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瞻,字彦闻,先世南阳人,后徙汉上。至正初,以布衣游公卿间。荐为知印,非其志也。寻中大都路进士第,辟中书省掾。累迁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召参议中书省事,进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二十七 
-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十一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一【格诗凡八十九首】	【立名按唐人诗集中无号格诗者即大历以还有齐梁格元白格元和格葫芦辘轳进退诸格多兼律诗而言不专主古体也顾格诗之义虽亡考而见诸公之 
- 洋务之治绩北洋海陆兵力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洋务”二字不成其为名词也,名从主人,为李鸿章传,则不得不以“洋务”二字,总括其中世廿余年之事业。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杨忠,弘农华阴人。小名奴奴。高祖杨元寿,魏国初年,任武川镇司马,就把家安在神武树颓。祖父杨烈,任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父亲杨祯,以军功授建远将军。当时魏末动乱,避居中山,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作战而死。保定年间,由于杨忠功 
- 现在把中国传统政治,扼要再加以一番综括的叙述。 (一)中国传统政治,论其主要用意,可说全从政治的职分上着眼,因此第一注重的是选贤与能,第二注重的是设官分职。 (二)因中国是一个大国,求便于统一,故不得不保留一举国共戴的政治领 
-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八雍正四年九月上谕三十四道初四日刑部议覆奉天将军噶尔弼等奏蔡登科亏欠人参又更名领票应发遣奉上谕此事着照该将军等所奏行但偷刨人参应拟发遣之犯发黑龙江等处则与伊犯罪之处 
- 【题解】 《燕礼》记述诸侯宴饮的礼节仪式。首先对宴饮的设备、君臣的席位作了详细安排,接着对宾主之间的礼节作详细的规定,如从哪边登堂,从哪边下堂,用何种酒爵,斟何种酒,如何敬酒,如何表示感谢,歌何种歌,奏何种乐,如何射箭诸 
-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一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發聚中佛寶論初具足品第一   前禮所應禮 自然正智者 一切智應供 大師利世閒 亦禮真淨法   及聖弟子衆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问前说由者具方便果。于中已说具方便。云何果。答果者佛辟支佛声闻。佛辟支佛声闻者。此三是果。问为谁果。答戒上止智。问今说由。由者是道。云何果亦是道耶。答此果说是有余 
-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释三昧之名者。于此三昧名之中。义分为三。一释三昧名。二释三昧体用。三叹三昧之德	一释三昧之名者。名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毗卢云光明。遮那云种种。如来是法性之体。藏身是含容众法。智是明。以 
-       俱舍论记 第十二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世品第三之五如是已约至三极少量者。此下大文第三明三分齐。一明三极少。二明前二量此下第一明三极少如是已约踰缮那等辨器世间.身.量差别。此约色明量约年等辨寿量有殊。此约时 
- 侍者廣熙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偈贈雲松和尚且喜柴門對竹開綠陰,終日覆蒼苔,從教夏熱炎如火到底,無能入得來。寄宗始兄法門寥落冷如灰,爾已休心我已頹。山住總忘人世夢,自閒閒地自徘徊。寄大田兄獨坐山關懶世酬,蕭然不覺幾時秋 
- 中篇小说。王统照著。写于 1922年5月。同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小说的主人公李天根是一个青年学生。在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他以“爱”作为“人间最大的补剂”。但是现实中却没有“爱”。他 
- 敦煌遗书。唐人白行简撰。唐人诗文集未载。敦煌遗书存P2539残卷,首题“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白行简撰”,尾残。1914年,叶德辉刊刻于《双梅景闇丛书》,其跋语云:右赋“确是唐人文字,而原抄讹误甚多,无别本可以校改。又 
- 一卷。元末明初李翀撰。书中记有元顺帝至正甲辰 (1364)及至正丙午 (1366) 年间事,距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仅一二年,可知其人已入明。又据书中皆称元为国朝,可知其人为元代遗老,入明以后不仕。书中主要杂记历代故事,间及 
- 《明英宗实录》共三百六十一卷,其中附有《景帝实录》九十一卷,在《明实录》中,其卷数是较多的。实录中收有大量奏疏,本文将对其所收奏疏及其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奏疏是古代社会臣民与帝王沟通的纽带,是民情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