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承旨士瞻(经济集)

士瞻,字彦闻,先世南阳人,后徙汉上。至正初,以布衣游公卿间。荐为知印,非其志也。寻中大都路进士第,辟中书省掾。累迁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召参议中书省事,进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二十七年卒,年五十有五。彦闻襟度弘远,立朝謇谔,有经济之才。遗文五卷,曰《经济文集》。子守成,后名延兴,至正丁酉进士,官翰林检讨。明洪武间,尝典邑校。有《一山文集》传于世,兹不复录也。 【李彦闻以进士起家,占籍东安。四子皆知名。孙方曙,明行人司副。曾孙伸,国子监丞。侃,正统壬戌进士,山西巡抚佥都御史。玄孙德容,襄城训导。 【德】 宪,松江通判。德恢,严州知府。德仁,刑部员外郎,乙未戊戌两科进士也。《经济集》、《一山集》,皆曾孙伸所编次,侃及德恢、德仁校定焉。吉安知府张廷玺又尝合彦闻父子诗文为《济美集》云。】 

楚门述怀 

赠贡泰甫先生牙笏诗 

坏舵歌 

送泰甫贡先生还朝便先往浙东访妻子 

始予发京师时已闻河南平章公克复济南渠魁就擒计益都之寇可不烦余力而下矣夫大将系国家安危行当慎重为宗社计舟中有怀援笔为赋是又不能不留情也大将名察罕帖睦尔字廷瑞云 

纪事 

舟中听雨 

甲午岁题江汉王粲楼和答石蛮彦修韵 

春日陪燕道山亭口占 

松林午憩 

纪见 

○楚门述怀 

我昔放船日,乃在孟冬初。此时风寒竞,雨雪纷载涂。是行死生别,妻子不得俱。江南地偏下,况复在海隅。严冬如初秋,天气恒多殊。草木未摇落,布褐被体肤。纲工此邦人,室家念居诸。系舟楚门湾,一住十日余。我心如锋攒,从行念踟蹰。虽沐主家顾,志愿良未舒。情虽公私牵,轻重亦异趋。君家素忠义,所望同吾徒。王程已愆期,日夜畏简书。苟重君父忧,内省还何如?愿君竟兹意,早发勿H趄。 

○赠贡泰甫先生牙笏诗 【并序】 

牙笏一张,长劲且阔,古所谓记事之笏也。聊为从者之赠,诗以志怀,不胜增感。 

象简霜凝重,苍髯雪色新。转输劳算用,报答费经纶。扶病朝明主,临轩问老臣。此时江海上,人已厌风尘。 

○坏舵歌 

南溟之鱼头尾黑,身长竟船头似铁。浮游偃蹇气欲吞,斜日昏冥映旗鬣。煦沫成烟浪花起,逐我船头趁船尾。恐是昔年未死之蠥龙,一经谴斥偕厉鬼。舟中健儿眼尽白,弯弓拟之三复止。明日疾飙驱长云,巨颿高张万马奔。舟卒思家穷力使,瞬息千里若不闻。捩舵逆指冲怒涛,欻如生马当春骄。又如惊□直上干云霄,万里一息非为遥。须臾有声如裂帛,三百余人同失色。铁梨之木世莫比,今作舵根为水啮。是木之产非雷同,来自桂林日本东。当时不惜千金置,便欲云仍传勿替。箕裘相绍近百年,甑已堕矣奚容言。眼前生死尚未保,惟有号泣呼苍天。苍天高高若不闻,稽颡齐念天妃神。我知天命固有定,以诚感神岂无因。少时风驯浪亦止,以舵易舵得不死。我今幸尔同更生,开辟以来无此比。女娲氏,天妃神,补天护国相等伦。世代虽异功则均,我皇开国同乾坤。一年四百万斛运,麾叱雷电役五丁。片艘粒米皆风汛,财成本是神之功,直与天地传无穷。愧无如椽五色笔,磨崖刻颂惊愚蒙。 

○送泰甫贡先生还朝便先往浙东访妻子 

圣主中兴忆旧臣,白头自分老无闻。伤心转在朝天日,经乱纔存报主身。去国十年浑似梦,到家一饭忍忘君。太平政尔烦经济,宣室非干问鬼神。 

○始予发京师时已闻河南平章公克复济南渠魁就擒计益都之寇可不烦余力而下矣夫大将系国家安危行当慎重为宗社计舟中有怀援笔为赋是又不能不留情也大将名察罕帖睦尔字廷瑞云 

久闻大将下山东,一战名成破竹中。调度敢烦廊庙计,畴咨仍藉相臣功。宣光接武扬先烈,方虎联勋振古风。宗社有灵须慎重,毋劳亲手定雌雄。 

○纪事 

风送轻帆浪送船,神游万里水中天。鱼龙吹雨三更后,星月怜人午夜前。梦涉关山犹惴惴,起看烟水尚绵绵。贤劳讵敢言王事,虎穴频探已数年。 【十月十八日夜睡间纪事,并怀尚书彻通理、张自南、侍郎吕伯益、韩汝舟,皆一时烟波覊旅之人也。明年相会,遂得抵掌一笑。】 

○舟中听雨 

雁荡山前船夜湾,雨声篷外响潺潺。半生萍梗何时定,万里冥鸿与梦还。南海有珠输上国, 【自议必往,往泉州希输上意,盖阿述鲁丁回纥冀在此处也。】 江东无警报杉关。 【近有人传建宁官兵已复邵武,江西贼人已过杉关。衢、婺二路复奉正朔。】 五更赋看潮生后,亲见祥风起舵间。 

