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忠传

杨忠,弘农华阴人。

小名奴奴。

高祖杨元寿,魏国初年,任武川镇司马,就把家安在神武树颓。

祖父杨烈,任龙骧将军、太原郡守。

父亲杨祯,以军功授建远将军。

当时魏末动乱,避居中山,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作战而死。

保定年间,由于杨忠功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兴城郡公。

杨忠胡须漂亮,身高七尺八寸,容貌异常,体形魁伟,武艺过人,识见深沉,有将帅的才能谋略。

十八岁时,曾游览泰山。

恰遇梁兵攻陷郡城,于是被捉到长江以东。

在梁国五年,跟随北海王萧颢到洛阳,被任命为直阁将军。

萧颢兵败后,被尔朱度律召募为帐下统军。

尔朱兆率领轻装骑兵从并州进入洛阳时,杨忠参预其事。

赐爵昌县伯,任都督,另外又封小黄县伯。

跟随独孤信攻克梁国的下氵差戍,平定南阳,都立下战功。

齐神武举兵内犯时,杨忠正跟随独孤信在洛阳,就随着魏孝武帝西迁,晋封侯爵。

又参与平定潼关,攻克回洛城。

被任命为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东魏荆州刺史辛纂据守穰城,杨忠跟随独孤信前去讨伐,辛纂兵败退走。

独孤信命令杨忠与都督康洛儿、元长生担任前锋,驰马到城下,呵斥守门者道:“如今大军已到,城中有人接应,你们要想活命,为什么还不逃走?”守门的士兵一哄而散。

杨忠与康洛儿、元长生乘机入城,弯弓大呼,辛纂的卫兵百余人不敢抵抗,斩辛纂示众,城中人畏惧屈服。

在这里住了半年,由于东魏逼迫,与独孤信投奔梁国。

梁武帝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奇才,任命他为文德主帅,封关外侯。

大统三年(537),与独孤信一块回归我朝,被太祖召到帐下。

曾经跟随太祖在龙门打猎,杨忠独自抵挡一头猛兽,左手紧抱兽腰,右手拔出兽舌。

太祖赞许他的勇猛。

北方人把猛兽叫作“蒁于”,因此把蒁于当作他的字。

参与活捉窦泰,攻克沙苑。

升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晋封襄城县公。

在河桥之战中,杨忠与五名壮士奋力守桥,敌军不敢进逼。

以战功授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任大都督。

又与李远击败黑水的稽胡,并与怡峰解救了对玉壁的包围,转任洛州刺史。

在邙山之战中,率先冲入山上敌阵。

授大都督,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追封其母盖氏为北海郡君。

随即授都督朔燕显蔚四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衔。

东魏包围颍川时,蛮帅田柱清占据险地叛乱,杨忠率兵将其讨平。

当时侯景渡过长江,梁武帝败亡,其义阳郡守马伯符以下氵差城投降。

朝廷乘此机会,准备经营汉水、沔水一带,于是任命杨忠为都督三荆、二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淅十五州诸军事,镇守穰城。

以马伯符为向导,攻克梁国的齐兴郡和昌州。

梁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鮞虽然已称属国,但是还怀有二心。

杨忠从穰城出发,直到汉水之畔,检阅军队,大示兵威,命令将士变换旗帜,按照次序前进,实际只有二千名骑兵。

萧鮞登上城楼远望,误认为有三万兵马,心中害怕,表示屈服。

梁国司州刺史柳仲礼让其长史马岫留下镇守安陆,自己率领一万兵马进犯襄阳。

当初,梁国竟陵郡守孙詗以其郡归附,太祖命令大都督符贵前往镇守。

当柳仲礼兵到时,孙詗捉住符贵投降。

柳仲礼又派部将王叔孙与孙詗一同守城。

太祖发怒,命令杨忠率军南征。

攻克梁国随郡,活捉守将桓和。

一路所经过的城堡和营垒,全都听见风声就请求归附。

杨忠进军围攻安陆。

柳仲礼听说随郡失陷,担心安陆失守,就急忙返回援救。

诸将担心柳仲礼赶到后,安陆难以攻下,请求加紧攻城。

杨忠说:“攻守双方态势悬殊,不可能迅速攻占。

如果延长时日,劳顿军队,内外受敌,不是高明的计策。

南方人大多习练水军,不熟悉在原野作战。

柳仲礼回兵必走近路,我军出其不意,出奇兵袭击,敌军懈怠,我军奋勇,一战必胜,则安陆可不攻自破,其余各城就可传去文告而使它们平定。”于是选派骑兵二千名,连夜衔枚而进,在淙头遭遇柳仲礼。

