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陔余丛考

笔记。清赵翼撰。四十三卷。翼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翼有《瓯北诗钞》已著录。是书为作者自黔西乞归后所作,因其为循陔(奉养父母)时所辑,故名。全书五十三万八千字。编次以类相从。作者《小引》云: “余自黔西乞养归……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得四十余卷,以其为循陔(奉养父母)时所辑,故名曰《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以类相从。 1~4卷论经义,5~15论史学, 16~21卷杂论掌故,22~24卷论艺文,25卷论纪年,26~27卷论官制,28~29卷论科举,30~31卷论风俗名义,32卷论丧礼,33卷论器物,34~35卷论术数及神佛,36卷论称谓,39~43卷为杂考证。是书考史论文,对典章制度,风俗名物,能明辨源流。

《陔余丛考》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闻见近录·王巩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
  遇恩录·刘璟
  观石录·高兆
  小螺庵病榻忆语·孙道乾
  五音集韵·韩道昭
  归潜志·刘祁
  丸经·佚名
  印章要论·朱简
  马氏文通·马建忠
  唐朝名画录·朱景玄
  宏远谟斋家塾程课条录·黄之骥
  墓铭举例·王行
  国语文法概论·胡适
  皇朝经世文三编·陈忠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八·彭定求

        卷838_1 【夏日草堂作】齐己   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   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   卷838_2 【寄镜湖方干处士(一作寄方干处士鉴湖旧居)】齐己   贺监

  • 张昪·唐圭璋

      昪字杲卿,韩城人。生于淳化三年(992)。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累官参知政事、枢密使,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以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1077)卒,年八十六,赠司徒兼侍中,谥康节。   满江红  

  • 岁时杂咏巻二十七·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七夕和公达过潘楼观七夕市司马光织女虽七襄不能成报章无巧可乞汝世人空自狂帝城秋色新满市翠帟张伪物逾百种烂漫侵数坊谁家油壁车金璧照面光土偶长尺余买之珠一囊安知杼柚劳何物为蚕桑纷华不足悦浮侈真

  • 卷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七腊日类五言古残腊独出        【宋】苏 轼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我欲从之语恐复

  • 平台纪事本末·佚名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丁酉(二十七日),台湾彰化奸民林爽文作乱。台湾在福建省东南海外,康熙二十二年始入版图。由厦门大嶝出洋,水程十二更至鹿耳门,进口为台湾府治。府南八十里为凤山县,府北百里为诸罗县。雍正元年,分诸罗县北百

  • 卷八工政·郑观应

    技艺今夫远取诸物以制器,尚象古圣王之所由利用而厚民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劝工之典,并列九经,乃后世概以工匠轻之,以舆隶概之,以片长薄技鄙数之。若辈亦自等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无惑乎?器用朽窳,物业

  • 一二七三 礼部尚书纪昀奏参朱钤等四员尚未到热河校书折·佚名

    一二七三 礼部尚书纪昀奏参朱钤等四员尚未到热河校书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臣纪昀跪奏,为参奏事。查奉旨罚来热河看书各员,十月十八日经大学士臣和珅等奏定三十四员内,除奏明留查底本二员外,尚有三十二员。现陆

  • 附录二·陈乃干

    交行摘稿交行摘稿华亭徐孚远闇公着同黄臣以、张衡宇行交海交州南去是长安,雾重风轻道路漫。回首沧浪为客久,龙神款款别离难。入交港,同行者或云:此中有似三吴,感赋曲曲溪流面面田,海涛尽处好牵船。江南风土浑相似,吴会、交州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八·佚名

    桓公管仲不死【东坡】管仲相桓公【颍滨 东坡】管仲不能尊周【元结】管仲对害霸【李德裕】管仲四维论【栁州】管仲治兵【东坡 颍滨】管仲夺伯氏骈邑【东坡】管仲无后【东坡】管仲子路【颍滨】桓公用管仲易牙竖刁开方

  • 卷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十三旗分志十三八旗佐领十三【镶红旗满洲佐领 镶红旗包衣佐领管领分管】镶红旗满洲佐领下【四参领至五参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国初以完顔地方来归

  • 祭法·戴圣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

  • 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颜元

    甲子(一六八四)五十岁正月,国公玉来请执贽,先生以其年长于己,辞之。 二月,王五公先生卒,先生闻之大恸!已而闻其目不瞑,叹曰:&ldquo;五公不瞑目矣,吾之目其可瞑耶!&rdquo;初志寻父,以事恩祖不遂,及归宗,值天下多故,又思为父母立一血嗣

  • 束伍令第十六·尉缭

    本篇具体规定了战场上的赏罚制度和各级将吏的惩罚权限,主张用重赏重罚来督促军队奋勇作战。70、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亡长得长当之,得长不亡有赏

  • 晋楚鄢陵之站(成公十六年)·佚名

    ——对外扩张治不了政治病 【原文】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1)。范文子不欲战。欲至曰:“韩之战,惠公不振旅(2);萁之役,先轸不反命(3);泌之师,lB不复从(4);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君子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也。”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战也

  • 灯指因缘经全文·佚名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若种少善於胜福田。人天受乐。後得涅槃。是以智者,应当勤心修集善业。言福田者,即是佛也。佛身光明。如融金聚。功德智慧。以自庄严。得圆足眼。善能观察众生诸根。世间黑闇。为作灯明。众生愚

  • 第五卷·佚名

    生死品之三◎又彼比丘。如是观察。云何众生。有种种色。种种形相。有种种道。种种依止。又彼观察。有种种心。种种依止。种种信解。有种种业。此如是等。种种诸色。种种形相种种诸道。种种依止。譬如黠慧善巧画师。若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广释八种知见觉 广释四无碍 广辨无所得义 广辨神通应化无拘执义 广释反常说法谓真谛说为世谛义等 广明内道外道异相梵行品之第四善男子我今于是大众之中(至)复得名为虚空等地案

  •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佚名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呪妙经,原题「上清三洞经箓碧霄洞华太乙吏欧阳雯受」,约出于唐代或北宋。《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北帝神咒妙经十卷」,疑即此书。今本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主要讲述存神诵咒,施用符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