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养正遗规

《养正遗规》的指导思想《养正遗规》主要是有关养性、修身、儿童及青少年启蒙教育、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养正,源于《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由卦象所取的名称,义为蒙昧,代表幼儿的童蒙。童蒙应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此书一行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成为清代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科书,获得了清代曾国藩、台湾学人南怀瑾、佛教净空法师等人的推荐,民间也甚流行。

《养正遗规》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穷鬼传·戴名世
  品茶要录·黄儒
  汉官六种·孙星衍
  茶录·蔡襄
  印章考·方以智
  金陵琐事·周晖
  唐语林·王谠
  画眉谱·佚名
  在园杂志·刘廷玑
  老学庵笔记·陆游
  古音骈字·杨慎
  茶录·冯时可
  义府·黄生
  南窗漫记引·王夫之
  刍言·崔敦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原序·方回

    瀛奎律髓原序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宋紫阳方虚谷先生之所编选予蚤年尝闻是编不获一覩天顺甲申叨守新安实先生乡郡因捜访得其传録全本间有舛讹卒无善本校正之续又得定宇陈先生手自抄本共十类定宇自识云惟节序类得虚谷亲校本

  • 卷七·杨载

    钦定四库全书杨仲弘集卷七      元 杨载 撰舟次池阳偕通守周南翁燕表侄陈和卿家席上赠歌者故人相见话绸缪三日江干系客舟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

  • ●咏雪集句序·沈行

    古人咏雪抽幽思骋妍辞竞险韵偶得一编奇绝辄擅美当时流声后代是以北门之风南山之雅梁园之简黄台之赋至今为作家称述尚矣及至洛阳之卧剡溪之兴灞桥之思亦皆传为故事钱塘沈履德先生隐居西湖两峰间孤高贞洁与雪同调方大雪

  • 卷八十三·志第三十六·律历十六·脱脱

        ◎律历十六   ○绍兴统元 乾道 淳熙 会元历   演纪上元甲子,距绍兴五年乙卯,岁积九千四百二十五万一千五百九十一。   步气朔   元法:六千九百三十。   岁周:二百五十三万一千一百三十八;岁周日:

  • 卷一三七 齊紀三·司马光

      起上章敦牂(庚午),盡玄黓涒灘(壬申),凡三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八年(庚午,公元四九O年)   春,正月,詔放隔城俘二千餘人還魏。   乙丑,魏主如方山;二月,辛未,如靈泉;壬申,還宮。   地豆干頻寇魏邊,夏,四月,甲戌,魏征西大將軍陽平

  • 第十七回 刘渊拥众称汉王 张方恃强劫惠帝·蔡东藩

      却说刘渊得王宏归报,慨然语道:“颖不用我言,弃邺南奔,真是奴才,但我尝受他知遇,保荐为冠军将军,寓邺以来,他总算待我不薄,我既与约相援,不可不救。”颖保荐刘渊,从渊口中叙出,笔不渗漏。说毕,即命右于陆王刘景,左独鹿王刘延年,

  • 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八月。丁未朔。上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戌皆如之。  ○祭先师孔子。遣署兵部尚书长庚行礼。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浙江漕弊日深吏治日坏请旨

  • 卷之八十四·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四 传第六十八 多罗贝勒达顔列传【後授扎萨克】 达顔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郡王策旺喇布坦从子父萨楚墨尔

  • 志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七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乐二。唐乐。○唐乐高丽杂用之故集而附之。乐器。○方响[铁十六]洞箫[孔八]笛[孔八]  [孔九]琵琶[弦四]牙筝[弦七]大筝[弦十五]杖鼓敎坊鼓

  • 南唐书卷十八·马令

    宋 马令 撰亷隅传第十三呜呼崇高富有人之所欲也其崇高乎天地之间者若鹪鹩巢于一枝一枝之外无所居也其富有于万物之上者若偃防饮于长河满腹之外无所容也天地亦大矣万物亦众矣一身之所为曽未得其万万之一而固已厌足则

  • 八、阳虎名字考·钱穆

    《论语》&ldquo;阳货欲见孔子&rdquo;,《注》:&ldquo;阳货,阳虎也,季氏家臣。&rdquo;邢《疏》:&ldquo;盖名虎字货。&rdquo;《孟子 滕文公篇》:&ldquo;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rdquo;赵《注》:&ldquo;阳虎,鲁季氏家臣也&r

  • 3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林汉达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

  • 富可求吗?·孔子

    【原文】 子曰:“富而①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②,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①而:如,如果。②执鞭之士:古代于拿皮鞭为达官贵人开道或为市场守门的人,代指做下贱差事的人。 【译文】 孔子说:“富裕如果真是可以求

  • 郊社禘祫问·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竒龄撰李塨问陆道威曰南北郊分祀之说始自汉武时词臣寛舒等一议后又引周礼大司乐文附防其说以为古者天子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祀地于方泽是分祀之据不知大司乐文曰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

  • 卷十二·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二吴江陈启源撰鸿雁之什【变小雅】鸿雁二雅皆士大夫作也朱传谓鸿雁是流民作训之子为流民自相谓恐非是之子侯伯卿士为王廵行劳来者也【欧阳以为使臣义亦同】爰及于人

  • 南普陀访太虚上人记·太虚

    岁丁卯八月既望,余由漳奉令调防东山,二十九日出发,午后坐汽车抵浮宫,上捷安轮船。本拟即日放洋直往东山县,因轮小夜间不敢出海,于下午五时停泊厦港,候翌日早潮启[舟+定]。于是忙里偷闲,改乘小汽船往南普陀恭谒太虚和尚。及行抵南

  • 陈旉农书·陈旉

    中国最早专门总结江南水田耕作的小型综合性农书。陈旉撰。成书于绍兴十九年(1149),其时作者已七十四岁。共约12500字,分上、中、下3卷。上卷概括地论述了南方水稻等作物的栽培,并谈到农业经营管理的要点;中卷讲述水牛

  •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佚名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载真文、符箓数种,言书符伏魔之法。其内容文字大致与《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第二卷相同,但真文、符图稍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