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三年。戊午。六月。丁酉。大学士鄂尔泰等奏、满汉本房。贴写中书。所司繙译缮写。俱各紧要。吏部奏准、不论现任笔帖式食俸年分。及闲散举人中式科分。只拣能繙译、缮写清字者顶补。今满汉本房中书。所司之事。较贴写中书。尤为紧要。若不考试清字、繙译。只按旗论俸。挨次补用。倘不善清书之人。挨次补为满本房中书。不善繙译之人。挨次用为汉本房中书。恐致有误。请嗣后照吏部原奏、每旗中书九缺内。分出四缺。补用文举人。繙译举人出身之笔帖式。亦照吏部选补之例。移送内阁。公同拣选。能缮写清书者。用为满本房中书。能繙译者。用为汉本房中书。从之。
○户部议准、安庆巡抚赵国麟奏、庐、凤、颍、泗、等府州钱粮。请于麦后五六七月徵收。从之。
○戊戌。谕内阁。这纠参六法官员内。年老之郑怀德等。内阁拟票带领引见一签。朕若依带领引见票签。或有不情愿者。致往返需用盘费。徒滋劳苦。若依不必带领引见票签。有情愿者。又不得来京。朕从前于绿营军政内。有年老官员。着询问伊等。有情愿来京者。再行送部引见。所降谕旨甚明。此举应照绿旗武员之例。另写票签进呈。嗣后此等案件。着照绿旗武员之例办理。
○大学士等会同九卿科道遵旨议覆、湖广道御史陶正靖条奏、近日钱价转昂。皆由经纪从中阻挠。兵役搜查扰害。请一切革罢。凡银钱交易。悉听民间自相买卖。即各当铺质当钱文。多寡听便。舟车运载。无庸拦阻。钱价自平。应如所请。至所称钱贵由于盗销。而铜禁未宜遽弛。请不必收铜以滋扰。第严禁制器以绝盗销。不知从前禁铜之时。钱价未见甚平。则禁铜亦属无益。若严禁制器而不令官收。则民间仍得使用。奸徒必暗中打造。是禁犹不禁也。至谓民间必需之青铜镜。专委工部开局铸造。以国家庀材鸠工之地。为小民铸造之所。颁发各省。既不免脚运之费。赴部购买。又不无跋涉之劳。既属非体。事更难行。至左通政李世倬奏称、黄铜与制钱相表里。仍请添设铜行经纪。按照钱文觔两定价。买卖悉凭经纪。不论制器之精粗。概定以三分递算之工价。所请尤易滋弊。不特货物贵贱悬殊。致亏商本。且奸民恃有官价。轻价强买。必启争端。惟狭西道御史朱凤英奏称、钱法必以铜觔为本。而铜必以足民为先。未有民铜贵而官铜得饶者也。今云南铜虽大旺。然祗足供鼓铸拨解之用。何能以其余推暨民间。近闻海关无赴洋买铜之商。而江苏亦无可收之铜。实因官价与民价悬殊。孰肯冒越风涛。以资本赔垫。请敕该督、抚、除洋人自带铜觔。应照部议平买收贮外。其有商民过洋购来者。听其售卖。不必官收。一切领照认充、包揽需索等弊。严行禁止。如此、则官民铜觔俱足。钱价自平。应如所请。从之。
○以内阁学士陈大受、为浙江乡试正考官。编修赵青藜、为副考官。兵部侍郎凌如焕、为江西乡试正考官。编修于振、为副考官。侍读张映辰、为湖北乡试正考官。检讨仲永檀、为副考官。
○广西思恩营原防田州汛之外委。兵、五十名。移驻平马汛。以右江镇、添设中营故也。
○己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大学士鄂尔泰等。据山东巡抚法敏、河东总河白钟山、奏称、本年南米重运粮船。较昔年迟一月有余。臣等恐回空冻阻。有误冬兑。拟将东者省本年停运。及已经回次之粮船。通融接运。即令南船自东回次受兑。以免迟误新运等语。今年南船北上。较昔稍迟。法敏、白钟山等、筹画通融接运之法。于漕务甚有裨益。着即照所请行。朕思山东停运之粮船。令其转运南粮。尚属分内之事。若已经回次之船。复令北上。是一年出运两次矣。应加赏赉。以示奖励。着法敏、白钟山、会同查克丹、将运丁、运弁、及水手等。作何加恩之处。速行定议。一面办理。一面奏闻。
