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朮妙诀。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南期。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三种著录有《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为太上述师弟传授经诀告盟仪式,包括筑坛、诵咒、埋符、存思、奉法信等。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佚名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佚名
  月令采奇·李一楫
  西云集·祁志诚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佚名
  龙门心法·王常月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陈景元
  易裨传·林至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佚名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董思靖
  脉诀·崔嘉彦
  文王金钱课·佚名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佚名
  西升经·佚名
  医学启源·张元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211_1 【铜雀妓】高適   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为谁轻。   卷211_2 【塞下曲】高適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

  • 周密·唐圭璋

      密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人。流寓吴兴,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四水潜夫。生于绍定五年(1232)。曾为义乌令,入元不仕。卒于大德二年(1298),年六十七。有草窗词、旉洲渔笛谱、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武林

  • 四集卷四十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一古今体六十首【丁酉一】丁酉元旦鸿龙运斗又回旋普淖羣雍跃冶然丙炳已欣丁盛继申丰愿叶酉穰连四兴开阖青阳始九奏依违太蔟宣安阜有林期物物敬勤无改励年年元旦试笔慈宁曙色霭昕昕贺祚躬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七)·陈寅恪

    关于列朝诗集,凡涉及河东君者皆备述之,其涉及牧斋者则就修史复明两端之资料稍详言之。至于诗学诸主张,虽是牧斋著书要旨之一,但此点与河东君无甚关涉,故不能多所旁及,仅择录一二资料聊见梗概,庶免喧宾夺主之嫌。容希白庚君著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一)·陈寅恪

    三百年来记载河东君事迹者众,寅恪亦获读其大半矣。总括言之可别为两类:第壹类为于河东君具同情者,如顾云美苓之“河东君传”等属之;第贰类为于河东君怀恶意者,如王胜时沄之“虞山柳枝词”等属之。其他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世家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二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元宗一。元宗忠敬顺孝大王讳* 字日新旧讳 高宗长子。 母曰安惠太后柳氏高宗六年己卯三月乙酉生二十二年正月册为太子四十六年四月入朝

  • 政学录卷一·郑端

    畿辅丛书 枣强郑端辑 内阁 六部 科道 ◆内阁 今之内阁即虞拨殷衡周宰之职也治乱安危恒系于斯我世祖章皇帝时内院诸臣俱在内直办事凡部院衙门启奏本章即日看详票拟面赐裁决政本之地严密神速其意深矣而官职体统则因明制

  • 古文孝经孔氏传原序·孔安国

    先王之道莫大于孝仲尼之教莫先于孝自六经而下无非孔氏遗书其有出孝经之右者乎何以言之天下无有无父母之人故也孝经有二本其一河间王所得十八章者谓之今文其一鲁共王坏孔壁所得竹牒科斗文二十二章者孔安国所为作传谓之

  • 卷二十三·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三安溪 李光坡 撰坊記第三十疏曰鄭云名坊記者以其記六藝之義所以坊人之失也子言之君子之道譬則坊與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為之坊民猶踰之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防淫命以防欲疏曰此篇凡三十九章

  • 卷五十七·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七诸子一老子程子曰老氏之言杂权诈秦愚黔首其术盖有所自老子语道德而杂权诈本末舛矣申韩苏张皆其流之弊也申韩原道德之意而为刑名后世犹或师之苏张得权诈之説而

  • 卷十九·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唐嵩岳破灶堕传释破灶堕者,不知何许人也。天后之世,参事嵩岳安禅师,号老安是欤?通彻禅法,逍遥弗羁,恒理求而不见其前,别涂取而莫趋其后。尝遇巫氏能与人醮灶祓禳,若汉武之世李少君,以祠

  • ●荷泽大师显宗记·神会

    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夫真如无念,非想念而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而能见。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菩提无得

  • 卷之二十·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诗偈(洛行草)岁癸卯八月初九日上京省师留别诸檀越檀那德泽比渊深肯负秋蟾一照心自笑岫云间未得从龙飞去勉为霖初十日自谏早渡江至神通院谢

  • 砚谱·佚名

    一卷。作者不详。旧载左圭 《百川学海》中,既无序、跋,也没有所作年月。是书仅三十二条,杂录砚之产地及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郑樵诸人之说。收录既不广博,也有一些错谬疏漏。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中

  • 藤香馆词·薛时雨

    词别集。近代薛时雨著。二卷。 凡《西湖橹唱》、《江舟欸乃》各一卷。有同治五 年(1866)刊本,卷首有李肇增、杨叔怿序及作 者自序,卷末有金鸿佺、张景祁、董慎言跋。另 有同治七年刊本,与《藤香馆诗删存》合刊;同 治十年

  • 春秋集解·苏辙

    十二卷。宋苏辙撰。据其《自序》,此书初稿成于神宗熙宁间谪居高安之时,其后又再三修改而定稿。其时王安石当政,苏氏兄弟因与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排挤出京。而当时王安石又诋《春秋》为“断烂朝报”,废之不列于学官,加之当时孙

  • 受岁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后,比丘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叙述目连尊者为诸比丘说夏安居结束后,所行‘自恣’戒仪之意义。比丘若谦抑自省,坦陈自己所犯之过错,请大众予以纠正,大众即欢喜举出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