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庐江王李瑗传

庐江郡王李瑗字德圭,是济南郡王李哲之子。武德年间,援例封王,累迁至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与河间王李孝恭合讨萧铣,未立功勋。改任为幽州都督。李瑗平素懦弱,朝廷怕他不称其职,便命右领军将军王君廓辅他而行。君廓曾为盗贼,其勇力过人,李瑗倚仗他镇守其地,便答应他结为亲家,以布心腹之托。

那时隐太子将有密谋,因而厚结李瑗。太子死后,太宗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礼召李瑗入京,李瑗害怕事有不测。而君廓内怀险恶用心,想用计陷害李瑗而成己功,便对李瑗说:“京师事变未知结果,大王是国家宗亲,受命守边,拥兵十万,怎能跟从一使召还呢?况且赵郡王前已交付狱吏,如今太子与齐王又遭此难,大王观此形势能自我保全吗?”随即泪下。李瑗信其言,说:“那就将性命托付与你了。”便囚禁敦礼,部署兵马,征召北燕州刺史王诜商议机务。兵曹参军王利涉对李瑗说:“大王如今无诏而擅自发兵,这是造反啊。应当权益应变,以结众心。如果诸州刺史召之不来,将如何保全自己?”李瑗说:“那该如何是好?”利涉回答说:“山东豪杰曾为窦建德所用,如今失职而与编户平民一样,这些人惟恐天下不乱,如大旱之时盼望时雨。大王如能派遣使者,恢复他们的旧职,随其所在招募兵马,诸州如有不从,则立即予以诛讨,那么河北之地就可唾手而得。然后派遣王诜对外联络突厥,道经太原南下蒲、绛地区,大王整顿车驾西入关中,两军合势,不出旬月天下可定。”李瑗接受这个建议,将内外兵马全都交付君廓指挥。利涉认为君廓性情反复无常,劝李瑗将兵权交付王诜,李瑗犹豫未定,君廓探知此信,驰马斩杀王诜,持其首级告知军士说:“李瑗与王诜谋反,幽禁敕使,擅自发兵,如今王诜已被斩首,独李瑗尚在,已无能为力。各位如随他谋反就会满门抄斩,助我平叛,富贵可得!”众人说:“愿讨贼党。”便从狱中放出敦礼。李瑗闻知此信,率其左右数百人披甲而出。君廓大呼道:“李瑗反叛,各位都被挂误,为何跟从他而自取诛戮?”众人全都倒戈溃走。李瑗大骂君廓说:“小人卖我求荣,行将自及其祸!”君廓随即擒获李瑗加以缢杀,传其首级于京师。朝廷将李瑗废为庶人,绝其宗室属籍。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志第一百六十二·艺文八·脱脱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六十二·赵尔巽
  卷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司马光
  东都事略卷六十七·王称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一)·陈寅恪
  第二十二回 走江东承旧统百岁云奔·黄士衡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二百四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卷七 邻交志下一·黄遵宪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三。·金富轼
  五七、墨子游齐考·钱穆
  卷六十一·佚名
  史记正义论例·司马迁
  第一节 玄宗政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徐元

    第二十一齣 周坚替死【风马儿】〔生上〕嫩竹摇竿雨初霁。葵榴吐半开红蕊。〔旦〕对景欢娱。一双两美。〔贴〕怎知道日来如是。〔生〕似水如鱼不暂离。人生莫负少年时。〔旦〕暮乐朝欢随所欲。乐极谁知有怨悲。驸马。

  • 楚辞后语卷第二·朱熹

    吊屈原第八服赋第九【并见绩离骚】瓠子之歌第十瓠子歌者,汉孝武帝之所作也。帝旣封襌,乃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还,自临祭,沈白马玉璧,令羣臣从官皆负薪寘决河。时东郡烧薪柴少,乃下淇园之竹以为楗。【烧,旱也。树竹塞水决口

  • 四集目录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録八卷五十五己亥元旦元旦试笔题白玉云龙如意李士逹岁朝图降旨加恩去岁豫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命加赈湖北上年被灾州县诗以志事新正重华宫咏和阗玉喜鹊杖头祈谷斋居

  • 二集卷三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九古今体九十三首【癸酉二】过卢沟桥石梁黑水此鸣鞭前度回思顿隔年西指桥山程四日系予心在岭云边惊蛰初临凌汛过层氷浦溆积嵯峨俯栏识得浑流猛行水思量究