○大学士鄂尔泰等遵旨议奏、参领鄂托奏、各仓米斛。恐渐缩小。请制铁斛为式一疏。各仓米斛。俱照制斛制造。原无大小。但恐木斛年久。于旧式不无稍异。应令仓场、依制制造铁斛。给发各仓。制造木斛。放米时、派员质对。量米时、遵用木荡平量。不得用簸箕挖浅斛面。至开仓之日。应请派委旗员。由监督处领取米样。如有不堪米色。准其详明本旗都统具奏。从之。
○御史陈豫朋奏请、修吏、户、二部则例。下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行。
○举行军政卓异官。直隶三员。福建二员。广东一员。陕西四员。四川二员。分别升赏如例。纠劾贪酷官。陕西二员。罢软官。直隶二员。年老官。直隶一员。陕西二员。有疾官。陕西一员。四川一员。才力不及官。直隶一员。陕西一员。浮躁官。陕西二员。四川一员。分别处分如例。
○庚子。谕、养民之道。莫要于积谷。积谷之道。必先去其耗谷者。是以前年有禁烧锅之旨。后因内外诸臣议称。用酒之人。比户皆然。一时骤禁。不无滋扰。不若禁止造麯。其事简而易行。朕思移风易俗。自当行之以渐。禁麯之举。正属渐次转移之法。恐各省督抚。视为具文。今春特再申饬谕。期于实力奉行。乃尚书孙嘉淦、复又奏称禁麯之事。多有未便。着直隶、山东、河南、江南、陕西、山西、各督抚。悉心妥议。毋得以朕曾降谕旨。稍有迎合。亦不必瞻顾孙嘉淦。依违迁就。务斯秉公熟筹。于民生确有裨益。不负朕拳拳咨询之意。寻据直隶、山东、河南、江南、山西、陕西、等省督、抚、奏覆、凡系开厢躧麯。运贩射利者。俱请一概禁止。其民间零星制麯自用者。俱免查禁。惟甘肃巡抚元展成、则以边地风雪严冽。穷民需酒。以资温暖。奏请毋庸查禁。下大学士会同九卿议行。
○兵部议奏、福州将军隆昇奏、军政年老官郑怀德等二员照例休致。得旨。郑怀德等着休致。前绿旗军政时。朕曾降旨。此等六法被劾官员。着询问伊等、有情愿来京者。该督抚送部引见。此本内纠参年老官员。着该将军照绿旗之例。询问伊等、有愿来京者。即给咨赴部带领引见。嗣后驻防六法官员。俱照此办理。
○予故领侍卫内大臣宗室额腾义祭葬如例。谥勤恪。
○辛丑。谕大学士鄂尔泰等。一月以来。京师喧传尚书孙嘉淦、密参在朝大臣多人。如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徐本、尚书公讷亲、尚书海望。领侍卫内大臣常明。皆在所参之内。是朝中大臣。得免者鲜矣。诸臣皆系朝廷简用之人。守法奉法。实心尽职。并无可指摘之处。而鄂尔泰、张廷玉、尤系皇考特简之大学士。为国家之栋梁。以孙嘉淦较之。识见才猷。岂能与二人为比。朕特以其操守廉洁。向有端方之名。故屡次加以擢用。非以其才识在二人之上也。如果其才识在二人之上。朕何难即用为大学士。而仍在尚书之列乎。且朝庭政务繁多。正赖宣猷佐理之群彦。岂有将诸人悉行罢斥。而专用孙嘉淦之理乎。至于伊密参之语。毫无影响。如果诸臣有可参之事。孙嘉淦身为大臣。何不可登之露章。而乃见之密奏。既云密奏。则惟有孙嘉淦自知之。伊又岂肯漏洩于人。以招众怨乎。朕不知造作讹言之人。是何肺肠。或忌嫉孙嘉淦之人。见朕将伊升用。而造为此说。以排挤之耶。或趋附孙嘉淦之人。欲相引重。而造为此说。以扬其特立独行之直名耶。此语朕闻之已将一月。而都察院堂官、及科、道等。