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归藏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归藏》。《礼记·礼运》载孔子语:“我欲观殷道,是故知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孔子以《坤乾》之义可以观殷道,表现在《坤乾》的卦序上首坤次乾,反映殷代强调母系即“殷道亲亲”的特点。《太平御览·学部》引桓谭《新论》称: “《归藏》四千三百言”,又 《北堂书抄·艺文部》 引 《新论》:“《归藏》藏于太卜”。据此,该书汉时尚存,独不见于《汉书·艺文志》中。今传《三坟书》中有《归藏》,已证其伪。此《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未知作者,晋《中经簿》已见,说明成书较早。《隋书·经籍志》作三卷,晋薛贞注,后散佚。宋《中兴书目》仅存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宋以后此三篇亦佚。欧阳修以为宋时所存三篇疑非古经,马端临疑并出刘炫伪作。《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有《归藏》文一条,王国维据殷墟卜辞证其为殷代古《易》。马国翰辑本大体本之朱彝尊《经义考》,或有补遗。日本藏唐写本《秘府略》卷八百六十四及日本写本《释遍照文镜秘府论》中各引一条,不见于马氏辑本。据《丛书综录》知,清人王谟、洪颐煊、马国翰各有辑一卷。唐人司马膺亦注《归藏》十三卷,早佚。

《归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太清调气经·佚名
  黄庭外景玉经注·白履忠
  正一指教斋仪·佚名
  伤寒发微·曹颖甫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佚名
  金匮要略心典·尤怡
  金华玉液大丹·佚名
  南华真经注疏·成玄英
  周易大全·胡广
  丹溪手镜·朱震亨
  太上老君养生诀·佚名
  痧胀玉衡·郭志邃
  女青鬼律·佚名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赵佶
  集验方·姚僧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沈鲸

    第一齣 家门始终【蝶恋花】〔末上〕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閒处少。閒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小楼云杳杳。天涯一点靑山小。〔问答照常〕【法曲献僊音】

  • 书竹斋先生诗集后·王冕

    书竹斋先生诗集後竹斋先生诗集者诸暨骆称大年之所彚稡者也先生世诸暨人名冕字元章竹斋其别号豪放不羁士也其为人槩具学士宋公所撰王冕传谓马不覂驾不足以见其奇才冕亦类是夫予又闻之先生善写梅自成一家其法则出入杨无

  • 卷三百四十六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四月盡是年五月   六月己巳朔,詔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就臺劾右班殿直皇甫旦,仍命中書舍人蔡京、右司員外郎路昌衡同治。   上初手詔李憲曰:「回鶻與吐蕃,近世以來,代為親家,而回鶻東境與韃靼

  • 卷十·陈继儒

    《宋史》云:“苏轼喜谐戏,程颐以礼法自持。轼谓程颐不近人情,每加玩侮,以至成隙,立党交章互诋。”《世说》:高座道人,在丞相坐,恒偃卧。见卞壸,肃然改容,曰:“彼是礼法人。”壸不贤于颐,而能以礼法使人见重。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纪昀

    元纪 【十】泰定帝 【一】○泰定帝一泰定皇帝讳伊苏特穆尔裕宗之孙晋王噶玛拉长子也初世祖太子珍戬生三子长曰噶玛拉次曰达尔玛巴拉三即成宗达尔玛巴拉 先薨世祖封噶玛拉为晋王出镇北边统领太祖四大鄂尔多及军马达勒

  • 十国春秋卷三·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三睿帝本纪睿帝名溥【册府元作浦今从五代史】太祖第四子也【五国故事又云第十七】武义元年封丹阳郡公【五国故事作丹阳王非】二年宣帝既薨六月戊申溥即吴王位尊母王氏曰太妃秋七月改升州大都督府为金

  •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本文是汉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合传,主要记述卫青七出边塞,霍去病六出北疆,指挥千军万马,攻讨匈奴,扬威大漠的经历和赫赫战功。匈奴奴隶主屡犯中原,严重破坏了汉匈人民的和平生活,给百姓和社会生产带来深重

  • 萧图玉传·脱脱

    萧图玉,字兀衍,北府宰相海王黎之子。统和初,皇太后临朝称制,图玉因系皇亲得以入宫侍卫。不久担任乌古部都监。讨伐速母缕等部立有战功,迁为乌古部节度使。十九年(1001),总领西北路军事。后来统率本路兵马讨伐甘州,收降其酋长

  • 徐爱录·王守仁

      徐爱引言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

  • 第七章 20·辜鸿铭

    子不语怪、力、乱、神。辜讲孔子总是拒绝讨论超自然的现象:离奇的力量作用、人性非自然堕落的罪恶或者其他超自然的现象。

  • 卷十六·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六    明 夏良胜 撰三重之义【经济之文 词翰之文】舜弹五之琴歌南风之诗曰南风之薫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臣良胜曰南风长养之风也万

  • 卷十一·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四人)○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一钵和尚南印)释自在,俗姓李,吴兴人也,生有奇瑞。稍长,坐则加趺,亲党异之。辞所爱,投径山出家,于新定登戒。及诸方参学,从南康道一禅师法席,悬解真宗,逸踪流辈,道誉孔昭

  • 善友品第二十五·佚名

    无信怀憎嫉,斗乱彼此人。智者所弃嫌,愚习以为乐。有信无憎嫉,精进信多闻。智者所敬待,贤圣以为乐。不亲恶知识,不与非法会。亲近善知识,恒与正法会。行路念防虑,持戒多闻人。思虑无量境,闻彼善言教。各各知差别,近恶自陷溺。习

  • 佛说鹿母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美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鹿母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措堕猎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本)(论第九)·慧沼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论云。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等者。解此前后。略为三释。一云无性先陈。三性后说。今释外难即指论。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经中后时解说三种无性。虽前总说诸法无性。不为显说三种无性。后方分别

  •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四·湛然

    天台沙门释湛然於佛垄述释二十五方便。先通次别。通即通辨。别正指今文。初通。明渐顿二种。初云顿者。法别事通。通后别故。故善巧等二十五法无非善巧。言善巧者。所谓回向。今此顿人。初缘顿修一切诸行。行成解发得

  • 佛说化珠保命真经·佚名

      药王菩萨化理流布如是我闻。尔时佛在兜率罗天。顶摩尼珠[火*毗]耀如日。照见娑婆世界众生因缘。天龙八部恭敬瞻仰。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即从坐起顶礼。白佛言。世尊。众生疾厄不等。即如[病-丙+鲁]痘。盛行世间。

  • 布袋和尚忍字记·郑廷玉

    元杂剧剧本。一作《布袋和尚醉屈忍字记》,简名《忍字记》。郑廷玉撰。末本。写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度富翁刘均佐出家。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汴梁富翁刘均佐原是罗汉化身,平时吝啬成性。偶然在风雪中救起刘均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