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家政须知

吾友丁颐若,善读父书者也。忆乃翁野鹤先生,旷世逸才,于书无所不窥,著作甚富。其大者,论断古史,法戒昭乘;次而主盟词坛,古体、近体、歌行、赋记、赞颂,一切俱臻绝顶;兼及传奇、小说。遗稿诸书,传流海内者非一日。此皆予素闻教于先生,而亲见颐若之诵读。珍秘收藏,重刊订正,以克承先志于无替者也。洵可谓大孝哉!一日,搜简残编,得先生《家政须知》一册相示,将命剞劂,嘱一言为序。余受而读之,叹曰:异哉,先生!世家鸿儒,功名富贵人也。尘视轩冕。勇退林泉,年迈古稀,而为此书。

《家政须知》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翠微先生北征录·华岳
  清虚杂著补阙·王从
  匡谬正俗·颜师古
  清朝通典·佚名
  闺范·吕坤
  泰西水法·熊三拔
  佩韦斋辑闻·俞德邻
  祛疑说·储泳
  臣轨·武则天
  吴子兵法·吴起
  家常语·管淓
  妒律·陈元龙
  养正遗规·陈宏谋
  耄余杂识·陆树声
  弟子规·李毓秀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三十八明 高棅 编五言絶句一正始宗皇帝潼闗口河曲囘千里闗门限二京所嗟非恃德设险到天平贺知章题袁氏别业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杨重正朝上左丞相张燕公嵗去愁终在春

  • 第十四回 八仙庆寿·蒲松龄

    却说老太爷在朝三十年,做到兵部、吏部二部尚书。少老爷从侍读学士起,做到吏部天官。这三十年里,老太爷又生三子,中了一个进士,中了二个举人。少爷生了五个,两个中了进士,两个点了翰林。别人都是好秀才。大曾孙进的案首,到了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洪武十九年春正月戊午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谨身华盖二殿皇太子宴外戚东宫官属于文华殿○辛酉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亚兰匏等上表贡马百二十四匹琉黄万一千斤赐亚兰匏等宴及钞有差○北平大名府水遣使运钞三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九十一卷 文苑 一 八·缪荃孙

    镇 江 府 三 清陈名夏陈名夏,字百史。少有大志,能文章,好交游,为诸生时已名重天下。崇祯十六年癸未,进士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晋修撰,奏对称旨,改户、兵二科都给事。甲申三月,李自成入京师。四月,清兵破自成于山海关,

  • 凡例·沈有容

    一、斯集言皆华衮,实固难副。惟七闽文雅与诸名公宠隆在是,何敢秘而不彰?用是编刻,题曰「闽海赠言」;奉扬盛美,且永为家珍云。一、姓氏爵里,博观唐、宋诸刻,讳下注字、字下注衔,内孝廉、太学庠友、处士,止载籍贯;今悉仿之。惟字不

  • 宋游道传·李百药

    宋游道,广平人氏,其先祖从敦煌迁移来此。父季预,做过渤海太守。游道弱冠随父赴任。父去世时,吏人赠遗了许多钱财物品,他一点也没有接受,服事母亲以讲孝道闻名。游道同叔父不住在一块,奴婢诬陷叔父有叛逆之举,游道诱令奴讲出了

  • 景公问廉政而长久晏子对以其行水也第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不无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公曰:“廉政而速亡,其行何也?”对曰:“其行石也。坚哉石乎落落,视之则坚,循之则坚,内外皆坚,无以为久,是以速亡也

  • 卷七十六·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十六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六>用牲之别周官牧人掌牧六牲以共祭祀之牲牷凡陽祀用騂牲毛之隂祀用黝牲毛之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牲毛之凡時祀之牲必用牷物

  • 双要品法句经第九(二十有二章)·佚名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随乱意行,拘愚入冥,自大无法。何解善言,随正意行,开解清明。不为妒嫉

  • 题药师七佛坛城图·太虚

    民国二十一年春,首都士女请班禅大师启建药师七佛道场于宝华山,爰制此图。甲戌初夏,虚讲药师经于阿育王寺,戴季陶居士持赠,乃珍藏之雪山。太虚。

  • 佛法之教理行果·太虚

    ──十二年七月在黄梅明伦堂讲──佛法非一时中所能尽述,故今讲佛法,亦无从讲起。然诸君欲知佛法之妙亦不难,譬如饮茶入口,即知其味,不饮则终不能知也。但是知道有佛之法,必先知有佛,并知佛之所从来。须知佛由人成,非佛成人。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八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八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摩诃空尘海藏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五如是已说广大无尽解脱海海摩诃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摩诃空尘海藏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海王道路中  具足百自在以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十六世黄龙忠禅师法嗣袁州慈化寺普庵印肃禅师宜春余氏子。生而祥光烛天。莲产道周。长师寿隆贤公。贤授以法华。师曰。诸佛玄旨贵悟於心。数目循行何益於道。谒牧庵於沩山。问

  •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佚名

    引《抱朴子》、《真诰》,当撰于南北朝末期。述存神、服符、咒祝、理发、服药、澡浴、禁忌等养生法及入山辟邪法。

  • 禅林宝训·净善

    凡四卷。南宋净善重编。又称禅门宝训、禅门宝训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惠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凡三百篇,各篇终皆记其出典。本书始为妙喜普觉、竹庵士圭二禅师于江西云门

  • 圣箭堂述古·为霖道霈

    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古圣先贤事迹,及理致精深、谆谆教诫,足以针砭末法时弊之经传著述,包括僧堂记、大般若经、宏智正觉、云门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