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三

五月壬午朔,升原任吏部郎中李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升兵部郎中杨文骢都察院右佥部御史,巡抚苏、松等处。

□上江再捷,进封靖南侯黄得功为靖国公。

升御史徐复阳太仆寺少卿。

丁亥,北兵自瓜渚薄镇江,总兵郑鸿逵力御之。

越二日,报鸿逵据京口,与北兵水战大捷;戎政颁赏有差。

加总兵刘肇基二级,荫子锦衣卫千户。

庚寅,〔□〕兵潜师渡江,我师溃;郑鸿逵、杨文骢遁。

江上相持者三日;会是日大雾,北兵乘雾自七里港渡,雾□见有兵驻江上,未知何兵。及飞矢如蝗,群惊曰:『北兵至矣』!步兵仓皇列阵甘露寺前,北兵以骑突之,悉溃走。闽、浙步兵焚掠至丹阳入浙,鸿逵等以舟师入海。

辛卯,车驾夜狩太平府;依靖国公黄得功也。

初,北兵南侵,保国公朱国弼等屏人密奏;上慨然曰:『太祖陵寝在此,走安往!惟死守耳』。至是早,北兵渡江信至,中外大震。上,薄暮开通济门,仓皇出狩;百官犹不知,但夜闻甲马声。次早,犹有入朝者;见内臣纷纷四窜,始知驾已出宫。先是,四月中督辅可法屡疏告急,士英惟票旨「下部」;故金陵寂然。及扬州破,大江中无一舟渡,南北声绝。迟至二十九日,兵部始得报;民间犹未知也。朝廷方恃长江天险,转官、予荫,若无事然。兵科吴适曾诣兵部商防江大计,职方王期升答言:『长江之险,北兵决难飞渡;何足深忧』!适向同官叹息而已。至是,城守无备,一朝狼狈,通国恨之。时士英见事迫,深恨阮大铖、张孙振误己;孙振往见,叱不纳。然无及矣。

壬辰,马士英出奔;乱民拥立王之明于京师。

上之出奔,士英犹不知。惟戎政侍即李希沅先知,遂行;士英犹后之也。凡携家者,皆瞻顾不能行。初,之明屡讯,百官皆知伪;然民间犹啧啧真也。至是,二、三劣衿为首,率乱民拥立之,御殿三日。又群往赵之龙寓,邀百官入朝;之龙手斩为百〔姓〕劣〔衿〕三人,乃退。执之明,系。广昌伯刘良佐无拒北意,惟南门外纵兵焚掠。百姓恐攻城,彻夜惊呼;乃议推保国公朱国弼为留守官。之龙密遣使渡江,启迎北兵;时诸臣犹不知,集议礼部尚书钱谦益所。谦益太息曰:『事至此,惟有作小朝廷求活耳』!拟启稿送之龙,之龙置不用。内库银、绢、米、豆、服玩、弓刀之属,皆被劫罄。掳马士英及群党家,又令力剿士英标下用兵几尽。初,辅臣王铎青衣谋遁,识者指骂曰:『若膺太子,辜先帝恩』!群捶之,须发尽秃。搜至之龙处,汹汹欲扑杀;之龙伴下之狱,故免。室内所蓄书画极多,与赀俱尽矣。张孙振惧及祸,极詈士英党翼身,免;人皆笑之。

