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格致余论

中医理论著作。一卷。元朱震亨撰。另有《丹溪心法》已著录。成书于至元七年(1347)。本书有医论41篇,阐述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提出内伤阴虚火热的病机;相火妄动、阴精亏损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关键;认为抑制相火、养阴是养生及治疗的关键,并拟定滋阴降火、和血疏血、导痰引滞等治疗方法。作者反对滥用辛燥之剂。该书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有元刻本、明正德间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格致余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悟真篇注释·翁葆光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佚名
  六壬经纬·铁瓮子
  疯门全书·萧晓亭
  灵宝施食法·佚名
  上清金章十二篇·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佚名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佚名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佚名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佚名
  老子想尔注·张道陵
  女科经纶·萧埙
  天老神光经·李靖
  产宝诸方·佚名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九·阮阅

      ●卷十九·隐逸门  世人渭(论)渊明,皆以其专用肥遁,初无康济之念,能知其心者寡也。尝求其集,若云:“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又有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自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九·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八月己卯朔大学士沈一贯等请 东宫讲读得旨东宫于本月初八日开讲待过寿节假日照常讲学○庚辰升右春坊右赞善李腾芳为右中允管司业事○辛巳大学士沈一贯等言 皇上念科道官积有岁劳一时九年考满者皆得优转

  • 卷之六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七十四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十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百姓太平无事。米价照常八九钱不等。所有九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卷十四·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四 汉  兰  台 令  史 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诸侯王表第二 昔周监於二代【师古曰监视也二代夏殷也】三圣制法【师古曰三圣谓文王武王及周公也】立爵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賔客孝文时婴为呉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

  • 封述传·李百药

    封述,字君义,渤海艹..地人氏。父轨,廷尉卿、济州刺史。述有才干,十八岁时为济州征东府铠曹参军。高道穆为御史中尉,启禀朝廷,任其为御史。迁大司马清河王的开府记室参军,兼司徒主簿。太昌中,除尚书三公郎中,因公平干练被人称道

  • 李庸阝传·刘昫

    李庸阝,字建侯,江夏人。北海太守李邕之侄孙。父亲暄,官至起居舍人。李庸阝于大历年间应举进士,又以其书法判为高等,官授秘书正字。为李怀光征聘,屡屡擢升官至监察御史。及至李怀光依据蒲津叛乱,李庸阝与母亲妻子俱陷贼中,耽心

  • 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三·佚名

    五月壬午朔,升原任吏部郎中李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升兵部郎中杨文骢都察院右佥部御史,巡抚苏、松等处。□上江再捷,进封靖南侯黄得功为靖国公。升御史徐复阳太仆寺少卿。丁亥,北兵自瓜渚薄镇江,总兵郑鸿逵力御之。

  • 第三节 石晋之亡·吕思勉

    天福七年(942年),契丹以晋招纳吐谷浑,遣使来让。高祖忧悒,不知为计。五月己亥,始有疾。六月乙丑,殂。《通鉴》。兄子齐王重贵立,是为少帝。《旧五代史》。《五代会要》同。欧《史》称为出帝,盖援卫辄、鲁哀公之例以名之也。《

  • 卷二 二之一·孔颖达

    ◎邶柏舟诂训传第三○陆曰:郑云:“邶、鄘、卫者,殷纣畿内地名,属古冀州。自纣城而北曰邶,南曰鄘,东曰卫。卫在汲郡朝歌县,时康叔正封于卫。其末子孙稍并兼彼二国,混其地而名之。作者各有所伤,从其本国而异之,故有邶、鄘、卫之诗

  • 卷首十四·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十四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诗韵正音 服【古蒲北反】 关雎寤寐思服 有狐之子无服 葛屦好人服之 蜉蝣采采衣服 候人不称其服采薇象弭鱼服 六月载是常服既成我服共武之服 采芑簟茀鱼服

  • 卷五·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五邳州知州王植撰动物篇第五华注此篇明人物之形质无非阴阳之所为明而为秩序幽而为鬼神散而为形声臭味皆是物也愚按此篇凡十三节节各一义文不相蒙宋子鋭臣云大意见无物不有阴阳而阴阳无不有理欲

  • 卷第六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 尔时善财童子大智光明照启其心。思惟观察见诸法性。得了知一切言音

  • 畏斋集·程端礼

    元代诗文别集。6卷。程端礼撰。《畏斋集》原本久佚,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程端礼诗文百余篇,重新类编为《畏斋集》6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2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

  • 柳庄相法·袁珙

    一卷,旧题明袁珙撰。据说因少年时得遇“异人”授相术,故论人吉凶辄验。洪武末,燕王朱棣召他至北平,一见即决为“太平天子”。永乐初为太常寺丞,不久请老辞归。有《清白集》。因珙号柳庄居士,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

  • 诗义固说·庞垲

    诗话著作。清庞垲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晚号牧翁,任丘(今属河北)人。康熙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历任中书舍人、建宁府知府。有《丛碧山房集》五十七卷。《诗义固说》二卷,附于集末。据他本人解释,

  • 逝童子经·佚名

    一卷,西晋支法度译。逝为梵语逝多之略。译曰胜。童子名。此经外,有二译,安世高译者谓之长者子制,白法祖译者谓之菩萨逝。年十六时佛至其家,逝劝母行施,佛为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