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受第五凡十一章
甘泉子曰:“孔门授受,惟颜氏之子其至矣乎!●●●●参也求诸万,故夫子叩其一,其惟颜氏之子乎。博文约礼,万一贯矣。子贡亚于曾子,曾子亚于颜子。”
或曰:“学必由中出矣。”甘泉子曰:“何往非中矣?心体物而不遗,故无外。无外安有中?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尽性。夫惟尧之心光被四表矣,故心也者,无远近,无内外。”
甘泉子语东山子曰:“人之爱其身也,不如爱其物矣。爱其心也,不如爱其身矣。”“何谓爱身不如爱物?”曰:“今夫为衣食、宫室、器械,未有不能而自为之者也,必求夫良者。至于身之病也则不然,护疾忌医,以没其身,此之谓爱身不如爱物。”“何谓爱心不如爱身?”曰:“病或求医,饥寒则求衣食焉。至于心之病也则不然,曰:“吾自能正心也,吾既已知之也。”自暴自弃以终其身,是之谓爱心不如爱身。舜之好问,禹之拜昌言,其自爱也至矣。”
甘泉子语诸生曰:“伊尹之言觉也,其至道乎!故学,觉而已矣。觉则正心生,不觉则邪心生;觉则达诸天,不觉则陷于人。故聪明圣知达诸天德,圣人之觉也。觉生于思,思曰睿,睿作圣,其惟觉乎!”
仕鸣问致知涵养之别。甘泉子曰:“无二。”又问。曰:“知之所至,养亦至焉。是故知与养并行而不离也。”
甘泉子谓门弟子曰:“诸生何其不切切尔也。譬●●●焉,行则有岐,岐则疑,疑则问,不问者不行者也。”诸生悚然。
门人有问忠之道。曰:“中心。”问恕。曰:“如心。中心,其天下之大本乎!如心,其天下之达道乎!中心则体物而不遗,如心扩而充之,天地位,万物育,故忠恕则成位乎其中矣。大哉!”
甘泉子曰:“可欲之善,其明善乎!天下之大本也。有诸己之信,其诚身乎!要在谨独。诚明并进,达之天下,善推其所为。”
诸生进揖,甘泉子谓士德曰:“夫良知者,非外铄者乎!既不以外铄而有,亦不以外诱而亡,气习蔽之则蒙耳。故学所以发蒙以扩其良知也,不博学则不能发蒙,蒙不发则长而愚。”
有以宇宙为大而本心为近者。甘泉子曰:“乌乎二?大包乎近矣,近囿乎大矣,是故允哲乎此而后能合一。今夫存乎人之身者,四肢与心均一体也,岂以心为近乎?四肢为大乎?故心痛则四肢皆病矣;四肢痛,则心亦病矣。无尺寸之肤不知,无尺寸之肤不爱也。无尺寸之肤不爱,则亦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故手足痿痹皆谓之不仁。”
士德曰:“曷谓学?”曰:“学也者,觉也。人之良知蔽[于气习,故]生而蒙,学问思辨所以发其蒙而觉之也,觉则复其良知之本体矣。如梦有觉之者,非外益之也。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
猜你喜欢 卷三 曲礼上第一·郑玄 八奸第九·韩非 卷五十八 孟子八·黎靖德 尚书古文疏证卷四·阎若璩 卷十六·夏僎 第十三章 21·辜鸿铭 第十七章 名节·佚名 第九 权篇 3·王诩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林语堂 卷十三·佚名 卷第一·道原 复李虎居士书·太虚 王阳明与新中国哲学·太虚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宗密 第八十八則 玄沙接物利生·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