甲午,北兵至大教场,扎营城外;文武官俱迎降,吏部尚书张捷、刑部尚书高倬、左副都御史杨维垣、礼部主事黄端伯、户部主事吴嘉胤、中书龚廷祥皆死之。

是日,刘良佐兵方肆掠城外,望北兵至,倒戈降;将伏不敢动。文臣钱谦益、梁云构、张孙振、刘光斗、宗灏等五人——武臣赵之龙先迎,后皆续往。时兵部侍郎李乔、大理少卿姚思孝已薙发为僧,之龙亦勒之出,同谒。王赐食饮,席地噉。之龙,靖难功臣赵彝后;至是,首启门降。诚意伯刘孔昭独率麾下兵,先斩关出走。豫王勒各官具花名手本画卯,不到者搜捕,咸加皮鞭;点名者,两大学士王铎、蔡奕琛也。惟维垣先命二妾投井,一妾从之;一妾不从狂奔,命追执之,亦沈井。正衣冠,自缢。端伯安坐私寓,不报名;兵至□,执其妾而捶之。端伯傲然不视;曰:『杀即杀,誓不投谒』!被杀。嘉胤先奉差出都,闻北兵渡江,复回车寓城外僧寺;上书求复明社稷,屡请不达。及书上,命二仆携冠带至南门外方文正公祠前,整冠四拜,缢于树。一仆欲解救之,一仆曰:『不如令主人尽节』!遂死。廷祥遗书与子,誓不事二君,又引马世奇、刘理顺两师死节自励,谆谆以老母为念,言不及私;遂投武定桥下死。捷,初闻变,拟积薪自焚;已不遂,复走缢鸡鸣寺。倬,以北豫王将入京,左右侍郎约倬出迎,不从;缢于寓。徽州监生吴可箕题诗明志,亦自缢。某鸿胪不缴印,为苍头所见,杀。一丐者题诗鸡鸣寺,自缢死。

戊戌,北兵进守皇城。

豫王先遣兵千余,命礼部尚书钱谦益等统之搜宫;方入坐定,即问「崇祯太子安在」?乃出王之明于狱,与并坐;指诸臣曰:『此真太子也』!已见内外俱定,乃屏不召。时谓之明之南,乃北廷所遣;以搅惑臣民也。

北兵奄至太平府,靖国公黄得功、总兵翁之琪战败,死之;上遂入北营。

初,豫王至城外,即驰遣骑兵数千往芜湖袭驾;无一人知者。时上已至太平,犹寂然。朱大典、阮大铖入见舟中,俱入阁。得功见上,誓力战报。未几,得功兵四出掠民家。北兵突至,得〔功〕仓皇出战;初中一矢,犹不退;继矢贯其喉,知不济,自刎死。副总兵翁之琪,亦投江死。中军田雄入上舟,上降北;马士英先期奉皇太后走浙矣。上至南京城外,诸降臣顿首豫王前,求无死,且求往见。豫王曰:『惟弗行君臣礼,可矣』!时上戴僧帽、着蓝布裤;马(?)。寻入城,诸臣往见,一揖一叩首。上对诸臣泣,众皆泣。寻北狩。

左梦庚挟江督袁继咸叛,降北。

初,马士英以封爵啖诸镇,购黄澍;诸镇益不平,阴画计降北。继咸孤舟,因丛棘中命人语邓林奇等:『不可为此不忠事』!林奇与汪硕画、李士元移舟避皖湖中,阴遣人迎继咸。时逆弁郝效忠方与惠登相合营,佯以登相意,遣使迎继咸赴其军,去入江省为后图。继咸信之,乘风往。将及湖口,梦庚遣悍弁李致和挟舟行甚速;距九江三十里,则北兵营在。继咸见八王子,不肯屈;曰:『某国重臣,受累朝厚恩;岂肯事二姓』!乃拘以北;职方李犹龙以署皖钺行、黄澍以署浔道行矣。继咸后至燕,以不屈遇害。  

猜你喜欢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柯劭忞
  卷三百九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八·杨士奇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八·佚名
  附录·余继登
  二六八 军机大臣奏缴进重复书籍并将应毁书板交武英殿铲字留板片(附清单一)·佚名
  卷十·高士奇
  评鉴阐要卷十二·乾隆
  弘一大师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3)·李叔同
  ●卷一·文秉
  萧琮传·令狐德棻
  卷五·郭琇
  卷二十八·孔毓圻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三十三 元法僧 元树 元愿达 王神念 杨华 羊侃子鹍 羊鸦仁·姚思廉

    元法僧,魏氏之支属也。其始祖道武帝。父钟葵,江阳王。法僧仕魏,历光禄大夫,后为使持节、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彭城。普通五年,魏室大乱,法僧遂据镇称帝,诛锄异己,立诸子为王,部署将帅,欲议匡复。既而魏乱稍定,将讨法僧。法

  • ●东征集卷一·蓝鼎元

      漳蒲蓝鼎元玉霖稿  天长王者辅近颜评  上满制府论台湾寇变书  与制府论进兵中路书  与施提军论止杀书  檄台湾民人  六月丙午大捷攻克鹿耳门收复安平露布  鲲身西港连战大捷遂克府治露布  擒贼首

