末上了,一)自先君在日,摄行天子事。这些时官里坐于御榻,某侍坐于天子之侧,名曰抱孤摄政。官里坐朝,索走一遭去。想摄政以来,天下皆为奉行先君之业。(唱) 【越调】【斗鹌鹑】从先帝升遐,当今嗣国,宗祀明 
-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六      元 方回 编宦情类	出将入相行道得时仕也乘田委吏州县徒劳亦仕也今所选诗不於其达与不达之异其位高取其忧畏明哲而知义焉其位卑取其情之不得已而知分 
- ○淮南道六 江南道七 陇右道八  淮南道  扬州大都督府 隋江都郡。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于润州江宁县置扬州,以隋江都郡为兖州,置东南道行台。七年,改兖州为邗州。九年,省江宁县之扬州,改邗州为扬州。置大都督,督扬、和、滁 
- 			  五凤元年春正月。上幸甘泉宫。郊泰畤。皇太子冠。赐列侯嗣子爵五大夫。男子为父后者爵一级。冬十有二月乙酉朔。日有蚀之。左冯翊韩延寿有罪。弃市。延寿字长公。燕人也。先是为东郡太守。放散官钱。奢僭逾制 
-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五葛济勒氏巴雅拉      巴顔布禄富格慎      乌拉拉萨理      法柱郭穆韶      济理哈璧尔图理     伊哈那他理善      标哈奇岱敏以上俱 
- 封回的族叔封轨,字广度。封轨为人朴实稳重,勤奋好学,博通经传。他同光禄大夫武邑人孙惠蔚志趣相投交情很好,孙惠蔚屡次推举封轨说:“封生对于经书的义理,不但在章节句读上有不同的分析,而且他能标明其纲要和格式,概括其旨意和 
- 元胄是河南洛陽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氵仆陽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 
-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授予御史。宣德初年,他巡按广东,最为廉洁能干。后来改巡按江西、浙江。因没能把大盗抓获,被免职。盗贼就擒后,他才得复官。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 
-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九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羣祀历代帝王洪武元年命以太牢祭三皇 二年遣官致祭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配 六年始建帝王庙于京师以祀三皇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每岁春秋致祭後以周文王终服 
-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六月初一日,大学士忠勇公臣傅恒奉上谕:『我朝统一区宇,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着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猺黎獞以及外夷番众,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之盛。各该督、抚于 
- 晋纪三 晋武帝太庚元年(庚子,公元280年) [1]春,正月,吴大赦。 [1]春季,正月,吴国实行大赦。 [2]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戌,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浚、唐彬击破丹阳监盛纪。吴人于江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 
- 诸君:今天来同大家讲三民主义。什么是三民主义呢?用最简单的定义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什么是主义呢?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和一种力量。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了以后,便起信仰;有了 
-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二典礼志十五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四【求福仪注 求福祝辞献雏鸡背镫祝辞 献鱼背镫祝辞 献雉背镫祝辞 献鲜背镫祝辞堂子亭式殿祭马神仪注 堂子亭 
- 刘景山 字竹君。年三十二岁。生于直隶天津。兄景春。业商。本籍住址。天津西头小伙巷九道湾旁。已婚。女三。初学于天津普通学堂。天津府中学堂。北洋大学堂。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习经济学。 
- 初名《训蒙文》。传统蒙学读本。清代李毓秀编撰。后由儒生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是一部对学童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和学习指导的蒙学教材。全书共1080字,以孔子《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岁甲申张公和大令莅任卢龙招余幕中凡所商搉辄条录代面厯时既久得若干纸汇录如左命曰贡愚或亦千虑之一耳 
近日处士之横议半出于书院故昨属直卿转达我兄抚宁书院遇考断不可不考致有烦言然又不可因其言之可畏而不我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