杨忠亲自攻入敌军,活捉柳仲礼,将其部属全部俘虏。

马岫以安陆投降,王叔孙杀死孙詗,以竟陵投降,一切都按杨忠事先的计策实现。

梁元帝派使者送来儿子萧方略当作人质,并且送来盟书,请求魏国以石城为边界,梁国以安陆为边界。

于是凯旋。

晋封陈留郡公。

十七年(551),梁元帝威逼其兄邵陵王萧纶。

萧纶北上,与前任西陵郡守羊思达邀请随州、陆州土豪段珍宝、夏侯珍洽,合谋把人质送往齐国,打算前来侵犯抢掠。

汝南城主李素,从前是萧纶的部下,打开城门接纳萧纶。

梁元帝秘密通报给太祖,太祖就派杨忠率军讨伐。

黎明时发起进攻,午后就攻占汝南。

活捉萧纶,数落他的罪状,把他杀掉;又捉住安乐侯萧日方,也将他杀死。

当初,杨忠活捉柳仲礼时,待他很宽厚。

柳仲礼到京师后,在太祖面前说杨忠的坏话,说他在军中大肆聚敛金宝珍玩等物。

太祖打算调查这件事,又爱惜他功劳很大,只把他调出京师。

杨忠心中恼恨,后悔没有杀掉柳仲礼。

所以这时活捉萧纶等人,就全部杀掉。

隔一年后,杨忠再度发兵,将汉水以东地区全部平定。

杨忠对部众很宽厚,那些新近归附的人都很拥护他。

魏恭帝初年,赐姓普六如氏,代行同州事务。

于谨讨伐江陵时,杨忠担任前军,屯兵长江渡口,截断敌军退路。

梁国军队在大象鼻子上绑上利刃,前来交战,杨忠用箭射去,两只大象回头就跑。

江陵平定后,朝廷立萧鮞为梁主,命令杨忠镇守穰城,形成犄角之势。

又平定沔水流域蛮族各部。

孝闵帝登基,入朝任小宗伯。

齐人侵犯东部边境,杨忠出兵镇守蒲坂。

司马消难请降时,杨忠与柱国达奚武接应他。

共率领骑兵五千人,每人另带一匹马,从小路驰入齐国境内五百里。

前后派去三名使者向司马消难通报消息,都不见回来。

离北豫州三十里时,达奚武怀疑发生变故,打算返回。

杨忠说:“只有前进而死,没有后退求活。”独自率领一千名骑兵连夜赶到城下,四面都是悬崖绝壁,只听见巡夜人敲木梆的声音。

达奚武也亲自赶来,却指挥数百名骑兵西去。

杨忠指挥余下的骑兵原地不动,等候城门打开后,进了城,又急忙派人召回达奚武。

当时齐国镇城伏敬远指挥带甲士兵二千人据守东边城上的高墙,点燃烽火,严密警戒。

达奚武害怕,不想守城,拿了很多财物绸缎,让司马消难及其部属先返回。

杨忠率三千名骑兵担任后卫,到洛水南岸时,都下马躺下休息。

齐军追来,到达洛水北岸。

杨忠对部下说:“只管吃饱,如今处在死地,贼人一定不敢渡过河来交锋。”齐兵佯作渡河,杨忠指挥骑兵装作要进攻的样子,齐兵不敢逼近,于是缓缓退兵而归。

达奚武感叹道:“达奚武自认为是天下健儿,今天算服气了!”升任柱国大将军。

武成元年(559),晋封随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在竟陵县食邑一千户,收其租税田赋。

随即任御正中大夫。

保定二年(562),升任大司空。

当时,朝廷议论,打算联合突厥讨伐齐国,大臣们都说:“齐国占有半个天下,国家富裕,兵马强盛。

如果从大沙漠以北进入并州,极为艰难,况且大将斛律明月不易对付。

如今想深入其老巢,非需十万军队不可。”只有杨忠道:“军队取胜,在于内部和谐,而不在人多,一万名骑兵就足够了。

斛律明月这个小子,能有什么作为?”三年,任命杨忠为元帅,大将军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以及开府元寿、田弘、慕容延等十余人都归他指挥。