遇此等应行参奏之事。何以默无一言也。若置之不问。则造言生事之人。方且以为得计。而无知之官员。或且疑为实有是事。将见党援门户之风。从此而起。无所底止矣。前我皇考、因都下讹言甚多。曾降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等。访拏重惩。此风稍息。今复蹈故辙。于国体大有关系。但此事传言已久。目前姑不深究。祗令步军统领、巡城御史、严行禁止之。嗣后如有此等造言之人。必当查拏根究其所自来。重置于法。以杜人心风俗之害。至于大小臣工。有陈奏事件。既不见之明本而用密摺。便当加意谨慎。不令一人知之。方合谋猷入告之义。乃如朕降查奏旗人入官房产之旨。而外人即知为尹继善所奏。且云尹继善从前。曾奏过清查亏空之案。过于刻薄。今为此举以忏悔之。又如出征阵亡官兵之妻室。朕降给与半俸半饷之旨。而外人即知为户部郎中杨晏所奏。夫查奏入官房产之事。由军机处办理。或办事司员人多。偶尔宣洩。亦未可定。尔等当严行诫饬之。至于杨晏所奏。若非伊自向人言。外人何由而知之。且朕见诸臣、有参奏弹劾之类。外人每不能得其确耗。而加恩沛泽之举。则谕旨未发之前。或谕旨既发之后。外人往往传播。知为某人之奏。岂非向人陈说。以为居功干誉之计乎。朕为天下主。一切庆赏刑威。皆自朕出即臣工有所建白。而采而用之。仍在于朕。即朕之恩泽也。岂以诸臣市惠为嫌。而较量一时之称道。但国家办事有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事之不当密者。即应明见之章奏。如用密摺封达朕前者。必系当密之事。而又宣露于人。其居心尚可复问乎。事君之道。当如是乎。朕御极以来。崇尚宽大。内外臣工。当倍加恪慎。益矢公忠。以成朕宽大之治。若因禁令稍疎。始而废弛。渐且流于荡闲踰检。是诸臣自干罪戾。国法具在。岂能曲为宽假耶。此意朕于雍正十三年即宣示臣工矣。奈日久怠生。今因一二近事。并将朕衷宣谕。令内外诸臣共知之。
○户部议奏、山东巡抚法敏遵旨议覆、收谷捐监各事宜。一、常平仓谷。应酌量原贮多寡。定捐增之谷数。一、纳谷计谷价低昂。抵部例之银数。一、应照湖北纳谷例。定仓廒铺盖、户部、藩司、饭食纸张之费。一、应专委道员。各于所属盘查。毋致浮收包揽一、捐足一百一十万石。即行停止。应如所请。从之
○予唐儒韩愈世袭五经博士。
○壬寅。礼部议奏、贵州总督张广泗疏奏、黄平州民李之顗之妻郭氏。遭遇逆苗。骂贼被害。幼女二姑。同殉母节。家童关保。年十二岁。能负幼主避难。均宜给与旌表。惟家童不合旌表之例。奏明请旨。得旨。依议。关保亦着加恩旌表。
○工部奏、上年直隶总督李卫。将所属州县内雨少歉收地方。择紧要城垣堤岸。应修筑者。于今春兴工代赈。乃迄今未经汇总具题。尚有以工代赈之案。节次咨报。况目今正当耘耨之时。入秋又值收获之候。若使兴作。不无有妨农事。请敕下、除紧要必应急修者。照旧修理外。其各属可缓工程。已经兴工者。遴员确勘。将已竣未竣。核实具题。至已经估计。尚未拆卸。无关紧要者。悉行停止。得旨。依议即行。
○旌表守正捐躯之湖南祁阳县民刘达楚妻李氏。守正被戕之河南杞县民李嗣尧妻樊氏。
○癸卯。谕大学士鄂尔泰等。向来本章内批发之旨。皆由阁发科交部。而特降之谕旨。则系内阁径传该部司员。抄写到部。遵行办理。虽历来原无舛错。但司员传抄谕旨。无行文印信。难以存案。其如何用印文存案之处。大学士等酌议具奏。寻议、批发之本章。例由内阁于本日发科。科次日用印文交部。至钦奉之谕。臣等缮写进呈后。由内阁传该部司员抄写。仍将该司员职名记档。盖因谕旨内有宜密宜速者。若发科抄。既有迟延。复恐洩漏。故不发科。应请嗣后、凡该部抄写谕旨到部后。令该部于三日内。将某日、某司员、钦奉谕旨之处。悉叙入文内。用堂印交内阁存案稽查。从之。
