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洋华侨与宗教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嘉坡总商会讲──

民十五、我曾到星洲的中华总商会演讲。过了十四年的今日再来演讲,见到南洋华侨种种的进步情形,非常欣幸!

我国从民廿年九一八被敌寇侵入以来,全国国民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的确大大的进步了。例如团结一致以同御外侮,忍耐劳苦以努力建设,国内壮丁之普受军训为国出力,海外侨胞之输财辅力为国效忠,都是很难得的。

南侨筹赈总会的组织和工作,更是空前所未有的奇迹。以南洋包括马来亚、英荷属东印度、缅甸、暹罗、安南、菲律宾之广泛区域,散布以上各地之侨胞众多,约一千万以上,居然能在南侨总会组织下,成立普遍之组织。就我在缅甸游行之所见,竟普及了华侨所在的每一村镇,努力推行赈济祖国之工作,此乃空前难得之事!

就上述情形以言,现在中国人民或海外南洋华侨的宗教行为的表现,则中华民国的整个国家、便是一大神殿,中华人民的整个民族、便是一大神像了。中国人在这国家庙、民族神之下,充满了慈爱救护和整肃诚敬的心,所以能发挥出抗战的伟大力量,和担任著建国的艰钜工作。

中华民族文化,在宋末至清已衰落极了,最近已从新的生活、新的姿态中,复兴了中国民族固有的道德文化。中国人固然有很富活动力的天主教、基督教,和满布中国西北的回教,尤其南洋华侨,以接触天主、基督教国家的文化较早,及马来亚侨生,多受耶、回教文化的影响。但泛言中国文化,则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以来,至汉、晋、隋、唐而入宋朝,早成了儒、释、道三教的混合文化,此从最高的宋明之哲学诗词,和最普遍的小说戏剧上,都容易见到。所以、儒释道的混合信仰,也可称为中国教了。

由进一步的分析,儒家大抵为伦常道德和政治及教育的哲学;而道家除一部份长生术和隐遁哲学外,多荒谬不经;惟中国教中之佛教,既富于最高的宇宙人生哲学,尤其备慈爱救护和整肃诚敬的宗教特质,此乃中国教内容之分析。

从佛教的宇宙人生哲学来说,即是贯澈始终反而无始无终、无边无中的因缘生果法则──即因果法则,使人不得赖人外的神物,同时、尊重他人及一切众生,以互爱互助,创造善因而求福果,抑止恶行而免惨报,指导各人、各民族、或全人类及一切众生,同在因果法则中“自行众善,自求多福”,此乃佛教的宇宙人生哲学。如所谓“佛不能庇国,岂不能庇教”,不责人之不明因果法则以实践实行,反把佛当作拜神的神以责其庇,其思想未免近于流俗。

南洋华侨自然也是中国教占最大多数,对中国教最大成分的佛教,有更加深刻认识的需要。袪除向来的谬误观念,发挥出慈爱救护、诚敬整肃的特有精神,自然可增进充实抗建的力量!(苇舫记)(出佛教访问团日记)

(附注) 海刊改题“中国教与佛教”,今仍依原名。


猜你喜欢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八·明雪
  卷第十四·祖琇
  如净和尚语录卷下·文素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二)·子璇
  九 布吒婆楼经·佚名
  叹品第三十一·佚名
  修行方便胜道决定分第八·佚名
  刊板后记·志磐
  卷三十一·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八卷·宗泐
  卷第五十八·佚名
  卷第二十四·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原序·乐雷发

    雪矶丛稿原序仆非能诗者而亦好作诗蚤游诸老之门或谓可与言诗比岁渝江罗季海西湖胡雪江间亦采而刋之然传録失真甚则杂以他人之作以鱼目而混骊珠仆得盗名之讥矣其可乎前岁归自京师继罹忧患盖不复言诗也尝得李抑抄书必欲

  • 卷一百·志第五十三·礼三等·脱脱

        ◎礼三   ○北郊 祈谷 五方帝 感生帝   北郊。宋初,方丘在宫城之北十四里,以夏至祭皇地祇。别为坛于北郊,以孟冬祭神州地祇。建隆以来,迭奉四祖崇配二坛。太平兴国以后,但以宣祖、太祖更配。真宗乃以太