又命令达奚武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从南路推进,约定日期在晋阳会师。

杨忠让尔朱敏据守什贲,在黄河之畔策应。

杨忠从武川出发,经过从前的住宅时,祭告祖先,大宴将士,迅速攻占二十余镇。

齐人把守陉岭的要道,杨忠出奇兵奋勇进击,大败齐人。

又留下杨纂屯兵灵丘,作为后卫。

突厥木汗可汗指挥地头可汗、步离可汗等人,率领十万骑兵前来会合。

四年正月初一,进攻晋阳。

当时大雪下了几十天,寒风劲烈,齐人聚集全部精锐,呐喊而出。

突厥骑兵震惊,退向西山,不肯出战。

众人都大惊失色。

杨忠命令部下道:“成事在天,不必考虑人数多少。”于是率领七百人步行出战,死者十有四五。

由于达奚武误期不至,只得撤军。

齐人也不敢进逼。

突厥趁机放纵兵士大肆抢掠,从晋阳到平城七百余里之间,人丁、牲畜都没有留下,俘走、杀死很多。

高祖派使者到夏州迎接慰劳杨忠。

到京师后,在宴会上大加赏赐。

高祖准备任命杨忠为太傅,晋公宇文护由于杨忠不归附自己,从中作梗,于是授他为总管泾豳灵云盐显六州诸军事、泾州刺史。

当年,大军又东征,晋公宇文护出兵洛阳,命令杨忠出兵沃野,接应突厥。

当时军粮缺乏,众将担忧,而想不出什么办法。

杨忠说:“应当权变以成事。”于是把稽胡众首领都骗来,让他们就座。

派王杰壮盛军威,鸣鼓而至。

杨忠故意装出惊奇的神色问他。

王杰答道:“大冢宰已经攻下洛阳,天子听说银州、夏州之间生胡作乱,特地派我前来增援,讨伐生胡。”又让突厥使者骑马前来报告说:“可汗已经进入并州,在长城下留有十余万兵马,派我来问,如果稽胡不服从命令,就前来和您一块儿打败他们。”稽胡众首领都很害怕,杨忠用好话慰解,放他们回去。

于是稽胡各部落相继归附,送来许多粮食。

恰好晋公宇文护首先撤退,杨忠也率兵返回镇所。

又因为政绩显著,诏命赏赐钱三十万、布五百疋、谷二千斛。

天和三年(568),因病回京。

高祖及晋公宇文护多次亲去探视。

随即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太保、同朔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原任官职不变。

谥号为“桓”。

儿子杨坚承袭爵封。

弟弟杨整,建德年间,任开府,封陈留郡公,跟随高祖讨伐齐国,在并州去世。

由于杨整为朝廷而死,诏命其子杨智积承袭他的官职爵封。

杨整之弟杨慧,大象末年,任大宗伯,封竟陵县公。

杨慧之弟杨嵩,由于杨忠的功勋,赐爵兴城郡公,去世较早。

杨嵩之弟杨达,也由于杨忠的功勋,被封为周安郡公。

猜你喜欢
  六家第一·浦起龙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二·汪楫
  卷二十六诗三·何良俊
  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十二·宇文懋昭
  通志卷六十一·郑樵
  弁言·应廷吉
  志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七十四·郑麟趾
  卷十一·张守节
  十国春秋卷十五·吴任臣
  向雄传·房玄龄
  杜黄裳传·欧阳修
  韩锡传·脱脱
  蕃夷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芜记目录·王錂

    第一齣 家门第二齣 访友第三齣 感叹第四齣 宴赏第五齣 瞥见第六齣 说剑第七齣 探遗第八齣 闺语第九齣 庆寿第十齣 言谢第十一齣 搆衅第十二齣 邂逅第十三齣 定计第十四齣 宸游第十五齣 阻遇第十六齣 

  • 卷三十·徐世昌

    王又旦王又旦,字幼华,别字黄湄,郃阳人,顺治戊戌进士,由知县历官户科给事中。有《黄湄诗选》。王阮亭曰:“幼华诗一变而清真古淡,再变而为奇恣雄放。及归龙门,读书太史公祠下,而其诗益{大沦}泫澄深,渺乎莫窥涯涘