○兵部议准。青州将军阿思海奏、驻防开档养子另户满洲兵丁。吉凶事件。赏给生息银两。应照天津成都、原赏营运银两数目。准添银四千两。并前恩赏银六千两。以足一万两之数。从之。
○赈贷山东邹平、新城、齐东、宁阳、邹县、泗水、济宁、高苑、八州县被雹灾民。
○恤因黔苗不法。避居湖南难民。
○除广东崖州虚升地亩四百三十五顷三十亩有奇。
○甲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遣官祭火神庙。
○谕、据贵州总督张广泗、提督王无党、奏称、定番州之姑卢顽苗。不知法纪。妄肆跳梁。蕞尔小丑。即量遣官兵。亦可即时扑灭。因思该处介在都匀、定番、之间。苗狆环处。从未习见兵威。与其兵少而时日稽迟。不若兵多而成擒迅速。比即酌拨汉、土、官兵三千余名。分路会剿。今文武协力。弁兵奋勇。旬余之内。逆寨悉经焚毁。深箐遍处穷搜。首恶先已成擒。余党陆续就缚。被掳民人。俱回故居。军务已经全竣等语。姑卢顽苗。虽属小丑。然不速行扑灭。恐致蔓延。为附近居民之累。张广泗、王无党、办理妥协可嘉。所有在事官弁兵丁。着查明分别议叙赏赉。以示奖励。该部即遵谕行。
○户部议准、直隶总督李卫疏言、本年停徵钱粮。所有官兵俸饷。不敷支放。请于两淮盐课内拨给。从之。
○兵部议奏、奉天将军博第疏言、原任护军统领升任都统瑚麟、带回官兵马六千四百二十五匹。照例每十匹准倒三匹计算。应开销一千九百二十七匹。内除在途倒弊一百九十四匹。实多交一千七百三十三匹。彼时副都统哲库讷、并未声明具奏。止以七分计算。将应交马四千四百九十七匹变价。其多交马匹。至今未经办理。应令该将军将多交之马。照例每匹以八两变价。给官兵领买。仍于伊等钱粮内分作二年。四季坐扣。从之。
○是日起。上以告祭太庙。斋戒三日。
○乙巳。禁扣举人坊银。谕、前据御史甄之璜条奏、各省乡试中式举人。例给坊银二十两。而远省遵行不实。如贵州、则给发三分之一。广西、则全行扣留。经部议令该省巡抚、藩司、确查报部。迄今一载有余。尚未结案。今朕访闻得远省中式举人。有应领之坊银。每见主考长途跋涉。即以恩赏之项。行其朿修之敬。而识见浅小之考官。亦遂收纳不辞。此风行之已久。今若追溯从前。一一清查。徒滋案牍之繁。未免扰累。究于举子无补。着从宽免其查问。嗣后考官等、各宜恪遵功令。不许收受此项银两。该藩司亦必照数给发。不得丝毫扣留。务使中式举人。实沾恩泽。
○又谕、朕昨日进京下雨。沿途管道收拾道路之兵丁。俱甚辛苦。着恩赏管道之护军校、护军等。半月钱粮。收拾城外道路之步军等。赏一月钱粮。收拾城内道路之步军等。赏半月钱粮。请轿校尉等。赏一月钱粮。
○以詹事府少詹事福什宝、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丙午。上御乾清门听政。
○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户部议准。广西巡抚杨超曾疏请、将桂、平、浔、三厂。赢余税银。增给苗疆府、州、县、养廉。从之。
○又议准杨超曾疏请、于本省春拨留备兵饷银内。拨银三万二千二百三十两。为本年兵饷之用。以上年应存地丁。归补湖北协饷故也。从之。
