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唱论

乐学论著。元燕南芝庵撰。不分卷,共三十一节,每节不标题目。内容除简略地列举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作曲家和古典戏曲的主要体制外,大部分是关于宋元两代戏曲声乐理论和歌唱方法。其音乐美学思想,注重歌唱中的抑扬顿挫的格调、停声待拍的节奏,并提出“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的美学命题。认为“歌之格调:抑扬顿挫,顶叠垛换,萦纡牵结,敦拖呜咽,推题丸转,捶欠遏透。”指出歌唱时,高低转折,要圆转自如。要使其声扬,必先使其抑;要使其声抑,必先扬其声;一腔顶着一腔唱,下句起音,要顶着上句尾声唱;行腔时,要讲究有板有眼,不失尺寸;发声落音,应极为厚实,要求在拖长的唱音上加上美的装饰音;要以情感贯注入声调的表达;歌唱时要有圆润如明珠般的格调,使人在听觉的美感中产生视觉美感。又要求歌唱时要注重蓄气吐气,使唱音刚柔如意,长短合度。其歌唱美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有元杨朝英选编的《乐府新编阳春白雪》附录本,元陶宗仪著《南村缀耕录》收录本,明臧懋循编《元曲选》附录本。近人任讷辑《新曲苑》本,《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收录。

《唱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吴乘窃笔·许元溥
  韶舞九成乐补·余载
  画眉谱·佚名
  兵法心要·刘基
  上海鳞爪·郁慕侠
  臣轨·武则天
  一士类稿·徐一士
  百家姓考略·王相
  拳术·平江不肖生
  石经考异·杭世骏
  分隶偶存·万经
  救荒事宜·张陛
  学治说赘·汪辉祖
  南北书派论·阮元
  装潢志·周嘉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上·由云龙

    前编所录,多海内知好佳章,及泛论古今诗派沿革变迁之故。而于滇省时贤所作,尚未遑及。且前编譌脱错误有待于更正者甚多,则续话之不可以已也。陈石遗先生诗话载永福黄莘田《香草集》中七绝居多,盖学义山、牧之、飞卿、东坡俊

  • 志第十四 乐五·魏收

    气质初分,声形立矣。圣者因天然之有,为入用之物;缘喜怒之心,设哀乐之器。蒉桴苇龠,其来自久。伏羲弦琴,农皇制瑟,垂钟和磬,女娲之簧,随感而作,其用稍广。轩辕桴阮瑜之管,定小一之律,以成《咸池》之美,次以《六茎》、《五英》、《大

  • 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四十七·赵尔巽

      左宝贵弟宝贤等 永山 邓世昌 刘步蟾林泰曾等 戴宗骞   左宝贵,字冠廷,山东费人。咸丰初,隶江南军。尝令当前敌,阵既接,旗兵中炮,殪,宝贵持其帜冲锋入,大捷,繇是知名。获苗沛霖,克金陵,频有功。后以游击从僧格林沁讨捻,积勋

  • 卷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九 隋世系表畧 杨氏汉太尉震之後也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後魏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惠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是为皇考仕周封隋国公

  • 六四六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六次收缴应禁书籍解京缘由折·佚名

    六四六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六次收缴应禁书籍解京缘由折乾隆四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大学士 伯 管云贵总督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孙士毅谨奏,为第六次收缴应禁书籍,分别进呈及解馆缘由,仰祈圣鉴事。窃臣等钦奉谕旨,严查一切违

  • 澄斋日记 宣统元年己酉·恽毓鼎

    宣统元年,岁次己酉(余年四十七岁)正月初一日晴和无风,天色清朗。辰初三刻,青长袍褂,帽摘缨,恭诣皇极殿几筵前行礼。辰正一刻,恭诣观德殿几筵前行礼。皆三跪九叩,如朝贺礼。礼部成案,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王公百官有齐集,元旦则

  • 夏鲁奇传·薛居正

    夏鲁奇,字邦杰,青州人。起初在宣武军当军校,与主将合不来,便投奔庄宗,任护卫指挥使。跟从周德威攻打幽州,燕将有单廷王圭、元行钦,当时号称骁勇,夏鲁奇和他们交手,双方不能解脱,将士们都放下武器观看。幽州平定,夏鲁奇立的功劳较

  • 弇山堂别集卷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盛事述叙不佞生晩当累洽之季而又家世从缨绂后窃有志慕说古公卿将相之盛屈指西京以还若功臣之族鲜通籍者计独有外戚王马梁窦之属虽鼎贵不足道而丞相彻侯父子相继仅绛条韦平两三氏而已东京尚行谊薄华腴玄

  • 212.陆游临终留诗·林汉达

    宋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决心改变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复中原的大事业。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将张浚(jùn)做枢密使。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并请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当时枢

  • 三十二年·佚名

    (丁酉)三十二年大明嘉靖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辛巳朔,行望闕禮。○賜宗宰二品以上及臺諫、弘政院、弘文館、藝文館、侍講院入直諸將,一等宴于闕庭。1月2日○壬午,三公啓曰:「中原則雖殘弊館驛,必立層閣門於其前,額書其上曰『迎

  • 卷十六 季氏第十六·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论天下无道,政在大夫,故孔子陈其正道,扬其衰失,称损益以教人,举《诗》、《礼》以训子,明君子之行,正夫人之名,以前篇首章记卫君灵公失礼,此篇首章言鲁臣季氏专恣,故以次之也。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 卷六十七·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七治道二宗法程子曰宗子继别为宗言别则非一也如别子五人五人各为大宗所谓兄弟宗之者谓别子之子继祢者之兄弟宗其小宗子也 宗子无法则朝廷无世臣立宗子则人知重

  • 僖公·僖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楚人伐徐。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候、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八月,螽。九月,公至自会。季姬归

  • 卷五百八十六·佚名

    △第十二净戒波罗蜜多分之三云何名为缘起善巧。谓诸菩萨如实了知所有因缘种种自相。如实了知所有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及从诸缘所生诸法种种自相。如是名为缘起善巧。又诸菩萨如实了知所有因缘种种自相皆不可得。如实

  • 上四·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四释说戒篇戒即本受法体量等尘沙。从缘举要且列二百五十。为持犯蹊径使摄修之易。然恐物情懈怠不自策勤。故黑白两半毕集一处作法宣告。庶使因言省己治行日新。虽广略两殊僧别三位。一言统摄无非

  •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宋录是时迦丁比丘告众会曰汝等静听吾今所说。初中竟语如佛所说言无违错。当来之世当有恶变甚可怖畏。汝等欲知我今说之来事大恐。好当勤加修精进业。吾蒙佛恩今得安隐。汝等出家宜顺佛教。人寿百岁少出多减

  • 第十四品·佚名

    第一章 善恶结续论今称善恶结续论。此处,无名为&ldquo;善而不善之无间,不善而善之无间生&rdquo;者,其等互相结续为不应理,然&ldquo;于一事物,心乃尘染、离尘之故,是故互相结续&rdquo;,执此邪执而建立者,乃大众部。一(自)不善是

  • 读诗略记·朱朝瑛

    六卷。明朱朝瑛撰。朝瑛字美之,号康流。海宁(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进士,知旌德县。尝从黄道周游。道周称其沈静渊郁。所目经史,洞见一方。入清,隐居不仕。益博稽六艺,折衷诸家之说,康熙中卒。有《五经略记》、《金陵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