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老子想尔注

《老子》的注释。注者不详。或说为东汉张道陵撰。现仅存敦煌莫高窟所出六朝写本残卷。它 把道教精神与儒家思想、灾异报应结合起来解说《老 子》,如主张长生成仙说,强调去邪守真道;宣扬天神、 忠、孝、仁义;相信食气、宝精等修炼方法;肯定天人感 应。第一次提出“太上老君”之名。本书受《太平经》影 响,两者之间有同有异。它反对内丹炼形和胎息之法, 高扬天神而下抑帝君,认为“臣子不畏君父也,乃畏天 神”。它第一次提出“道教”名称,并初步判定了“道诫”, 其基本宗旨是:“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 寿”。主张以善行作为学道的根本,“人当积善功,其精 神与天神通”。本书的思想表现了张鲁五斗米道的特 征。有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牋》(1956年香港本)。

《老子想尔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广嗣五种备要·王实颖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佚名
  周易传义附录·董楷
  灵宝净明黄素书·佚名
  大丹铅汞论·佚名
  男女房中秘密医术·佚名
  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佚名
  眉寿堂方案选存·叶桂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佚名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佚名
  六壬神将释·杨惟德
  易经证释·佚名
  焦氏易诂·尚秉和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佚名
  太平经圣君秘旨·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鞠华翁·唐圭璋

      华翁,吉水人。   桂枝香   过溧水感羊角哀左伯桃遗事   丁丁起处。在纵牧九京,经烧残树。时见鸟鸢饥噪,鸺鹠妖呼。数间老屋团荒堵。算何人、瓣香来注。淡烟斜照,闲花野棠,杳杳年度。   世事几、番云覆雨,独此道

  • 卷二十四·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四侯官陈衍辑郭翼沈右同同唐棣韩好礼黄季伦李廷臣吕诚贾策堵简杨椿边鲁杨庆源完泽谢寅徐梦吉刘肃李庸康瑞陆继善朱彬欧阳公瑾郑贺高克礼

  • 卷七·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七      唐 方干 撰七言律诗刘尚书新创敌楼二首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綉拥来金谷园七里水云含半郭九州山月入千门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异境永为欢乐地

  • 卷二百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柯劭忞

      吕思诚 武祺 成遵 贾鲁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人。父允,佥汉中道廉访司事。母冯氏梦见神人,及寤,思诚生,有光照室,人异之。   长从萧奭学,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未赴,丁内艰。改景州蓚县尹,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

  • 卷之五十五·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六月。丁卯朔。谕内阁、资政院院章。前于光绪三十四年。由资政院总裁。会同军机大臣具奏。复于宣统元年。经资政院会奏。续拟院章。并将前奏各章改订。颁布施行。现在已阅两年。时势又有不同。核与

  • 二〇一 拾遗丑·周作人

    九,生物学 我对于人类学稍有一点兴味,这原因并不是为学,大抵只是为了人,而这人的事情也原是以文化之起源与发达为主。但是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如道古雅的译语所谓化中人位,我们也是很想知道的,那么这条道路略一拐弯便又一直引

  • 曹景宗传·姚思廉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父亲名欣之,是宋朝武将,官做到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曹景宗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爱围猎,经常会同几十个少年到大草泽里去追逐獐子野鹿,每当众多骑手驱赶野鹿时,野鹿和人马混杂在一起,曹景宗在众人中放箭

  • 夏侯道迁传·李延寿

    夏侯道迁,谯国人。从小就有志气节操,十七岁时,父母为他娶妻韦氏,道迁说:“我怀有四方之志,不愿意娶妻。”家人都认为这是戏言,等到办婚事时,竟然找不到他的下落!到处打听,有人说他逃到了益州。  后来,追随裴叔业到了寿春,任南谯

  • 郑侠传·脱脱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政,凡所施行的新政,民间都认为不好。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

  • 后晋纪三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939)·司马光

    后晋纪三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 [1]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御使太原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1]春季,正月,辛亥(初九),后晋高祖任用澶州防御使太原人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2]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卒,羌胡寇钞,无复畏惮。甲寅,以义

  • 卷九·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九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黄目以黄金为目黄者中也目者清明也酌于中清明于外祭天用瓦甒盛五齐受五斗口径一尺脰髙二寸乐记云治乱以相即柎也亦节乐以韦为表装之以糠有虞氏梡俎足四如案

  • 卷四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六四望山川蕙田案虞书望于山川又望秩于山川是祭山川皆称望而周礼四望之祭与山川不同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兆山川丘陵

  • 著者告白一·梁漱溟

    兹列次漱溟所作及所欲作各书于下,并注明出版情形,告白诸者诸君知道,也好拿来互资参证;如是,我的意思庶可多得大家的谅解: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此次一面在北京印刷,一面托上海商务印书馆付印,以后当由彼出版发行;唯初版仓卒发表

  • 重刻大佛顶经玄文序·智旭

    性相二宗。犹波之与水。从来不可分隔。而其流弊也。甚至分河饮水。此岂文殊弥勒之过。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谓真如受熏。譬如劫火洞然。虚空安得独冷。谓真如不受熏。譬如劫火洞然时。虚空何尝烂坏。故知得其语脉者。

  • 宗镜录卷第十六·延寿

    夫即心成佛者。为即真心。为即妄心。答。唯即真心。悟心真故。成大觉义。故称为佛。问。若即真心。有何胜义。若即妄心。成何过咎。答。毕竟空门。理无眹迹。分别之道。事有开遮。妄心者。从能所生。因分别起。发浮根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明利害得失。论述精辟,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书中钱穆先

  • 天仙道程宝则·闵一得

    清代泥丸氏传,沈太虚述,一卷。宝则凡九,各为一章:一论心性圆明,有圆觉洗髓功诀;二述持戒圆净,以明消习业净四大之理;三曰圆精,谓精进无间而性田耕熟,便无渗漏之虞:四曰圆庸,谓至中至庸,平淡无奇,则内魔不生,外魔束手,而丹道坦;五曰

  • 太上飞步五星经·佚名

    经名:太上飞步五星经。撰人不详。内官飞步五星七元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斗:《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真人步五星之道”与“三八景合二十四神”两段也见于《真诰·协昌期》,五星、九星名讳与《太上五星七元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