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申子全文

   明君治國,三寸之篋運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

  妒妻不難破家,亂臣不難破國。一妻擅夫,眾妻皆亂;一臣專君,眾臣皆蔽。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

  鼓不預五音而為五音主。

  百世有聖人,猶隨踵而生;千里有賢者,是比肩而立。

  韓昭侯謂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見功而與貴,因能而受官。今君設法度而聽左右之請,此所以難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來知行法矣。」

  申子曰:「上明,見人備之;其不明,見人惑之。其知,見人飾之;其不知,見人匿之。其無欲,見人伺之;其有欲,見人餌之。故曰:吾無從知之,惟無為可以規之。」

  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隨女。而有知見也,人且匿女;而無知見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女無知也,人且行女。故曰:惟無為可以規之。

  獨視者謂明,獨聽者謂聰。能獨斷者,故可以為天下主。

  失之數而求之信,則疑矣。

  治不踰官,雖知不言。

  韓昭釐侯視所以祠廟之牲,其豕小,昭釐侯令官更之。官以是豕來也。昭釐侯曰:「是非嚮者之豕邪?」官無以對。命吏罪之。從者曰:「君王何以知之?」君曰:「吾以其耳也。」申不害聞之,曰:「何以知其聾?以其耳之聽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當也。故曰:去聽無以聞則聰,去視無以見則明,去智無以知則公。去三者不任則治,三者任則亂。」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識甚闕,其所以聞見甚淺。以淺闕博居天下、安殊俗、治萬民,其說固不行。十里之間而耳不能聽,帷牆之外而目不能見,三畝之宮而心不能知。其以東至開梧,南撫多,西服壽靡,北懷儋耳,若之何哉?故君人者,不可不察此。〔至〕仁忘仁,至德不德。無言無思,靜以待時。時至而應,心暇者勝。凡應之理,清淨公素,而正始卒;焉此治紀,無唱有和,無先有隨。古之王者,其所為少,其所因多。因者,君術也;為者,臣道也。為則擾矣,因則靜矣。因冬為寒,因夏為暑,君奚事哉?故曰:君道無知無為,而賢於有知有為,則得之矣。

  明君治國而晦,晦而行,行而止。止,故一言正而天下治,一言倚而天下靡。

  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之。

  天道無私,是謂恆正。天道恆正,是以清明。

  地道不作,是以常靜。帝以是正方。舉事為之,乃有恆常之道。

  君必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稱輕重,所以一群臣也。

  堯之治也,善明法察令而已。聖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說。黃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變,使民安樂其法也。

  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然而俱王天下,何也?必當國富而粟多也。

  豈不知鏡設精無為而美惡自備矣。

  疑言無成。

  四海之內,六合之間,曰奚貴?曰貴土。土,食之本也。

  子曰:丘少好學,晚而聞道,此以博矣。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不見禮,托僕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日)〔百〕舍重趼來見。七日而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居室雕文以象龍,天龍聞而下之,窺頸于牖,拖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而)還走,失其魂魄。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不遠千里而見君。七日不禮,君非好士也。」子張以告夫子,子曰:「彼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

猜你喜欢
  僖公卷十一(起八年,尽二十一年)·何休
  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第十·晏婴
  卷八十二·陈祥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春秋辨义卷二十一 ·卓尔康
   庚桑楚第二十三·刘文典
  卷二·张尔岐
  卷十四·王安石
  卷二十二·李光坡
  原道训·刘安
  哀公·哀公三年·左丘明
  序品第一·佚名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心 理 建 设·太虚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董康

      ○籌邊樓   王抃撰。抃、太倉人。明大學士錫爵之曾孫。太常卿時敏子也。時敏。宰相之孫。以任子官淸卿。不由科目。而李德裕乃宰相吉甫之子。起家門蔭。爲會昌名相。故抃以德裕比其父。蓋爲任子吐氣。而借以稱

  • 卷一百二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   明 冯惟讷 撰 北齐第一 邢邵【字子才河间郑人十岁能属文日诵万余言文章典丽既赡且速释褐为魏武挽郎累除国子祭酒齐宣武辅政徵为宾客除黄门侍郎迁太常卿授特进邵率情简素博览坟

  • 卷九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九十三    宋 陈起 编武衍藏拙余藳 平生最爱读洪文敏所编唐絶句手之辄不忍置今阅此卷何翅千里对似人也龙泉张实甫充圣东坡见齐安朱广文小诗云官闲厅事冷蝴蝶上阶飞谓其可入图画适安此