  • 卷四·毕沅

      ◎宋纪四 ∷起阏逢困敦四月,尽柔兆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乾德二年辽应历十四年   夏,四月,丁未朔,以前博州军事判官颖贽为著作佐郎。贽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

  • 卷三百六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六月盡其月   秋七月癸亥,內殿承制王舜封管押醫藥使高麗回,以為閤門通事舍人,勾當御前忠佐軍頭引見司、醫官等【一】,轉資,錫金、服有差。   甲子,詔:「廣武、雄武上下埽雖據地形,保無疏虞,然方今霖潦不

  • ●卷十七·李攸

      ○削平   僭伪孟昶,初名仁赞,及僭位,改焉。是时,契丹破晋,汉祖起并门,中原旱蝗连岁。昶益自大,君臣奢僭。及太祖下荆、楚,昶欲遣使朝贡,王昭远方总内外军柄,固止之。太祖诏蜀之邸吏将卒先在江陵者,并放还,乃给钱帛以遣。乾

  • ◎参谋部·费行简

    参谋掌国防用兵之事,原无所为弊窦,自陈二安任次长,恐不见信于袁氏,遂分布调查,探刺乱党,坐是部务渐繁,适黎黄陂在鄂,不问部事,遂由陈一手操纵。然其人守洁,虽部中额外支费日增,而堂司官无所染指,故亦无所为弊窦也。自洪宪改国谋亟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纪昀

    隐逸传宋 【一】○宋一戚同文【杨悫 宋翼 张昉 滕知白】陈抟种放万适【田诰 杨璞】李渎魏野邢 惇林逋高怿【韩退】徐复何羣戚同文 【杨悫 宋翼 张昉 滕知白】陈抟种放万适 【田诰 杨璞】李渎魏野邢惇林逋高怿

  • 一二一三 礼部尚书纪昀等奏详检删削并赔缮《尚书古文疏证》等书折·佚名

    一二一三 礼部尚书纪昀等奏详检删削并赔缮《尚书古文疏证》等书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一日臣纪昀、臣彭元瑞谨奏:本月初八日报到发下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一部,臣等公同阅看,书内钱谦益、李清诸条,未经抽削,实属疎漏。臣

  • 卷五十·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五十阿穆鲁氏阿苏       卢塔克以上俱有传索尔多氏博托波右系有传瓦古右系附载俞尔库勒氏绰琴       和谟诺以上俱

  • 孛鲁传·宋濂

    孛鲁,鲁国王木华黎之子。其人身体魁梧,才智过人,性情沉毅,待人宽厚,能通诸国语言,善骑射,二十七岁入朝见太祖。当时太祖在西域,夏国主李王暗中联络外援,心怀不轨,太祖密诏孛鲁征讨之。太祖十九年九月,蒙古军攻克银川,斩首数万级,俘

  • 二九、孔子弟子通考·钱穆

    《世家》云:&ldquo;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rdquo;《弟子列传》:&ldquo;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rdquo;今按:《孟子》云&ldquo;七十子&rdquo;,《吕氏春秋 遇合篇》&ld

  • 纲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汉纪太祖高皇帝纲 乙未,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奉玺、符、节以降。目 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请诛之。沛公曰:&ldquo;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rdqu

  • 士容论第六 上农·吕不韦

    上农原文: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

  •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弥陀山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城大精舍中。与大比丘众无量人俱。复有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摩诃萨。其名曰除一切盖障菩萨。执金刚主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无尽意菩萨。弥勒

  • 道枢·曾慥

    道教炼养类书名。宋·曾慥编纂。四十二卷,计一百零八篇。慥,字伯端,福建晋江人。初为尚书郎,直宝文阁奉祠。博学高深,雅好诗赋。后隐居银峰,号至游居士。喜道家学说,采道教百家之精华,编次成此书。书名源于《庄子 ·

  • 天倪阁词·胡薇元

    同治辛未迄光绪庚辰,十年中京师诸老辈提倡风雅,□(左石右求)□(左石,右为犯的右半部)老人吴县殷少宗伯尤一时宗匠,其时以词称者,冯梦华、熊鞠孙、江韵涛、姚贻孙、何诗孙,而玉津居士以深斛律吕,为公所激赏,故居士所为词大都经□(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