○都察院左都御史杨汝谷、以老病乞休。允之。
○以刑部侍郎程元章、署兵部侍郎。
○丁未。上亲诣太庙告祭。请四祖、四后、神牌。奉安后殿。
○诫部院奉公洁己。谕、各部院办理事务。自宜恪慎廉洁。奉公守法。若推诿因循。徇私舞弊。则官箴有玷。国法难容。朕闻近来各部院办事。因循成习。每遇难办之事。即互相推诿。文移往返。动经数月。迨夫限期已满。则潦草完结。以避参处。至于易结之事。又复稽延时日。及至限满。则苟且咨行。以期结案。吏、兵、二部。于升迁议处之案。未尽平允。户、工、二部。于钱粮工程等事。亦不无染指。朕缵承大统。以皇考之心为心。以皇考之政为政。百尔臣工。自当仰体朕意。恪守成法。以襄治理。何得怠玩疎忽。以负朕委用之意。自干罪戾而不顾也。前此朕已屡降谕旨。切加申饬。而积弊未除。岂诸臣误以朕政崇宽大。而玩愒以至于此耶。着将朕此旨再行晓谕。嗣后各部院大臣等。务须洁己奉公。无忝厥职。并严加访察所属官员。如有前项诸弊。即行据实指参。毋得瞻徇容隐。倘该堂官不行参奏。或被科道纠参。或经朕访闻。定将该堂官一并严加议处。
○戊申。是日起。上以孟秋享太庙。斋戒三日。
○大学士鄂尔泰等、遵旨议覆、翰林院编修李锦条奏、直省捐监银谷事宜一疏。内称捐监所以备赈。请遇有歉岁。银谷兼施。又称直省士子。云集五城。有随任、游学、教授、依亲、等项。该生俊等。乡试不得入场。各馆不得效力。考职不得与试。欲回本籍。一时未便。长途往返。有误试期。请将户部捐监之例。不必停止。俱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议准奉天将军博第疏请、将废旧鸟枪销毁。如式造新枪。除工部造送一千杆外。尚需二千八百杆。又兵丁技艺。各有专工。旗兵操演。原止弓箭鸟枪。若令教习藤牌大刀等项。不但一时不能熟练。且使伊等平时练习技艺。改移拨置。志向不专。请将雍正十年工部造送之藤牌、大刀、攩枪、仍照数解还。又奉天所属各城。并臣等衙门。先有铜炮十一位。铁炮五十九位。奉天北近边塞。南临海洋。应查明将堪用者。教习演放。但奉天原无炮手。请将京城炮手。拣发四名。令其逐一试放。即于汉军兵丁内。挑选学习。又军前彻回兵带来之棉甲。臣衙门并无公处收贮。若分八旗收存。恐不谨慎。破烂遗失。请令修理整齐。交盛京工部收贮。有应用处。即行取用。从之。
○引见京察一等之工部郎中伊克善、等二十九员。得旨。伊克善、陀诺、吴炜、杭柱、张重光、宫焕文、伊靖阿、西安、永保、清馥、纳瞻、李廷臣、富申、德龄、书芳、德克精额、塔尔岱、兆存柱、富森、富德、七十一、六格、董洪、刘组焕、准其一等加一级。张重光、着记名以御史用。明德、永柱、常龄、倭什洪额、俱着改为二等。
○己酉。直隶河道总督朱藻等奏、曹家务、咸厂、半截河、南北两岸抢险情形。永定河道六格。专办金门闸坝工。情尚可原。余皆系河员怠忽所致。请交部严议。得旨。览奏各情形。知道了。至汝等今年料理诸务。甚属和衷急公。妥协之至。何用交部耶。即六格、亦有功而无过。余俟题到有旨。数日以来。睛雨靡常。正吃紧时也。汝等其慎之。
○又奏、永定河挑挖北堤。所占旗民地亩。及圈入村庄房屋。刨挖麦地。请给予价值耔本。并拨补除粮。下部议行。
○赈恤四川峨眉、夹江、雅安、洪雅、四县。及打箭炉地方。被水灾民。
○庚戌。谕军机大臣、定边左副将军处、办理印务之员外郎、委署侍读学士华兰泰。办理粮饷之员外郎富明阿。自到军营以来。华兰泰办事。甚属谨慎。富明阿亦甚妥协。现已三年期满。更换来京。华兰泰、富明阿、准其一等。俟到京之日。着军机大臣带领引见。