  • 卷一百三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六行营类五言律送南特进赴归行营    【唐】刘长卿闻道军书至扬鞭不问家塞云连白草汉月到黄沙汗马河源饮烧羗陇坻遮翩翩新结束去逐李轻车送郑正则徐州行营    【唐】

  • 卷四十二 至道三年(丁酉,997)·李焘

      起太宗至道三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丙子,上因言西川叛卒事,輔臣或曰:「蜀地無城池,所以失其制禦。」上曰:「在德不在險。儻官吏得人,善於撫綏,使之樂業,雖無城可也。」(寶訓以蜀城為趙鎔之言,然鎔時巳罷樞密矣,今不取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五月壬午朔 时虏酋大把都儿黄台吉等曾降三卫诸夷及李家庄之贼势张甚诸边相继告急兵部言夷狄之患自昔所有第今日边事种种多可忧者初选各镇边兵入卫即议暮补今大同增兵二万宣府增兵一万迄今二年未增一辛阅

  • ●皇朝通典卷四十一·佚名

    禮一 ○禮一 (臣)等謹按杜佑通典首載歷代沿革禮於前次為開元禮纂於後誠以經制文章與儀節度數並相輔以行也欽惟我朝聖聖相承重熙累治規模隆盛載在冊府垂法萬世有大清會典則例以詳其制度有皇朝禮器圖式以著其形模悉經睿裁

  • 卷一四九·邱濬

    ▲修攘制御之策(下) 宋太宗时,张齐贤奏曰:“圣人举事动在万全,百战百胜,不若不战而胜,若重之慎之,劲敌不足吞矣。自古疆场之难,非尽由外国,亦多边吏扰而致之,若缘边诸寨抚御得人,但使峻垒深沟、蓄力养锐以逸

  • 鹿鸣·佚名

    ——宴饮是一种仪式【原文】呦呦鹿鸣①,食野之苹②。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③,承筐是将④。人之好我⑤,示我周行(6)。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7)。视民不恌(8)。君子是则是效(9)。我有

  • 卷六十三·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六十三哀公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左】十一年春齐爲鄎故【鄎在前年】国书高无防帅师伐我及清【清杜注齐地济北卢县东有清亭卢县今长清县也】季孙谓其宰冉

  • 卷五百四十一·佚名

    △第四分供养窣堵波品第三之三时天帝释便白佛言:今者如来应正等觉。於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说犹未荆何以故?我从世尊所受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甚深甚广量无边际。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深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六十二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布施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布施波罗蜜多。不应观四静虑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四静虑四静

  • 佛说乐想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有沙门婆罗门。于地有地想。乐于地计于地为我。彼言地是我。我说彼未知水火风。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净有净想。乐于净计

  • 答边润寰问(三则)·太虚

    边君来问,初系自述年来学佛之见解,次为基督徒对彼所发之问难。今答边君来问三节,且先广边君学佛之见解。来函谓:‘窃念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不了唯心,终成魔外。彼耶、回、道等教,但是妄心之测度而已’。此段系边君自述所得佛法

  • 山家绪余集卷上·善月

    四明沙门栢庭 善月 述教篇开权通论(十篇)夫开权者何所以明如来出世大用五时化物之元意也其旨出法华而名义起自一家焉在昔先达未掌持论以其无可疑者然辨论出於近代诸师其说有施开用与之意权实同异之辨文相多端祖意难

  • 战略辑佚·司马彪

    辑本一卷,又称《司马彪战略》,西晋司马彪撰。史志均无著录,但《三国志》裴松之注、《太平御览》多有所引。而司马彪的兵学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兵记》八卷,司马彪撰。一本二十卷。”两《唐书·经籍志》著录为“

  • 道听途说·潘纶恩

    笔记小说集。近代潘纶恩著。十二卷,一百零八篇。纶恩,字箨园,著有《箨月山房诗钞》。筠坪老人序谓题材来源于“道听途说”,故名。体例则仿《聊斋志异》,篇末以“箨园氏曰”发议论。内容多为奇闻异事。创作于清代道光

  • 在潮神庙·彭家煌

    现代短篇小说。彭家煌著。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10月初版。列入“一角丛书”。小说描绘沿海小镇底层社会惊人的黑暗与污浊。贫病交迫的朋加,为了摆脱彻夜失眠的折磨,离家来到钱塘江畔的朋友处休养。朋加的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