  • 卷八·郭则沄

    圣祖勘定噶尔丹,其侄策旺阿拉布坦遁走西域,收合余众,遂据回地,别成部落,为准噶尔。阁峰尚书夙侍世宗潜邸,雍正初,擢少司马,世宗与论准噶尔事多合,即奉命往谕顺逆,以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副之。阿后官协揆,谧文勤

  • 我竟想不起来了·刘半农

    去年秋季,一日下午,在柏林南城Steglitzstrasse乘电车时有此感想,至今不忘。本日清早,梦未全醒,不知不觉间缀成此诗。一九二三,六,二四,巴黎。电车上挤得满满的, 我站在车窗外, 她坐在车窗里, 细看了又细看, 好象有些认识的, 可是我

  • 卷一百四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二劒类五言古劒           【魏】文 帝越民铸寳劒出匣吐寒芒服之御左右除凶致福祥寳劒          【梁】吴 均我有一寳劒出自昆吾谿照人如照水切玉如

  • 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范晔

    汉中 巴郡 广汉 蜀郡 犍为牂牁 越巂 益州 永昌 广汉属国 蜀郡属国 犍为属国-- 益州陇西 汉阳 武都 金城安定 北地 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张掖属国 张掖居延属国-- 凉州上党太原上郡西河五原云中

  • 卷第二百七十四·胡三省

    后唐纪三〔起旃蒙作噩(乙酉)十一月,尽柔兆阉茂(丙戌)三月,不满一年。〕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同光三年〔(乙酉、九二五)〕1十一月,丙申,蜀主至成都,百官及后宫迎于七里亭。〔亭去成都城七里,因以为名。〕蜀主入妃嫔?之@回鹘队入宫

  • 卷之六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郁新传·张廷玉

    郁新,字敦本,临淮人。洪武年间,以人才被征,授予户部度支主事,后升为郎中。过了一年,升为本部右侍郎。皇上曾问他天下户口田赋的数据,以及地理险易情况,郁新都应答无遗,皇上称赞他的才华。不久他进升为尚书。当时亲王每年的禄米

  • 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四舆地考【六】河南省【臣】等谨按禹贡荆河为豫而尔雅职方并称河南为豫州盖禹贡兼指南北界言之尔雅职方专指北界言之河南之名由来久矣今之河南半为古豫州地豫州南至荆山而今自南阳

  • 权修第三·管仲

    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操民之命,朝不可以无政。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也。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野不辟,民无取,外不可以应敌,内不可以固守,故

  • 卷十六·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六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盛唐问先生祭礼通俗谱其于祖与四亲及祧与不祧诸室俱已斟古酌今处置各当矣苐后来之制亦不可不推广言之以杜遗如身卒而子祔吾于祢而祧髙子又卒而孙祔子于祢而祧曾倘兄弟不一

  • 卷三十六·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十六   明 湛若水 撰哀公【名蔣定公子母定姒四歲即位在位二十七年其十四年春春秋絶筆】【敬王二十六年】元年【晉定十八年齊景五十四年衛靈四十一年蔡昭二十五年鄭聲七年曹陽八年陳閔八

  • 胠箧第十·刘文典

    〔释文〕举事以名篇。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疏〕胠,开。箧,箱。囊,袋。摄,收。缄,结。縢,绳也。扃,关钮也。鐍,锁钥也。夫将为开箱探囊之窃,发匮

  • ●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

    无念是实相真空,知见是无生般若。般若照真达俗,真空理事皆如。此为宗本也。夫真如无念,非念想能知。实相无生,岂生心能见?无念念者,则念总持。无生生者,则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无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

  • 人伦大统赋·张行简

    一卷,金张行简撰。此书《金史》不载,黄氏《千顷堂书目》有《人伦大统赋》一册,不言撰人;《永乐大典》所载,则皆题张行简撰。是书有元薛延年注及皇庆二年(1313)序。延年字寿之,临汾人。此书专论相法,词义颇为明简,“芟诸家之

  • 皇明名僧辑略·祩宏

    一卷。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1535—1616)辑。袾宏,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人。为明代 “四大高僧”之一。出身名族,其父人称 “明齐先生”。袾宏生而颖异,幼习帖括,十七岁入县学,学冠名扬,后因子亡妻死父丧母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智圆

    佛典注疏。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智圆撰。十卷。是唐湛然撰《维摩经略疏》的疏释之作。据作者自序称,有感于唐湛然撰《广疏记》与其所删削的《略疏》“文义回互”且多“谬说”,故“别为解释”。全书分释序和疏文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