○以编修董邦达、为陕西乡试正考官。刑部主事张九钧、为副考官。刑部侍郎陈德华、为江南乡试正考官。少詹事许王猷为副考官。
○是月。奉天府府尹吴应枚条奏、儆官方。编保甲。清案件。慎仓储。四款。得旨。所奏俱悉。具见留心地方。但须行之以实。而持之以久。不然者。徒以一时高兴。冒昧为之。则不如不整顿之为仍旧贯也。
○直隶河道总督朱藻等奏报、石景山水势长落。工程平稳。得旨。览奏朕怀诚慰。且□天气晴霁。可无虑矣。此后伏中。若有异常之水。可速速奏闻。又顾琮前奏、汝二人同驻固安工程紧要处为是。朕已批行。想汝尚未接到耳。
○又奏报、半截河南岸。下七工地方。六月二十八日午时。陡长山水九尺。几有夺溜之势。至亥时。本汛杨家庄水势。皆归新挑引河。至二十九日辰时。已经水落。现在上紧堵御。再郭家务滚水坝。现在洩水一尺六寸。得旨。知道了。目今天气渐次开晴。朕心稍慰。然尚当慎之又慎。至奏称水归新挑引河。与夫滚水坝洩水一尺六寸之处。其情形目下如何。作速奏闻。以释朕怀。
○两江总督那苏图、巡盐御史三保、奏报泰州分司所属之伍祐、新兴、刘庄、庙湾、以及通州分司所属之丰利、掘港、拼茶、等场。被旱情形。请动支盐义仓谷加赈。得旨。被旱处所。竭力赈恤之。毋使失所。
○署江苏巡抚许容奏报。通省雨旸情形。得旨。赈恤民瘼。乃督抚第一要务。切不可怠忽。况汝曾经一番利害者耶。观此光景。则雨尚未得十分沾足。殊切朕念也。
○大学士总理浙江海塘兼管总督事嵇曾筠奏、浙省江海塘埭工程。需用土方甚多。经前督臣程元章、准部核定各府属州县、每土一方。宽长一丈。厚自一尺至二尺五寸不等。其价自七八分至六钱不等。其多寡厚薄之间。尚未允协。即如杭州府属之海宁、绍兴府属之山阴、二县。册定每土一方。厚二尺二寸。价银六钱。今分别远近难易。按宽长一丈厚一尺之例科算。实需银一钱二分至二钱不等。较原定二尺二寸、价银六钱之数。多有赢余。尚应酌减。又如温州府属之平阳县、册定每土一方。厚二尺二寸。价银一钱二分。今分别远近难易。按宽长一丈厚一尺之例科算。实需银八九分不等。较原定二尺二寸、价银一钱二分。每多不足。尚应加增。再查土方尺寸。从前拟定成规。未免厚薄不齐。应请循照河工宽长一丈、厚一尺之例。画一办理。下部知之。
○又奏、海宁沿海新涨沙地。绵亘宽阔。鱼盐之利日增。民、灶、人等。不无趋利争竞之事。按其原坍地亩。实系灶户居多。今秉公查勘。除留护塘沙一百丈之外。余地定以七分归灶。三分归民。划给管业。再新涨之地。现系斥卤。仅可煎盐。划给后酌令按滩轮租。留充公用。俟五六年后。淡水浸灌涵濡。可以树艺五谷。再行清丈升科。得旨。如此办理甚善。但令涨沙愈多。则堤工巩固。田庐无恙。则利在是矣。又何必计及升科哉。五六年后清丈为是。
○闽浙总督专管福建事务郝玉麟奏、封疆大员。巡查标属。并泉州城守营分防各汛。请免题报。以免烦渎。得旨。所奏甚妥。
○先是。福州将军隆昇奏、三江口旗营水师战船。布政使王士任、不遵照估修。屡次诿卸。至是。王士任具疏自明。得旨。此奏甚属无见识。孰公孰私。孰非孰是。朕自有定见。何为先入之言耶。
○湖广总督宗室德沛奏、安陆府城北、西、南、三面。原有支河一道。有利商民。缘明季阉宦恃强堵筑。以致淤塞。请动项疏浚。得旨。楚省工程颇多。似此可行可止之事。莫若缓之。或遇地方偶尔水旱。以为兴工代赈之举。不亦美乎。何急迫乃尔。