○甲午岁题江汉王粲楼和答石蛮彦修韵 

大江西下思漫漫,憔悴王郎旧倚阑。貔虎昼嗥沙草白,辘轳夜转井梧寒。帛书喜托云中雁,锦字羞题梦里鸾。魏国山河刘社稷,可怜无地望长安。 

○春日陪燕道山亭口占 

二月春明花乍残,道山亭上翠如鬟。天开图画峰攒戟,地接蓬莱雪满关。双凤巢云朝贝阙,六鳌驾海出人寰。薇垣官从多时彦,听取山人半日闲。 

○松林午憩 

松林坐久午风清,溪水潺潺树有声。何处小舟撑柳外,来迎潮落去潮生。 

○纪见 

榕树根垂荔叶齐,绕檐宿雾绿初迷。鹧鸪啼彻山头雨,午梦醒时日正西。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四·彭定求
  陆游·唐圭璋
  ◆潘处士纯(子素集)·顾嗣立
  第二十三出 陷关·洪昇
  第三折·佚名
  附录·周权
  罗米欧与朱丽叶(节译)·徐志摩
  记 忆·林徽因
  卷三 五十首·赵崇祚
  卷278 ·佚名
  巻下·殷璠
  卷四百三十一·曹学佺
  提要·佚名
  卷二十二·陈廷敬
  卷二十四·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臧懋循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杂剧(元)王晔撰●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七星官增寿延彭祖 正名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楔子〔老旦扮卜儿上诗云

  • 卷三百二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张泗州集张公庠字元善皇祐元年进士有泗州集郡斋宴坐为州容散诞真慰野人情摵膝禅初悟揺头句未成试香秋院静鬬墨午明已有东归计柴扉掩姓名晚春途中

  • 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脱脱

        韩世忠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

  • 卷之二十六·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十一月壬戌。谕军机大臣等、继禄代奏、据太医院院使张仲元等呈称、请将太医院官阶变通一摺。着会议政务处议奏。现月  ○侯补四品京堂劳乃宣奏。学部奏陈编辑肬■闲易识字课本摺内。第三种识字课本。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七 吉冈安直·溥仪

    关东军好像一个强力高压电源,我好像一个一精一确灵敏的电动机,吉冈安直就是传导性能良好的电线。 这个高颧骨、小胡子、矮身材的日本鹿儿岛人,从一九三五年起来到我身边,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和我一起被苏军俘虏时

  • 鸠摩罗什传·房玄龄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世代做相国。他父亲鸠摩罗炎,聪颖贤德有气节,正要继任相位时,却推辞回避而出家,向东越过葱岭。龟兹王听说过他的名声,在城郊迎接他,请求他做国师。龟兹王有个妹妹,芳年二十,聪明而有才干,各国争相求婚,都没有答

  • 月鲁帖木儿传·宋濂

    月鲁帖木儿,姓卜领勒多礼伯台氏。曾祖贵裕,侍奉太祖,为管领怯怜口怯薛官。祖合剌,承袭父职,侍奉世祖。父普兰奚,由宿卫升为中书右司员外郎,与丞相哈剌哈孙建议迎立武宗为帝,因功累升官至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使。月鲁帖木儿自幼

  • 张本传·张廷玉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洪武年间,他以国子监生被授予江都知县。燕王的部队到达扬州时,御史王彬据城抵抗,被守将所缚。张本率父老迎接并归降。成祖因滁、泰二州的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便命他们与张本同为扬州知府,偕同现任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七章 袭明·林语堂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 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

  • 第35章 尧曰篇第二十·孔子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

  • 世界佛教联合会宣告开会之宗旨·太虚

    ──十三年六月在庐山大林寺讲──现在世界说文明史的,要不出东西洋两大系:西洋文明系可以基督教代表之;东洋文明系可以佛教代表之。然东洋范围很宽,凡属东半球皆是,若印度、暹逻、缅甸、日本、中国乃至波斯等。然则一教何

  • 不能代替·佚名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临济禅师问道:“那么,假如有人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出大毗卢遮那成道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夫修瑜伽者。先于静处建立曼荼罗。以香水散洒。以种种时华散于坛上。行者先须澡浴著新净衣。次入道场对尊像前。五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卷上·佚名

        尊者毗舍佉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创明受近圆事及苾刍等要行轨式  开阐于调伏  善闲调伏义  正住调伏中  能舍非调伏  敬礼如是师  法及于圣众  我今随所解  略摄毗奈耶  懒惰

  • 皇朝经世文五编·求是斋

    《皇朝经世文五编》三十二卷,署名求是斋,生平不详

  • 太上洞玄灵宝开演秘密藏经·佚名

    据《辩正论》,该经即《本际经》第9卷。敦煌道经残卷有《太玄真一本际妙经第九》6件片段,有些可与本经对应。该经述道身与神本,道体唯一,于无相中示真法相,劝人了道,了正观中道,修道传法。

  • 钦定石峰堡纪略·佚名

    二十一卷。清乾隆四十九年敕撰。苏四十三起义失败后,清廷对伊斯兰教新教和撒拉族人民继续推行高压政策,因而又激起了田五领导的石峰堡起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四月,田五在甘肃巩昌府通渭县北六十余里的石峰堡,发动回

  •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正觉

    4卷,宋正觉说,净启重编。卷一,上堂晚参示众。卷二,举古。卷三,颂古。卷四,机缘塔铭铭偈记。