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成:《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4著录《八史箓》。《八史箓》为六朝符箓,本图当与之有关。述召神、服符、祭祀以占卜、求福、禳灾。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朱文公易说·朱鉴
  周易玩辞·项安世
  周易略例·王弼
  上清黄书过度仪·佚名
  内科摘要·薛己
  葬法倒杖·杨筠松
  女科秘旨·轮应禅师
  宅法举隅·佚名
  太上老君年谱要略·谢守灏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佚名
  周易述·惠栋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佚名
  受持八戒斋文·佚名
  子夏易传·卜商
  温热论·叶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蒋捷·唐圭璋

      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自号竹山,遁迹不仕。有竹山词。   贺新郎   秋晓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

  • 第四章 僊伯降凡·屠隆

    〔末扮山玄卿上〕灵峯高嵯峨。贝阙中天起。靑霞绣柱外。白雾琱窗裏。婆娑凌歊尘。乘化观无始。朝游碧山阿。暮还淸溪沚。飙轮无去来。天地相终始。自家蓬莱仙客山玄卿。寂寞栖幽。淸虚远俗。寻师了道。度世登眞。玄窍开

  • 卷一百五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説斋小集唐仲友字与政金华人登绍兴进士复中宏词科累官知台州府政声?然为同官高文虎所忌谮于提举刑狱劾罢主管武夷冲道观所着有六经解九经发题经史

  • 本纪第七 前废帝·沈约

    前废帝讳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也。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生。世祖镇寻阳,子业留京邑。三十年,世祖入伐元凶,被囚侍中下省,将见害者数矣,卒得无恙。世祖践祚,立为皇太子。始未之东宫,中庶子、二率并入直永福省。大明二年,出居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刘昫

    ○李宗闵 杨嗣复 子授 损 技 拭 捴 杨虞卿 弟汉公 从兄汝士马植 李让夷 魏? 周墀 崔龟从 郑肃 卢商 李宗闵,字损之,宗室郑王元懿之后。祖自仙,楚州别驾。父,宗正卿,出为华州刺史、镇国军潼关防御等使。兄夷

  •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五十四·赵尔巽

      张玉书 李天馥 吴琠 张英子廷瓒、廷璐、廷瑑 陈廷敬温达穆和伦 萧永藻 嵩祝 王顼龄   张玉书,字素存,江南丹徒人。父九徵,字湘晓。顺治二年,举乡试第一。九年,成进士。博学砺行,精春秋三传,尤邃于史。历吏部文选郎中。

  • 第八十四回 贺生辰尚书钻狗窦 侍夜宴艳后媚龙颜·蔡东藩

      却说赵汝愚既死,擢余端礼为左丞相,京镗为右丞相,谢深甫参知政事,郑侨知枢密院事,何澹同知院事。端礼本与汝愚同心辅政,及汝愚窜逐,不能救解,未免抑郁不平,并因中外清议,亦有谤词,遂称疾求退。宁宗初尚不允,及再表乞休,乃罢为

  • 卷十六·舒赫德

    丙辰军机大臣防同刑部奏言山东逆匪王伦案内所有党恶助逆及被胁同行各犯节经大学士舒赫徳山东巡抚杨景素陆续解送到京分别严鞫均已供认不讳【臣】等伏思蝼蚁小民均受圣朝休飬深仁沦肌浃髓我皇上爱民如子膏泽渥恩有加无

  • 卷之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百七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七下 朱批史贻直奏摺 雍正十一年五月初十日署理陕西廵抚【臣】史贻直【臣】鄂昌谨 奏为要郡亟需能员仰恳 圣恩俯准陞补以收得人之效事窃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十一·佚名

    入祠士民(下)劉國璽,中部人;崇禎二年,殺賊馳入堅壘,被創死(見陝西通志)。武一諤,宿州人;崇禎三年,流寇犯境,闔門殉節(見江南通志)。歲貢薛永譽,吳堡人;崇禎三年,賊犯吳堡之川口,率眾守虎頭二寨,力不支,赴水死(見陝西通志)。生員高運馨(一作熙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四·澄观

    自下大文第三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下。安住地分中三。初总明安住。二所谓下。别显安住。三佛子菩萨以成就下。总结安住。今初。文有三句。一大悲为首是安住因。菩萨所行皆为众生。悲为行本故言为首。二广大志乐无能沮坏。

  • 胜鬘宝窟卷下(之末)·吉藏

    慧日道场沙门释吉藏撰世尊此四圣谛下。此是第十。一谛章。上来前四章。通明量无量究竟非究竟。此下四章。就无量谛中更明取舍。谓三谛不究竟。一灭谛究竟。上四章为二。初明无量谛。次三章辨如来藏法身空义隐覆。今四

  • 河防通议·赡思

    中国记录宋、金、元三代河工技术的专著。沙克什编辑。原本失传,现存版本有《四库全书》抄录 《永乐大典》本,守山阁本,明辨斋本,民国25年 (1936)商务印书馆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本书是沙克什将北宋屯田员外郎沈立所撰8

  • 午溪集·陈镒

    元诗别集。10卷。陈镒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陈镒曾筑室于午溪之上,并题名为“绿猗堂”,故将诗集题作《午溪集》。本集的传本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本(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还有几种

  • 诸行有为经·佚名

    梵名Anityata^ -su^tra 。全一卷。宋代法天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给孤独园内,说一切行之迁流无常,乃至佛本身亦须舍此幻化肉身。

  • 大摩里支菩萨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佛在给孤独园,先为苾刍说菩萨名,及咒,次说种种护摩仪轨。

  • 论事·佚名

    音译《迦他跋陀》,亦称《论争说》(巴利文Kathavatthayakarana)。南传佛教论典。为南传上座部根本七论之一。相传为第三次结集时由目犍连帝须(Moggaliputta-tissa)所作。作者站在大寺派的立场,对部派佛教的其他各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