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斗治法武威经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马致远

    (元微之上,云)小官元稹。前者江南采访回来,面奏圣人,说白居易无罪远谪。蒙圣人可怜,已将他宣唤回朝,仍复旧积。他谢恩毕,便奏知刘员外计骗人妾,假称死亡。蒙圣人准归本夫。今日旨意下来,御断此事,只得先报乐天知道。(下)(唐宪

  • 志第十二 历一·刘昫

    太古圣人,体二气之权舆,赜三才之物象,乃创纪以穷其数,画卦以通其变。而纪有大衍之法 ,卦有推策之文,由是历法生焉。殷人用九畴、五纪之书,《周礼》载冯相、保章之职,所以辨三辰之躔次,察九野之吉凶。历代畴人,迭相传授,盖推步之

  • ●卷一百六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二。   起绍兴四年九月十九日乙丑,尽其日。   十月初十日御前金书牌至令寄觌在镇江府取天长路出陆前去并据镇江府备准尚书省劄子称良臣等显是故作迁延分析住滞因依及令韩世忠差近上使臣一员专一催

  •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三月。乙丑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癸巳皆如之。外记  ○谕内阁。怀塔布奏。查勘福陵明楼等处应修各工。请择吉兴修一摺。着钦天监选择吉期。知照盛京将军会

  • 一百五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代管盐差一年以盐馀偿曹寅亏欠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自李煦跪奏: 江宁织造臣曹寅与臣煦俱蒙万岁特旨,十年轮视淮鹾。天恩高厚,亘古所无,臣等维肝脑涂地,不能报答分毫。乃天心之仁爱有加,而臣子之福分浅薄。曹寅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辗转成疟,竟成不起之

  • 第九十三卷 文苑 二 ○·缪荃孙

    扬 州 府 一 汉陈子回 颜方陈子回,颜方,广陵人,与王充同时。赋颂记奏,文辞斐炳。赋像屈原、贾生,奏像唐林、谷永。(扬州府志录论衡案书篇)徐 淑徐淑,字百进,广陵人。宽裕博学。习孟氏、春秋公羊传、礼记、周官。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三·阿桂

    十一月壬子温福丰升额奏言【臣】等于十一月初六日黎明时督令哈国兴带兵攻达克蘓山巅大碉其时普尔普等领兵夺据山巅向下贼碉以断贼人来路海兰花等领兵上攻达克蘓山复令章京观音保带兵由山下小路进夺贼碉与海兰察兵上下

  • 卷五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五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罢免上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制李靖特进制魏徵特进制王方庆麟台监修国史制姚元之相王府长史制张说停中书令制源乾曜停侍中制裴耀卿张九龄尚书左右丞相制陈希烈太

  • 卷十三·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十三刑部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三<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三<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三刑部国朝官制刑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

  • 解深密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一切法相品第四   爾時德本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諸法相善巧菩薩.於諸法相善巧菩   薩者齊何名爲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爲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說是語   

  • 南洋华侨与宗教·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嘉坡总商会讲──民十五、我曾到星洲的中华总商会演讲。过了十四年的今日再来演讲,见到南洋华侨种种的进步情形,非常欣幸!我国从民廿年九一八被敌寇侵入以来,全国国民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的确大大的进

  • 申日儿本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止鹞山中。是时国王边大臣长吏人民。莫不敬重受教戒者。佛教国王长者吏民。皆令不得杀生盗窃犯他人妇女。不得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得嫉妒悭贪狐疑。当信作善得善作

  • 第七十二則 百丈問雲巖·胡兰成

    第七十二則百丈問雲巖舉:百丈禪師又問雲巖: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雲巖云:和尚有也未?百丈云:「喪我兒孫。」雲巖彼時尚未出師,問的話不得明晰。他道:師父也有併卻沒有呀?弟子三人中就只他答得不知其所以然。百丈禪師聽了不禁要

  • 重刊五灯严统跋并赞·费隐通容

    重刊五灯严统跋并赞夫灯不明。继之以光。统既混乱。严之以正。偏颇狂狷。导之以中。恠诞纵庶。御之以庸。矫伪幻妄。示之以真。诡异变诈。指之以常。高古奇洁。处之以平。轻露眇薄。挽之以朴。斯乃师家铸人之妙用。挽

  • 卷第八·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八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咸 住持 毗尼戒藏佛法寿命诸祖传持延洪教观轨范三界拯拔四生明出世事转大法轮解行兼济名实相当如说而行师承有据开发上根提诱中上成就胜缘权衡纵夺致若行道说法之

  • 科举论·黄淳耀

    三代以后,设科取士之法,莫善于汉之贤良方正,莫不善于唐之诗赋取士。宋初稍沿唐制,及安石变法,始专用经义,而诗赋之科,终宋世数起数废。要其所谓经义者,特安石之新说而已。虽绍兴以后王学稍衰,而河南、荆舒对立为两,则学者犹多蹖

  • 茶考·陈师

    明代茶书,1卷,陈师撰。陈师,字思贞,钱塘(治今浙江杭州)人。嘉靖间,会试副榜,官至永昌(治今云南保山)知府。有《览古评语》、《禅寄笔谈》等。此书仅见《茶书全集》本,书末有卫承芳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序,称此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