  • 卷之三十四·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夏四月甲戌朔。时享太庙。遣庄亲王载功恭代行礼。  ○谕内阁、前奉先朝谕旨。设立资政院。以为上下议院之基础。圣谟宏远。薄海同钦。朕御极以来。日以继志述事为务。晶■宜经降旨。将该院院章暨各项

  • 九八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改正孔安国序内舛误处并请将仿刊各书改正片·佚名

    九八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改正孔安国序内舛误处并请将仿刊各书改正片【真按:四库全书篡改原书。四库全书校勘典籍。】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臣等遵旨恭查尚书孔安国序内「遂乃定礼乐」句,「礼」字误行加图,谨卽改正。至

  • 侯挚传·脱脱

    侯挚,原名师尹,因避讳而改为现名,字莘卿,东阿人。明昌二年(1191)为进士,当官以后,意气慷慨而有作为。承安年间,累官至山东路盐使司判官。泰和元年(1201),因收得盐税增加四分,特命晋升二级官阶。八年七月,削去一品官阶,降任长武县

  • 卷一百·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雍正八年十一月上谕十四道初三日奉上谕阙里文庙告成特命皇五子同淳郡王前往告祭於十一月十九日从京师起程十二月十一日行致祭礼归途取道泰安州曕拜岳庙於献岁前回京此次皇子等往

  •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谓之游侠。”韩子曰:“儒以文乱法,【正义】:言文之蔽,小人以僿。谓细碎苛法乱政。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正义】:讥,非言也。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於世者,故

  • 李锡钦·周诒春

    李锡钦 字颂芬。年三十二岁。生于广东鹤山。已婚。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本薛文尼省立师范学校。宣统元年。入德来色学校。习机器工程。民国三年。回国。通信处。广东省城杉林栏五号。Lee, Arthur Yum.-Born in

  • 三年·佚名

    (己亥)三年清乾隆四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丙戌朔,御仁政殿,受百官朝賀。○下勸農綸音于八道、兩都曰:春者,生物之始;仁者,爲治之本。古昔聖王,每當履元開泰之時,益切仁民愛物之意,甚成節也。惟予寡人,非敢曰憫恤我元元,懷保我元元,克

  • 地数第七十七·管仲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有余

  • 禹贡说断卷四·傅寅

    宋 傅寅 撰淮自桐柏孔氏曰桐柏山在南阳之东唐孔氏曰地理志云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水经云出胎簮山东北过桐柏山胎簮盖桐柏之傍小山传言南阳郡之东也胎簮山即桐柏也后世又别名之耳禹谓淮自桐柏不应桐柏

  • 阅大学贯释·太虚

    ──三十一年九月在缙云山作──李云麾居士,壬午秋来缙云同住。既览其正字初桄,经史发覆,深以嗟赏!又及大学贯释,言小学已格物致知,故大学之明明德直从诚意始;而慎独为戒慎犯众违俗;听讼为听人歌颂勿惑,虽创解、实有当乎孔学之

  • 四十二章经讲录·太虚

    悬论 一 明胜义 二 释经题 释经 甲一 总起分 甲二 正说分 &n

  • 第十七卷·佚名

    饿鬼品之二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迦摩饿鬼(迦摩两卢波魏言欲色)。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若男若女。若黄门人。着种种衣。而自严饰。服女人衣。行淫女法。若人欲发。与之

  • 卷第五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九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不着世间不取众生其心清净无

  • 卷第三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十一世天衣怀禅师法嗣之二庐山栖贤智迁禅师僧问。一问一答。尽是建化门庭。未审。向上更有事也无。

  • 第三 富那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富那迦曰:“[佛]见根本为不动 我已前来欲质问 为何仙人刹帝利 婆罗门及[其他]人 彼等在于此世间 广营供养诸天神 世尊!我奉问尊师 尊师示彼请语我”(一〇四三)“[佛]见根本为不动”[之句中],动者

  • 遇变纪略·佚名

    崇祯癸未秋,予茕然草土,拙守无所事。时左帅叛兵甫戢(左良玉将移兵就食江宁),江路稍通。掌道涂公印海(名必宏,南昌人),以记室来召;不可辞,挟蒯缑北上。十月晦渡淮,闻潼关失守,督师孙传廷全军覆没,闯贼乘势入陷西安。十一月二十一日,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