  • 前 言·杨仲良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南宋杨仲良编。杨氏究竟担任过什么官,何处人氏,遍检史籍,仍无所获。据理宗宝祐中担任吉州白鹭书院山长的欧阳守道为本书作的序言,可知此书在宝祐元年谢克家任吉州知州时就已经有了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冬十月壬午朔诏曰昨者出自朕意分遣使人授以手历澄清诸道逮胡蒙等还朝偶缘他事相继而去皆非有失使指恐四远不知其由妄意揣摩将巳行之事苟简灭裂颠倒纷纭民受其毙未还二使不无疑虑动輙畏缩甚失临遣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二十七·李锴

    列传五周诸臣传【以下东周】周桓公 周公忌父 周公阅 周公楚 周公宰孔周桓公名黒肩周公旦之后也食采于周故亦曰周公【周采地扶风雍县东北有周城】桓王三年【恵六年】郑伯如周朝王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

  • 五六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吴之甲着《静悱集》及板片解销情形片·佚名

    五六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吴之甲着《静悱集》及板片解销情形片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臣等遵查明吴之甲所著《静悱集》,原系江西省解送销毁,止此一部,计四本。此外,各省亦并无解到《静悱集》之书。又查该省解送过《静悱集

  • 绎史卷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禹平水土大戴礼记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鲧娶于有莘氏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世本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髙密】史记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

  • 目录·林豪

    ●序号 篇名1 自序2 吴序3 东瀛纪事例言4 东瀛纪事目录5 东瀛纪事卷上6 戴逆倡乱7 贼党陷彰化县8 郡治筹防始末9 鹿港防剿始末10 北路防剿始末11 大甲城守12&nbs

  • 十、延师课读·包天笑

      自从迁移到桃花坞后,我的读书发生问题了。因为同居人家以及邻近,并没有一个私塾,而且因为我年纪太小,祖母及母亲不肯放我走出大门去,我那时不过七岁多吧,而生性懦弱,易被同学所欺,于是决定请一位先生在家课读。  请的那

  • 卷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刘子卷九       北齐 刘昼 撰随时第四十五时有淳浇俗有华戎不可以一道治不可以一体齐也故无为以化三皇之时法术以御七雄之世德义以柔中国之心政刑以威四夷之性故易贵随时礼尚从俗适时而行也霜风

  • 丰年·佚名

    ——丰收不忘祭祖先【原文】丰年多黍多稌(1),亦有高廪(2)。万亿及秭(3),为酒为醴。烝畀祖妣(4),以洽百礼(5),降福孔皆(6)。【注释】(1)稌(tu):稻子。(2)廪(lin):收藏粮食的仓库。(3)亿:数万。秭:数亿。亿、秭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八·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一]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是時天王及天衆 聞此勝行皆歡喜 爲欲供養於如來 及以無央大菩薩.   雨妙華旛及幢蓋 香鬘瓔珞與寶衣 無量無邊千萬種 悉以摩尼作嚴飾.   天女同時

  • 月灯三昧经卷第六·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复告月光童子言。菩萨摩诃萨应当成就善巧方便。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成就善巧方便。童子。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所而起亲想。是诸众生所有善聚而生随喜。昼夜六时于彼福德而

  • 卷第四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二有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问此三不善根以何为自性。答以十五事为自性。谓贪嗔不善根各欲界五部为

  • 草堂诗余·佚名

    唐宋词选集。4卷。南宋人编,不著姓氏。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云:“《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没有指出编集者为谁。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刻本《草堂诗余》。则题为“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明言编

  • 闲燕常谈·董弅

    南宋董弅撰。书名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说,系“取士相与谈仁义于闲燕之义”。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未见。《历代小史》本仅一卷,存二十一则,所记皆宋代朝野杂事,部分内容系据他书转引,但多数则出作者自撰。所

  • 禅修入门·虚云

    本书介绍了禅学基本知识和禅修基本方法、入门技巧,是一本禅学学习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