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二十五   △外蒙古   外蒙古喀尔喀:古北狄地。唐、虞,山戎。夏,獯鬻。周,玁狁。秦、汉曰匈奴。汉初冒顿并有漠南,旋复北徙。后汉仍为北匈奴地。元魏曰蠕蠕,后入突厥。唐初入回纥。贞观四年来朝,以其地为瀚海、 
-   起仁宗嘉祐六年閏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閏八月乙酉,復以成都府為劍南西川節度。   己丑,遣官祈晴。   戶部郎中、知制誥張瓌為契丹國母生辰使,如京使朱克明副之;度支判官、刑部員外郎、集賢校理宋敏求為契丹生辰 
-   仁宗皇帝   圣德   天圣四年七月辛未,诏两川所造锦绮、鹿胎、透背欹正等岁减上供之半,其大小绫及花纱,仍令改织绢,以供边费。先是,上封者以此为言。上谓辅臣曰:『朕意政欲如此,宜亟行之。』王曾等曰:『锦绮纂组,有害无 
- 康熙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谨奏:为遵旨合议事。 本年七月初七日,本府与工部合议具奏,奉员外郎佛保传旨:校尉衣服可否绣制,著查会典,由工部、内务府总管、内工部会议具奏。钦此。查会典并无校尉服色之规定,钦遵圣 
- 壬寅冬十一月,鲁王薨于台;公哭曰:“孤臣之栖栖有待,徒苦部下相依不去者,以吾主上也;今更何所待乎!”癸卯,遣使祭告于王。甲辰六月,遂散军居南田之悬嶴。悬嶴在海中,荒瘠无人。山南有■〈氵义〉港,可通舟楫;而其北为峭壁 
- 元弼是济阴王元郁的长子,字邕明。他为人刚毅正直,有文学才能,任中散大夫。他因为是嫡长子,应当承袭祖先的封爵。可是因他的叔父尚书仆射元丽受到于氏的亲近和宠信,便夺了元弼的王爵,硬封给元丽同母的哥哥的儿子元诞。元弼因 
- 李孟传,字文授,是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四儿子。李光被贬到岭海时,李孟传才六岁,他侍奉母亲住在乡间,立志学习。贺允中、徐度都认为他是奇人,曾几乎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龙大渊被降官担任浙东总管,知道李孟传是名门子弟,偶然相遇 
-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六宋 徐天麟 撰职官六特进王谭位特进领城门兵【外戚传按汉杂事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位莽三公上 秩】王商位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如将军傅喜位特进奉朝请薛宣加?特进位 
- <经部,春秋类,春秋三传谳__春秋左传谳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九    宋 叶梦得 撰定公元年春王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涖政衞彪傒曰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大事奸义必有大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圣通无碍悉皆应真。漏结已解生死已断。秽冥已索慧明独存。菩萨二万神通圣达。统都三界总摄诸法权慧无方。逮佛神德住无所住。尔时世尊。游于王 
- 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因果答。经云。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又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四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余偈云。制底火神祠。牛栏河潬中。诸天庙空室。仙人得道处者。或虽非圣迹及僧所居。但随于地分有起制底之处。于其四傍便可造作漫荼罗。火 
-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一卷圣天菩萨本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破常品第一之一稽首妙慧如日轮垂光破闇开净眼远布微言广百论百圣随行我当释论曰。为显邪执我我所事性相皆空。方便开示三解脱门故造斯论。执见事 
-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一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第二明德用所因者所建十玄之义皆通德用今能建立之因由从所建义以彰其名德用之所因依主彰名於十因中自有德用乃德用即所因持业建号。疏因广难陈等者探玄亦云亦彼列 
- 唐代轶事小说集。1卷。张固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张固《幽闲鼓吹》一卷”。《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同。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刊《顾氏文房小说》本,有顾元庆 
- 又名《慈幼筏》。儿科著作。明程云鹏辑。十二卷。云鹏字凤雏,江夏 (今湖北武昌) 人。少攻举子业。因感先慈以疟亡,妻以血殒,三男二女,夭于惊、痘。乃发奋于医,昼诵夜思,医术日精。尚撰有《灵素微言》、《脉复》、《伤 
- 二卷。清张璐撰。张氏博览 《伤寒论》诸家注本,认为喻昌《尚论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等书颇得要领,遂以二书注释为主,参以己见,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撰成《伤寒缵论》二卷。又以原书残佚较多,证治不全,广搜 
- 论文集。周作人著。1927年12月开明书店出版。本书收入文艺短论44篇,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泛谈文艺问题的,又有对中、外文学的评论; 既谈民间文艺,又论儿童文学;既论性爱,又谈翻译……。关于文艺的论文有《文艺批评杂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