○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奏、运河堤岸。粮艘往来。藉以纤挽。濒河居民田庐。以资障护。其闸河自峄县台庄。至临清板闸。纤道八百余里。内有聊城、堂邑、博平、鱼台、等县。应行修筑工段。请动项修筑。得旨。所奏俱悉。大凡有河工之责者。断不可存惜小费而贻大害之浅见。亦不可一任冒销而糜费国帑。二者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须要汝等看得透。正不必时时请旨而行也。
○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奏报、绥德州属之吴堡、清涧、二县。被旱歉收。请碾运邻近米石。借资民食。得旨。如此办理甚佳。
○陕西巡抚张楷奏、动项展拓陕省贡院内外帘房屋。得旨。汝到任未久。而即为此可行可止邀誉之举。甚属无谓。此件不准动公项。汝既欲士子缙绅之感念。其自捐办之。
○甘肃巡抚元展成奏、乾隆元年莅甘。及元年以后由军前效力题补人员。于各属钱粮。大约亏缺。皆所不免。若即行指参。则十居八九。一经参破。将来即成无着。转于钱粮无补。莫若显示稽查。隐缓发觉。谁无身家。其敢延宕。现将雍正十一年以后钱粮。勒限严催。按年奏销。不过一二年间。即可就绪。得旨。此见固是。限汝五年。缓缓料理。俟五年后。将此摺题奏。彼时若不清楚。朕必差人前往。彻底清查。恐汝亦不能免矣。
○四川巡抚硕色奏、川省钱文。雍正十年。经前抚臣宪德奏请、开罏十五座鼓铸。嗣恐滇铜不敷。止开八座。今闻滇铜旺盛。请增七座。以副原数。得旨。此系甚有益之举。速速办理可也。
○署广东巡抚王謩奏、抚标左右两营额兵。月支饷银。奏销时、虽按照马、步、战、守、分别开报。而实则无别。均匀支给。名曰匀饷。不知起自何时。臣檄行中军。转饬两营备弁。现在照旧暂行匀支外。嗣后遇有守兵粮缺。即照马、步、战、守、等差。按额支放月饷。得旨。此事可以不必。即如云南一省。虽定例有马、步、战、守、之分。而从来一体食粮。乃各省情形不同之处。不必强以同也。
○云南总督公庆复奏、以生息余银。酌拨各营。将备会同地方官、于秋收时买谷贮仓。倘遇水旱不齐。青黄不接。米价昂贵之时。借资兵食。得旨。此事须为之以渐。而行之以实。方为有益。正不必急遽也。尽生息之余。先试行看。
○贵州威宁镇总兵官曾长治奏、威宁改协为镇。所有新设营汛一切事宜。俱遵照题定处所。分布安置。兵民夷汉。俱极相安。得旨。所奏具悉。新设之镇。更宜加意整饬。俾营伍妥协。兵民相安。至于抚绥顽苗。尤宜使之知有威可畏。有德可戴。然后为万全久远之策也。慎之。勉之。
卷之七十一
猜你喜欢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陈寿 列传第十一 达奚武 子震 侯莫 陈顺 豆卢宁 宇文贵 杨忠 王雄·令狐德棻 契丹國志卷之九·叶隆礼 第四十六回 灭拳会订和约太后回銮·黄士衡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通志卷八十五下·郑樵 卷三十二·傅恒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五·裴骃 一二六 二马之余·周作人 王广渊传·脱脱 蒲宗孟传·脱脱 怯怯里传(附相兀速传)·宋濂 卷一百十四·阿桂 五五、宁越考·钱穆 卷五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