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少陵诗  杜少陵一生穷愁,以诗度日,其所作必不止今所传古体三百九十首,近体一千六首而已。使一无散失,後人自可即诗以考其生平。惜乎遗落过半!韩昌黎所谓"平生千万篇,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此在唐时 
- 宋 呉正子 注刘辰翁 评【京师本无后巻有后巻者鲍本也尝闻薛常州士龙言长吉诗蜀本防稽姚氏本皆二百一十九篇宣城本二百四十二篇蜀本不知所从来姚氏本出秘阁而宣城本则自贺铸方囘也宣城多羡诗十九蜀与姚少亡诗四而姚 
- 						 			  圣宗二   四年春正月甲戌,观渔土河。林牙耶律谋鲁姑、彰德军节度使萧闼览上东征俘获,赐诏奖谕。丙子,枢密使耶律斜轸、林牙勤德等上讨女直所获生口十馀万、马二十馀万及诸物。己卯,朝皇太后。决滞讼。壬 
- 						 			  ◎选举二   ○文武选   金制,文武选皆吏部统之。自从九品至从七品职事官,部拟。正七品以上,呈省以听制授。凡进士则授文散官,谓之文资官。自余皆武散官,谓之右职,又谓之右选。文资则进士为优,右职则军功 
- 又初学集陸“游黄山记”序云: 辛已春余与孟阳订黄山之游,约以梅花时相寻于武林之西溪,逾月不至。余遂有事于白岳,黄山之兴少阑矣。徐维翰书来劝驾,读之两腋欲举,遂挟吴去尘以行。吴长孺为戒車马,庀糗脯,子含去非群 
- ◎记乾隆间吏部郎中郝云士谄事和□事郝云士者,扬州仪真人也。乾隆之季,官吏部郎中,谄事和□。凡选人经其关说者,和得厚赂,郝舐其余沥,家日以富。一子蠢然如木石,妾李氏,生二女,长曰敖玉,次曰雏玉。敖玉嫁广东藩司刘文波子。 
- 嘉靖三十年四月己未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邬景和代○升湖广左布政司翁溥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改巡抚南赣汀漳右佥都御史卢勋提督操江○广西道御史郭仁论劾户部尚书孙应奎辩言仁以求减派苏州本郡税粮不从所嘱 
-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三平定准噶尔方略总目   纪事本末类前编卷一康熙三十九年七月乙未至五十四年四月乙未卷二康熙五十四年五月甲辰至八月壬辰卷三康熙五十四年九月戊戌至五十五年十二月乙夘卷四康熙五十六 
- 王学孟译注【说明】《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 
- 徐世英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张良的传记。文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为人及其性格特征,使这 
- (高诩、包咸、魏应、伏恭、任末、景鸾、薛汉、杜抚、召驯、杨仁、赵晔、卫宏、董钧、丁抱、周泽、钟兴、甄宇、楼望、程曾、张玄、李育、何休、服虔、颍容、谢该、许慎、蔡玄)《前书》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作训诂,叫做《 
- 樊毅字智烈,南陽湖陽人。其祖父樊方兴,梁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鱼复县侯。父亲樊文炽,梁散骑常侍、信武将军、益州刺史、新蔡县侯。樊毅出自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樊毅率家兵随叔父樊文皎援台城。文皎于青溪 
- 唐纪四十九唐德宗贞元三年(丁卯,公元787年) [1]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1]八月,辛巳朔(初一),出现日食。 [2]吐蕃尚结赞遣五骑送崔汉衡归,且上表求和;至潘原,李观语之以“有诏不纳吐蕃使者”,受其表而却其人。 [2]吐蕃尚结赞派遣 
- 天命三年戊午闰四月壬午敬天上谕贝勒诸臣曰:“人君,即天之广也;贝勒诸臣,即君之子也;民,即贝勒诸臣之子也。君以父事天,敬念不忘,克明厥德,仰承天锡丕基,则帝祚日隆。贝勒诸臣以父事君,敬念不忘,勿怀贪黩之心,勿为奸慝之事,以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五宋 高闶 撰昭公五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三月而葬简也且鲁往会着其臣子私諡之罪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入鲁境故书至犹在外故书地公虽不得至齐然得见齐侯故书曰至自齐凡公行反而告庙则 
-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萨神通知他心念亦不可荆何谓知心。达诸群黎过去所念当来所思现在所想。又其菩萨知心如幻,则随时宜劝诲众生。说报应行祸福所趣。某人心和所报善德。某人行中得中间报。某人行劣得劣弱报。某人志性 
-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三世报隔帘花影》,又名《花影奇情传》、《三世花影奇情果报传》。四十八回。不题撰人。《金瓶梅》的续书,《续金瓶梅》的删改本。书前有“四桥居士”序。此书实际上是删改丁耀亢《续金瓶 
- 天亲菩萨造 元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等译
释大方等大集经之第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